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如何定義美?

在藝術造型中,美的定義主要是和諧;

在生活中,美的定義是漂亮;

在抽象意識形態中,美的定義是一種身心愉悅的共鳴。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在眾多定義之下,才有了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的俗語,

而我認為的美是源自生活,或者源自大眾

這種在對比中產生的定義,有些不公平或有失偏頗,但有一種美是透徹心扉的美,在這種“美”面前無需爭辯,也無對比。

這也是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所在。

天堂之日

這部電影裡,馬力克的銀幕空間主要再現了20世紀上半葉,德克薩斯農場的風貌。由於多在黃昏和日出時拍攝,很多場景呈現出油畫般的效果。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儘管有著現實的筆調,《天堂之日》卻浸染著既濃郁又淡泊的抒情的顏色。

英國浪漫主義詩歌是對大自然的描寫與個人抒情的最佳結合。

01

美好的自然風光

童真用來體現內心的乾淨,外界的風光用來襯托和諧,而加入同現實都市的對比

,這種美好立馬凸顯出來,這也是導演拍攝手法與眾不同之處。

《天堂之日》再現了德克薩斯平原海洋般起伏的麥地,綻放的花蕾,悠閒的牛群,在茂盛的深草間漫步的女孩,清澈見底地流淌的溪流。

無不抒情的色調是人與自然的融合。

有一個特寫鏡頭呈現琳達俯耳聆聽泥土的聲音,她童真的畫外音敘述著她想當泥土專家的理想。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此外,馬力克在銀幕上所呈現的德克薩斯平原令人難忘。

影片中有晚霞映照下空曠田野裡的稻草人、沾滿露水的麥穗、晨曦中麥田裡勞作的農民、天空中南飛的雁群、亂風吹皺湖面泛起的陣陣漣漪,光與影交織的景色美不勝收,俯拾皆是。

馬力克透過拍攝晨曦和夕陽中的德克薩斯草原,帶給觀眾審美的體驗,並使觀眾將自己在情感與影片中的人物同化。馬力克的銀幕所呈現的多為開闊的空間和遠景:

恬淡、含蓄、客觀、中立,為觀眾們提供了想象的自由空間

《天堂之日》展現的大量的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的風光,

體現了歐洲浪漫主義將“鄉村”置於“城市”之上的價值觀

:象徵著大自然、自由的鄉村高於象徵著腐敗和孤獨的城市。《天堂之日》在故事開始後不久就體現了這一組二元對立的關係。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02

城市的貧窮與壓抑

城市的貧窮、壓抑的生活首先由影片尚未正式開始時,透過一組攝影圖片展現。

伴隨字幕出現的,是一組關於城市平民的肖像攝影。這些湧現的攝影圖片,拍攝的是一戰以前的美國街頭景色和人物,其主題是生活在那個社會中的人、是破敗的。

這些圖片所展示的人物,很多並非影片中的人物。這些帶有高度現實主義色彩的攝影圖片,隨著字幕出現,給觀眾帶來一種

現實和電影相交交織的衝擊力

現實同理想本就存在矛盾,如何選擇不僅僅是影片的衝突點,更是當下諸人存在的矛盾,

與其說我們在這種矛盾中生活,不如說我們在這種矛盾中苟活。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馬力克在銀幕上所要講述的故事,將是一個現實的故事。緊接的一個鏡頭,是在陰溝邊掏揀破爛的艾比。鏡頭再切換到一個工廠,處於火紅的爐烤之下,充滿機器的轟鳴聲,比爾正生活在芝加哥這座液化城市的煉中。

比爾在電影開始後不久,很快就開始了試圖擺脫絕望和殘的城市生活的逃亡。德克薩斯州平原無盡的麥地和美麗的田園風光,給他帶來新的希望,也就是說,在迴歸田園後比爾才滋生了新的夢想:

決定要尋求一個更好的生活。

03

電影背後的“人與自然主義”

和歐洲的浪漫主義一脈相承,19世紀美國的超驗主義也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認為自然能反映上帝的意志和精神。超驗主義者的信條之一便是:

回到大自然中尋找自我,大自然能帶來精神的癒合。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天堂之日》關於田園風光的拍攝證明了美國的超現實主義哲學對馬里克的影響。

然而馬力克對大自然的看法比超現實主義者們更復雜。

在大量拍攝農場風光的遠景中,散佈著一些特寫鏡頭。這些關於大自然中某些植物和動物的特寫鏡頭,暗示著大自然隱藏著的一些危險力。

在比爾來到農場後不久,當農場的生活剛開始展示希望時,攝影機的鏡頭捕捉了一個關於蚱蜢的特寫。這最不起眼的蚱蜢,一年之後將在這個農場上引發一場災難。

大自然在友好而和善的同時,也暗藏著陰暗和不可預測的面目。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比爾和已經成為農場主妻子的艾比在夜晚幽會,他們在田野裡仰臥著凌晨的天空有一片薄冰似的太陽在薄霧中潛行,馬里克的鏡頭迅捷地切換到沉落河底的一隻酒杯,它靜靜地躺在藍色的河裡。這是馬里克典型的冷靜、淡泊的電影風格。

感情就像一條暗流,無聲地流淌在這部影片中。也許,

河底的酒杯暗示著艾比與比爾的愛情即將走入低谷

《天堂之日》在銀幕空間展現的背景和景觀,在電影中往往起著一定的敘事功能。大自然似乎是上帝的代言人在祝福人們的同時,也詛咒和懲罰著人們。突然降臨的蟲災和火災,象徵著天遣一一

上帝的憤怒

。農場主找到比爾對質並決鬥,因比爾的自衛而意外死去,隨後比爾也在逃亡途中死於警察的槍下。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04

何為美?

《天堂之日》的情節可以追溯到聖經的故事。

聖經

《創世紀》

記載,亞伯蘭與妻子一同去埃及前,擔心埃及人見妻子容貌俊美,會留下妻子殺了自己,便勸說妻子自稱是自己的妹妹。到了埃及,亞伯蘭任由法老把妻子接進宮,而他作為妻子的“哥哥”,不僅得以保全生命,還得了許多財物。結果耶和華震怒,降災給法老全家。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但《

天堂之日

》中比爾與農場主的死亡並沒有帶來任何救贖。

儘管比爾已經有了悔意,儘管比爾已經獲得了更多的關於自我的認識,他為自己的錯誤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性命。但《天堂之日》並沒有帶有任何的色彩。人物只是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相互作用。

然而,當天災人禍降臨時,大自然無情而殘酷。

《天堂之日》給觀眾再現大自然的景色時,馬力克讓觀眾們充分享受視覺的美感。有批評者指出,馬力克的電影膜拜大自然,將大自然物化。正是這種既推又拉的張力推動著故事情節的前進。

定義何為美,從自然到人心,《天堂之日》中的美感

馬力克以神秘和抒情的色彩再現了美國的20世紀上葉的德克薩斯平原的風貌,但馬力克的銀幕上的自然風光總是服務於電影的主題,從未出現過喧賓奪主的情況。

在馬力克的銀幕空間裡,人與自然在互相依存的同時,又相互抗衡。

用大自然的美呈現人內心的美,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小胖胖趣聊娛樂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