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情感/ 正文

親密關係中的浪漫關係攻擊:攻擊、破壞關係的背後

親密關係中的浪漫關係攻擊:攻擊、破壞關係的背後

“一吵架就說分手,直到對方妥協讓步時才肯和好;

對方不如自己意時拒絕溝通,沉默不語,實施冷暴力;

賭氣時不管不顧,做一些讓對方丟臉或尷尬的事情來報復對方;

……”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總能看到這些「

相愛相殺

」的行為,兩人可以愛得很深,但互相傷害時也毫無手軟,彷彿對方不是自己的愛人而是仇人一般。

吵架時威脅分手,賭氣時和別人曖昧,輕易地做出一些攻擊、破壞關係的行為,好像這段關係對他們來說無足輕重。

在心理學上,這種透過操縱或傷害關係來達到傷害關係伴侶的行為被稱為

「浪漫關係攻擊」

關係攻擊在親密關係中很常見,相區別於肢體與言語的顯性攻擊,關係攻擊主要傷害對方的社會關係,包括當下兩人的關係。

在親密關係中,最常見到的形式便是冷戰,也被研究人員稱為

“愛的撤回”。

在與伴侶衝突時,收回情感和支援,沒有熱戀時的黏黏糊糊,也沒有殷殷切切的噓寒問暖,甚至威脅對方要解除這段關係。

“我要收回我曾經付出的那些,讓你知道錯!”大部分發起關係攻擊的人心裡企圖以這樣的方式來報復對方,留住對方。

此外,還有另一種間接的關係攻擊方式,

“社交破壞”。

指的是關係中的一方散播另一方的流言或八卦,或者說服局外人在兩人的衝突中偏袒自己。例如在兩人的共同好友面前說對方壞話;拉另一個人來站隊,孤立對方。

關係攻擊來源於心理學家對兒童時期同伴關係的研究中。

我們自己小時候可能也是關係攻擊的發起者,例如跟其他小朋友說“你要是跟XXX好了,我就不理你了”或是“我們不要跟XXX玩”。而親密關係是同伴關係的延伸,無論男女,都可能成為關係攻擊的發起者。

親密關係中的浪漫關係攻擊:攻擊、破壞關係的背後

事實上,浪漫關係攻擊對關係造成的傷害,一點也不比顯性攻擊少。無論是哪一種形式式,對於受到攻擊的一方來說,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他們會不自覺地自我懷疑,“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所以ta才會這樣對待我”,然後在失去對方的焦慮中選擇滿足對方的需求來換取關係的穩定。

冷戰、忽視往往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一段隨時會解除的關係也無法給伴侶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而這些正是個體在親密關係中的核心依戀需求。

長期處於這樣的親密關係中,伴侶常常會感到自己不被愛了或者自己不被對方所接受,產生沮喪、憤怒的情緒,也會常常感到這段關係過於脆弱、失去信心,關係最終走向破裂。

而攻擊方大部分時候都不會有勝利者的喜悅,因為他們心中更想要繼續這段關係,也往往是更加渴求親密關係的那一方,關係破裂的局面他們更不想看到。

親密關係中的浪漫關係攻擊:攻擊、破壞關係的背後

電影《不再說分手》中阿森和小嵐便是經常出現鬧分手的情侶。在兩人的戀愛關係中阿森是“一定錯先生”,小嵐是“永遠對小姐”。

相戀八年的他們用以維持感情的方法便是“鬧分手”,一旦兩人吵架了,小嵐便會提分手,因為她知道只要她提出分手,阿森就會百依百順的哄她開心,小嵐原諒後就不分手了,然後繼續得寸進尺。

提出分手是為了讓對方挽留自己,並不是真正的想分手。而維繫“永遠對”與“一定錯”消耗的是愛情,維繫100次分手與相守消耗的是愛情,當愛情消耗到臨界點,小嵐看到的是阿森獨自行走的背影。

關係破裂,兩人都是輸家。既然如此,又是什麼因素導致人們選擇了關係攻擊呢?

①關係中的權力

浪漫關係中的權力能夠對個體的認知、情緒情感和行為產生影響。

一段權力不平衡的浪漫關係中會發生更多的相互攻擊。

有研究表明,在浪漫關係中的權力越大,則越有可能使用關係攻擊。浪漫關係中的高權力者掌握著關係的主動權,因為對方更加依賴自己,更加需要自己的照顧,那麼自己也能隨時收回這些愛和照顧,在雙方有衝突時讓對方妥協讓步。

小嵐總是照顧著阿森,覺得阿森像個小孩一般,而阿森也依賴著小嵐。

在兩人的關係中,小嵐顯然是那個掌握著更高權力的人,她希望阿森能改變愛玩樂的性格,變得成熟一點,改掉“壞習慣”,所以總是以分手為要挾,讓阿森做出改變讓步。

她心中覺得阿森離不開自己,這是他的軟肋,所以肯定會為了不分手而做出改變,成為自己心中希望的那個樣子。頻繁說分手,是想讓對方讓步認錯。

②依戀型別

研究表明,無論男性女性,不安全依戀能夠顯著預測他們在浪漫關係中的關係攻擊,也就是說,

不安全依戀型別的人,更傾向於在親密關係中使用關係攻擊。

當個體在關係中感到不安全時,他們的關係更有可能出現問題。當不安全依戀的個體知覺到關係受到威脅,為了維持在關係中的安全感,他們就可能產生功能失調憤怒,並進而轉換成對伴侶的攻擊。

親密關係中的浪漫關係攻擊:攻擊、破壞關係的背後

依戀焦慮的個體既希望能與伴侶保持很親密的關係,但內心又潛藏著被拋棄的恐懼;

關係攻擊更像是他們在試探這段關係的底線,確認關係的絕對性

。“即使這樣,ta也不會放棄我,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

抱著這樣的想法,不斷地發起關係攻擊,直到對方選擇離去。而關係破裂又再一次反饋和確認他們內心“我終究會被拋棄”的念頭,進入惡性迴圈中。

而依戀迴避的個體總是迴避拒絕關係中的那些親密行為,想與伴侶保持距離,這樣的動機驅使下也會對伴侶發起關係攻擊。

例如在伴侶有衝突時選擇迴避,拒絕溝通,讓伴侶感覺ta好像要放棄這段關係;對親密訊號的忽視也讓伴侶對這段關係感到焦慮不安,沒有安全感。

親密關係中的浪漫關係攻擊:攻擊、破壞關係的背後

電影《志明與春嬌》系列中,男主張志明在親密關係中始終是被動的,不願主動向春嬌伸手,總是一幅隨意的態度,“你覺得好就好咯,你說怎樣就怎樣咯!”,讓春嬌常常感到心累,也失去了勇氣,兩人糾糾纏纏多年。

最後,儘管多數“關係攻擊”的真正目的,往往都不是破壞這段關係;但出於過往經歷以及潛意識中的模式,讓人們不知覺地以為這樣便能留住對方,而往往他們體驗到的是關係破裂後的追悔莫及。

所以,當察覺出現關係攻擊時,無論是發起者還是受害者,都不要急著去攻擊對方因為信任你才展現給你的軟肋,學會暫停一下,也許坐下來,兩人一起聊兩句,嘗試說出自己的內心感受都能對你們的關係有所幫助。

而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進行心理諮詢,避免做出無可挽回的行動,也是應對關係攻擊的不錯選擇。

END

▎本文為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原創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