首頁/ 情感/ 正文

想啟用你的核動力,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你的這位老朋友

可能是因為前段時間水逆的緣故,公號私信裡多了幾條略顯“孱弱”的私信,有幾位朋友留言說自己一直挺迷茫。

感覺自己做事也沒有什麼動力,不願爭強,擺爛迷糊反而快樂舒適。

但在內心裡,自己並不想這樣,但實在是提不起向前的勁。

我覺得這種問題並不是這幾位朋友的問題,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要面臨這種問題。

那麼很顯然,人在感覺自己頹廢的時候,也會想辦法找點能提升動力的事情來做,比如看看雞湯什麼的,跟誰比較一下什麼的。

其實這種事情我之前也寫過一些個人的淺顯見解。

像什麼流行詞,比如優秀,自律,打卡路等等多如牛毛,你看吧,各行各業總會搞一些雞血詞兒出來給你立個標榜。

我們不能說那些標榜沒有用,實際上還是有點用的,但也只能是有點用。

想啟用你的核動力,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你的這位老朋友

01

我一直在強調“

自我意識

”這個點,這是我們的本質點之一,也就是說,我們靠它來進行人生的前進或者變化,以及可能還會被用來抵禦一些其他的紛亂影響。

自我意識不清晰的人很容易被影響,被影響也可以叫被忽悠,被忽悠就不是他自己咯,別說動力了,方向都是別人的。

或者可以這麼說,可能人早已經給你搞了一個方向,找了一個坑,就等你跳下去試試深淺。

相對來說,自我意識清晰的人,就不容易被周圍或者環境氛圍影響,正是因為清晰,他們知道自己是什麼,要什麼,以及怎麼去實現。

上面的那些東西都好理解,但是我們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動力何來?

沒有較強的動力,或者沒有持續的動力,我們如何去完成一些目標,或者如何又不會再頹廢。

說到這個問題我就又想說點難聽的了,我覺得很多“老話兒”就像狗屁一樣,又臭又無用。

比如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扯什麼淡呢,我們要實事求是,這應用起來明顯會出問題。

你現在可以回想一下:

理論上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失敗的時候,在你失敗的時候,你身邊的人給你來一句“不要灰心喪氣,失敗是成功之母。”

你能怎麼著?你除了“嗯”一聲,說聲謝謝,你還能怎麼著。

在這種時候你要的不是那些大概念的總結句,而是怎麼成功,或者怎麼不失敗。

想啟用你的核動力,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你的這位老朋友

02

再如你搞了個物件,後面兩個人分手了,你身邊的人看你難受,就跟你說“別太難受了,你們可能不合適,下次會遇到個合適的。”

你想聽嗎?你要的是這個嗎?

多經歷一些類似的事,你就會發現,在你經歷痛苦,或者難受、失敗的時候呢,你的主見意識是最強的時候。

在那種時候,你特別的明白你想要什麼,跟不想要什麼。

沒錯,也是在那種時候,你能清晰地感覺到你的力量狀態是什麼樣子的。

上述這些類似的事情都是發生在我們自身這裡的,所以我們的感觸是最深的,這個點先擺在前。

我們再舉幾個另一個角度的例子,比如說有個人各方面的條件都一般,工作一般,工資也一般,他覺得自己不優秀。

到了年紀該結婚了,他覺得自己沒什麼資本去結婚,內心比較低迷。

再比如還有個人單身,她也覺得自己單身是因為不夠優秀,所以在人群中沒什麼競爭力。

所以現在大多數人的腦袋裡就有了這麼一句話“做一個優秀的人,才有一些依仗去幹什麼。”

說老實話,我覺得這型別的人是挺可憐的,可憐之處在於“為了做什麼而去做什麼。”

本末倒置了!

割韭菜了麼,他還管你是豎著割,還是橫著割?

想啟用你的核動力,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你的這位老朋友

03

其實在一個階層之內,人跟人的區別真的沒有多麼大,但跨了階層就不一樣了,這是另一個重點。

一個普通家庭的男孩嚮往王思聰,要做王思聰,這怕不是鼻子下面掛了一頭牛,要往死裡吹吧。

那麼在同一個階層之內,各方面是相對公平的。

但本質是人不一樣。

大家可以看看你身邊的人,有成就的也好,成功了的也罷,每天活力充沛的人等等,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叫“他們基本上都知道自己要什麼。”

這個叫目的性,也叫慾望的落地跟執行、實踐。

這麼來說,就如你喜歡一個男生,看人家身材好,臉蛋漂亮,你就是想把他拿下,這個時候你有力量嗎?

在你去實踐這個事的過程中,你還會發現你越來越有力量,你自己都懵了,我怎麼突然這麼有力量。

你以為那是愛情的力量,實際上是什麼的力量?是你慾望的力量。

這個事在你的力量層面,確實可以叫一種奇蹟。

我們再舉個反向的,有個男生很喜歡打遊戲,他老婆每天罵他,每天跟他吵,但他還是繼續打遊戲,老有“力量”了。

你說他這個力量怎麼來的,頂著吵架還要玩,這不還是慾望嘛,實現慾望的過程會讓人幸福感以及滿足感爆棚。

在客觀角度,甭管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都是一個邏輯。

那麼說到底,假如你就是想讓一個人對你如痴如醉,那你應該怎麼做,是挖空心思的對他好?

想啟用你的核動力,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你的這位老朋友

04

不!是勾起他的慾望。

當然理解的時候可不要片面了,這裡的慾望是可能是得到你,征服你,霸佔你的慾望,而不是三五分鐘的那一種慾望。

這一招可能有點狠,但能做到的呢,基本也是狠人……

再比如孩子學習的問題,同樣可以利用“慾望”的底層邏輯來進行引導或者刺激。

你天天罵他,管他,不如刺激他那一下子。

慾望是核動力,也是我們要說的一直“陪伴”我們的老朋友。

想啟用你的核動力,就來重新認識一下你的這位老朋友

當你學習是為了“一定要得到什麼”的時候,你的力量會特別專注集中。

當你健身是為了“讓自己身材挺立”的時候,你的力量也會特別集中。

為了做什麼而做什麼,這是自欺欺人,比如為了優秀而優秀,而了自律而自律,為了優雅而優雅。

這都是自欺欺人,不說結果會怎麼樣,能否堅持下來都是個問題。

慾望的核心通道也有一個邏輯“想要—敢要—能要—去要。”

有句話說得好,能打到你的同樣也是能成就你的,如果說你被慾望掌控了,那不行。

就像我們上面說的那個打遊戲的例子,喜歡打遊戲確實是一種慾望。

但如果這種慾望一直不被良好的約束,那他可能就要家庭的分崩離析了。

所以各位,如果你想啟用自己的核動力,就請重新認識一下“慾望”這位老朋友吧!

它會給你驗證跟體驗奇蹟的條件跟機會。

這個事,比刷什麼毒雞湯有意義!

END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