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前言:

上個世紀初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泰戈爾不僅憑藉著文學造詣深受胡適等人的歡迎,更因為他身上的平等和反抗精神成為許多青年人的“導師”。

不過泰戈爾第一次來中國並不那麼愉快,雖然有梅蘭芳、徐志摩等人的歡迎,但在歡迎宴會上,魯迅卻憤怒離場。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事實上,魯迅雖然文筆犀利,給人留下的感覺也比較嚴肅。但對於泰戈爾,魯迅一直將其視為“自己人”,甚至希望中國也能出現泰戈爾這樣的文人。

宴會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魯迅拂袖而去呢?想要探究其中原因,還要從泰戈爾說起。

倡導平等的泰戈爾

泰戈爾出生於印度,有趣的是,泰戈爾與魯迅一樣都出生在名門望族。在印度文化中,泰戈爾是高種姓的貴族,從出生就享受著種種特權。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事實上高種姓是外來侵略者對印度本土原住民的一種壓迫,侵略者與本地人通婚的後代是高種姓,不用從事體力勞動,還可以享受一切資源。

而本地的原住民則屬於低種姓,生來就註定了勞苦的一生。可以說低種姓的後代基本上沒什麼機會改變自己的人生,因為高種姓是當初白人的後代,與低種姓在外貌上就有明顯不同。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作為高種姓的泰戈爾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資源,卻沒有因此將自己視為高人一等的存在。在印度傳統思想與西方思想的碰撞下,泰戈爾成為了一名愛國主義詩人,也成為了反對高種姓特權、倡導男女平等的先驅。

在印度國內,泰戈爾用筆激勵大家愛國、自由,同時也用詩歌帶給大家寧靜與美好。在全世界都在稱讚泰戈爾的時候,中國同樣在拜讀泰戈爾的詩歌。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除了文學上的造詣之外,泰戈爾的詩被許多人當成精神力量的加油站。尤其在愛國青年眼中,泰戈爾的詩代表著進步與抗爭。

魯迅與泰戈爾

作為同樣以筆為武器的文人,魯迅自然也看過泰戈爾的詩,而且將泰戈爾當成導師一般的存在。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在魯迅眼中,泰戈爾將印度的聲音傳到了國外,更將印度的文化傳向了世界。可在當時的中國,沒有人可以像泰戈爾一樣走出國門。

更為重要的是,泰戈爾的國家與中國存在著類似的狀況。

印度屬於英國殖民地,而當時的中國屬於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在國家性質上,泰戈爾和魯迅等人沒有特別大的差別。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泰戈爾的詩歌代表著真實的印度文化,並用自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向大家介紹印度。可當時的中國卻被世界誤解著,因為沒有真正有影響力的人將真實的中國傳播出去。

泰戈爾的成功經歷給中國文人許多經驗,魯迅也希望中國能有像泰戈爾這樣的人。對內可以引領革命的輿論,對外可以改變世人對中國的偏見。

不過泰戈爾第一次訪華後,魯迅就對他的態度有了很大改變。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第一次來到中國的泰戈爾

1924年,一直嚮往著中國的山川河流泰戈爾來到了中國,此時的他已經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了。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林徽因精通外語,一直陪在泰戈爾身邊當翻譯,徐志摩則在身邊充當導遊角色,帶著泰戈爾遊覽中國建築。

這麼優秀的詩人來到中國,與學生的文化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為了表示對泰戈爾的重視,在泰戈爾與學生交流時,旁邊還擺上了薰香和古琴。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正好在這次訪華期間趕上了泰戈爾的生日,為了表示歡迎,徐志摩等人將泰戈爾的詩歌改編成舞臺劇,梅蘭芳大師也到現場助興。總之,這場生日宴會聚集了各界名流。

在眾人大肆誇獎泰戈爾時,魯迅憤怒離席,並留下了“一塌糊塗”的評論。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魯迅這一行為被說成嫉妒,甚至被許多媒體大肆報道。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魯迅真的是嫉妒泰戈爾在中國的待遇嗎?當然不是,他憤怒於中國人的態度。

魯迅離席的原因

魯迅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看不慣的事情就會說出來,而且不會對語言加以修飾。但以魯迅的胸襟來講,因為嫉妒甩手而去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歸根結底,魯迅是瞧不起大家的“卑躬屈膝”。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作為享譽世界的學者,大家對泰戈爾舉行歡迎宴會並不過分,讓魯迅憤怒的是作為中國人對自己的不自信。

在泰戈爾講話時點燃薰香,旁邊時不時的有人伴奏,又為其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這一切的行為在魯迅看來都是一種盲目的崇拜。

泰戈爾之所以能確定這麼大的成就,歸根結底是他的作品出色。這次來中國訪問,大家應該將焦點放在作品上,而不是對他本人盲目吹捧。

1924年泰戈爾訪華,魯迅卻在宴會中拂袖而去,直言:一塌糊塗

事實上魯迅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泰戈爾這次來到中國並沒有激起多大水花,當時前去與泰戈爾交流的青年一代也並沒有什麼收穫,大都是失望離開。

在眾徐志摩等人將泰戈爾吹捧成大神的時候,只有魯迅看到了他們內在的不自信,看到了他們被隱藏起來的“奴性”。

只不過當時很少有人能明白魯迅的內在含義,反而是將其當成是一種嫉妒。

總結:

事實上魯迅不僅對泰戈爾的“粉絲”們橫眉冷對,對杜威等人的盲目崇拜者也都進行過批判。歸根結底,魯迅只是想用平常心去呼喚人們心中的理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