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天道》該劇由原著《遙遠的救世主》改編成電視劇,講述了年輕的女警官芮小丹透過朋友結識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並受託在古城照料丁元英的生活。丁元英異於常人的性格和讓人瞠目結舌的才華深深吸引著芮小丹。藉由對音樂的共同熱愛和製備音箱的契機,芮小丹和丁元英建立了戀愛關係。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那邊丁元英從樓裡出來了,眾人紛紛上車,丁元英和韓楚風坐進寶馬車裡,兩輛轎車駛向嘉禾園小區大門,匯入馬路上的車流中消失了。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故事於此戛然而止,那麼丁元英在古城投閒置散,修了三年多道,在這一天晚上離開了。我們做讀者的,總會有些人忍不住問問,他究竟去哪兒了?電視劇劇照 丁元英

作者沒有明確交代。

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因此由思想決定了擺動的方向,丁元英也不例外。要知道丁元英去了哪兒,我們得先索隱索隱他去過哪兒。

丁元英是四川人,在柏林讀大學,在北京停留運作基金後,去了古城。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四川是自給自足的天府之國,北京是八百年帝都和中國的文化中心,古城(實際上即孔子家鄉曲阜)是儒家文化聖地,這三者合在一起代表中國傳統文化是丁元英思想模式的重要來源。

柏林很顯然代表西方的馬克思哲學思想,丁的思想體系也有這深深一筆。

丁的文化屬性決定論,很有後來大紅的“三體理論”的味道:高階的文化屬效能夠而且必須踩踏低階的文化屬性。一切的方法論都只能解決表面問題,除非改變升級文化屬性。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最終離開古城之前,丁元英還去過古城鄉下的王廟村,去過耶路撒冷,去過五臺山。

王廟村是丁元英扶貧和驗證文化屬性論的幫扶點。王廟村,王是帝王(即救主)之意(該村出現的角色一個姓王的都沒有,就是刻意說明這個王字並不是姓氏),廟是祈禱讓偶像靈驗的地方。王廟村這個名字集中體現丁元英對傳統文化中尤其厭惡的“救主文化”部分。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在王廟村丁元英遇到了一個基督教的鄉村神父,與他討論了天堂:

(一位信教村人)將臉轉向丁元英:“兄弟,我這麼跟你說吧,你信不信有天堂?到時候俺都上天堂了,就你沒去,你心裡啥滋味?”

丁元英只是靜靜地聽著,一句話也沒說。

這時劉牧師說了一句:“丁先生,你應該回答這個兄弟的問題。”

丁元英說:“如果是駱駝穿針的天堂,我敬仰他們,因為我做不到。”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後來,丁元英(修道者)還從古城出發經北京(傳統文化)和自德國(西方文化)返回的芮小丹(天國的女兒,代表道?)在三教聖地耶路撒冷(文化交匯衝擊之處)見了面,他們先談了對救主的認識程度問題:

芮小丹說:“我不來也知道,原本就沒什麼救主。”

丁元英說:“你的知道是自覺, 現在是讓你覺他。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很多,但多是呈道理和知識存在,不是自覺。道理和知識是沒用的,只是有用的一個條件,用才有用。讓你覺他什麼?覺他的無明,覺他的道理和知識的沒用。”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他們還談了對生死的看法:

丁元英問:“那你是該祈禱有炸彈還是該祈禱沒炸彈?”

芮小丹一笑說:“存在和永恆我都能夠接受,有沒有又有什麼分別?”

丁元英也笑了:“這見解了不得,直指人心,快得道了。”此時此刻在這個愛的麵包房前分點心時,這樣的對話之後,笑容還未消退的丁元英其實已經明白並且理解最終芮小丹打那個電話時,他被她希望怎樣應對。當然,他還抱有希望能夠永遠不接到那樣的電話。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王廟村是別人邀請(村人透過芮小丹)而去,耶路撒冷某種意義上也是(芮小丹),只有佛教聖地五臺山,是丁元英主動去的,並且精心準備。他跟“代佛說話”的智玄大師和盤托出自己的文化屬性論、扶貧計劃和目的以及對各種主流宗教的看法,這次參訪是重頭戲。關於救主文化和丁的文化屬性論,智玄論道:

“弱勢得救之道,也有也沒有。沒有競爭的社會就沒有活力,而競爭必然產生貧富、等級,此乃天道,乃社會進步的必然代價。無弱,強焉在?一個‘強’字,弱已經在其中了。故而,佛度心苦,修的是一顆平常心。”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智玄大師的言說,是全書唯一一次提到“天道”二字。後來作者親自領銜編劇據此書改編的電視劇即命名《天道》,可見作為作者思想投射的主角丁元英對佛學思想的態度。

書中另外還有一場隔空論戰,對方是一個叫王明陽的人。這次論戰是丁元英在古城跟芮小丹發生實質性接觸之後(事實上,也正是因為王,兩者才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馬上發生的。

古城是儒家文化的象徵,王明陽是起於古城的高智商文化類犯罪團伙中比老大戲份還多的二號人物,再加上這個非常相似的名字,我們完全可以將他視為起於儒學又被視為叛逆的心學在本書中的代表。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王明陽出於一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假心安,拒不交代。丁元英的教授之下,芮小丹打散王的心魔,讓他意識到,我心要安,更要得道。在芮小丹去見他父親最後一面之前,也是王明陽行刑之前,王主動約見了芮小丹:

王明陽說:“我對你說過的一句話想了很久,挺佩服。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一句話把基督、道家和佛教的精義概括了,你這個年齡不該有這樣的學識。”

芮小丹說:“事實上我也沒有,現炒現賣的,但是道理不虛。”

王明陽牽動嘴角笑了一下。

王明陽對所長、芮小丹和獄警說:“謝謝,謝謝關照。”

此時的王明陽是得道的王明陽,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王明陽。

在這裡,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有很明顯的指代意義,女主角是天國的女兒,也是天道的代表。從名字上講,芮字有個內字,小跟元一樣體現茂盛的生長力(芮也有這個意思),丹就是道的成果表現,所以芮小丹就是丁元英要修的道在世間的化身。丁與芮的相遇,就是修道的人與道的相遇。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那麼芮小丹離開人世,去了天國之後,已經得道的丁元英去了哪兒呢?

他可能暫時出家了。

理由有三:

其一,他跟智玄法師有約定:

智玄大師把修改過九字的上闕詞送給丁元英,說道:“貧道與失主的一闕之緣今日圓了上闕,貧僧九字不實之處還望施主修正。下闕貧僧不改了,留半闕緣待續……”就後來的故事看,以芮小丹為道,再去看詞的上闕,可見智玄大師改的毫無“不實之處”,所以本就揮斥各派獨尊佛學的丁元英完全應去也會去續這半闕之緣。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其二,是他思想上的選擇:

全書表層是一個扶貧故事,第二層是一個修道者在古城求道的歷程。同樣以芮小丹為道的代言人看,丁已經完成了修道的過程。一個得道之人的下一步選擇無非兩個方向:或出世,或入世。

在書的結尾,丁元英離開了古城。雖然沒有明說他去了五臺山,但是我們要注意古城是儒學思想的代表,儒家講究的是入世,而他選擇了離開。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其三,是書中細節的透露:

丁元英離開古城,時間是“晚上快九點(8點鐘簽約儀式開始,歐陽雪又開車20多分鐘後)”,方式是“兩輛車,丁元英、韓楚風、李志江、司機小趙和三個保鏢模樣的男人”,是“重要人物趕夜路的陣勢”。

古城離北京只有四百公里的高速公路,芮小丹和歐陽雪兩個女人帶著幾十萬現金開夜車都沒問題,如果去北京(當然包括轉機柏林),沒必要這樣的陣仗。

三個保鏢帶上司機小趙,說明路比較遠不好走而且可能有危險,這就符合古城直奔五臺山的安排。而韓楚風所說“我和元英的朋友”李志江,這個出場不多的角色,也從北京趕來出現於此,正是為了再見見即將出家五臺的丁元英。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至於夜晚走而不是白天走,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安排這些人物細節,一方面也說明丁元英出家是暫時的,等到長夜過去天明之時,他可能又做出其他選擇……

《遙遠的救世主》,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現代小說,其努力構建的故事情節,富有特色的主要人物所表現出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如果可以,就去讀一讀《天道》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書中有全面的高人思想形式,每一段文字都涵蓋了很深入的意義,當你慢慢的融入到書中的國際,同其間的主人公相同的去思考問題,那麼你就會感覺國際都明亮了,在工作上也有了自己的方向,日子中也不再迷茫。

這部小說的作者是女作家豆豆,她儘管只需高中文明,在文學界名望也不是很大,可是在商界卻有很多職場精英粉絲,他乃至被我們稱為最有智慧的人。豆豆書中的很多思想方法和處世之道在商戰中都十分有效,並且還協助遇到窘境的商界人士走出窘境,找到方向。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這麼好的作品當然不止一部,豆豆除了《遙遠的救世主》還有《背叛》、《天幕紅塵》等經典作品。可是這三部是最經典的,被我們稱為“豆豆三部曲”。

讀豆豆的作品,讓你方針清晰,讓你更能看清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又該去做什麼,讓自己對人道也有了一次完全的瞭解。把握了“天道思想”,也把握了掙錢的秘籍。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點選下方,即可購買天道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文A15 (現貨特價) 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天幕紅塵 豆豆天道三部曲

¥

99

度小店

月銷1

購買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