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飛越瘋人院》影評—— “知人”與“知面”

每個人生活中都有無數的“牆”,電影《飛越瘋人院》反映的主旨亦是如此。這部電影集中塑造了裝瘋賣傻的罪犯麥克默菲和嚴厲的護士長拉切特之間的矛盾,透過少數人對自由的追求,引發普羅大眾對自由的思考。表面來看麥克默菲擁有追求自由、勇猛無畏的形象,但他卻真真切切地與這個社會對立;拉切特冷酷無情,卻只是在恪守社會執行最基本的職責。這一對矛盾的人物體支撐起整部影片,而導演透過不同景別的運用,將兩人的人物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飛越瘋人院》影評—— “知人”與“知面”

麥克默菲

整部影片中,麥克默菲給人直觀的印象就是“激情”,動作幅度和神態變化都十分劇烈。當導演將目光聚焦於他時,採用的往往是近景鏡頭,並且伴隨推拉搖移等運動方式。例如他對著黑屏的電視大喊大叫時,一個大景深的近景鏡頭伴隨著較強的光線聚焦在他身上,既能清晰看見他猙獰的表情,又能看到他對著其他病友手舞足蹈;在他悄悄帶著病友出海時,導演採用仰拍的手法,一路追隨麥克默菲的動作,在桅杆和船舵前上竄下跳,指揮其他人幹活,活生生是一副領導者的形象。

對於麥克默菲動作的刻畫,能夠讓觀眾更直觀地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存在。他不畏強權、打破常規,不願意遵守社會執行規範中的任何紀律,屢次用出格的舉動引發人們關注。而近景的景別能夠兼顧表情和動作,讓觀眾看清麥克默菲的所作所為和所思所想,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達到“知面”更加“知人“的效果。

《飛越瘋人院》影評—— “知人”與“知面”

拉切特

拉切特在電影中的形象,永遠儀態端莊、面無表情。不論是應對病友討論的爭吵還是麥克默菲的刁難,她始終保持處變不驚的形象。對於觀眾而言,這個形象只存在表象而沒有深度,是僵化的社會體制在個人身上的投影。

《飛越瘋人院》影評—— “知人”與“知面”

導演為了塑造這樣的形象,對拉切特大量使用了面部特寫,整一張臉佔據螢幕而沒有任何喜怒哀樂展現其間。而根據庫裡肖夫實驗,我們又能從演員幾乎不變的神態中,察覺故事情節的走向,察覺麥克默菲在反抗權威中終將走向失敗,察覺比利在強大的壓迫下不堪重負。這樣的神態充分諷刺了統治階級——在面對普通大眾的苦難時,自己置身事外、佯裝清高;而面對可能威脅自己的力量時,又竭盡所能掩飾慌亂、粉飾太平。

可以說,導演對於拉切特大量的特寫,想要造就的就是一種“知面”而不“知人”的視覺感受,讓人們感受到權威的千篇一律,感受到在一些人道貌岸然的外表下,隱藏著空洞無物的核心。

《飛越瘋人院》影評—— “知人”與“知面”

《飛越瘋人院》影評—— “知人”與“知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