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今天又有許多朋友催更,不寫不成了。

關於王羲之《聖教序》的技法問題,其實很好懂,從每一個線索出發總能總結出許多條的規律來,關鍵是如何能將這個規律熟練運用的問題。

運用這些技巧是建立在熟知這些技巧的基礎之上,沒有一定深度的領會,是很難運用自如的。書法的藝術性其實是見仁見智的,王羲之在寫這個字的時候究竟經過了哪些思考沒有人知道,但我們可以從他的一些書論和後世之人的理解之上去探索一些規律。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就是我們這個專欄開設的目的,將王羲之的基本筆法串成一條線,讓你在寫王羲之《聖教序》的時候能夠有法可依,能夠看懂王羲之這麼寫,而不是那麼寫的原因。從而下筆有誤,臨帖有據,而不是數十年如一日的抄帖,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今天談王羲之筆法中的“撇”筆。這個“撇”筆在王羲之《聖教序》中的應用相當廣泛。一般可以分為:

長撇、短撇、啟下撇、彎頭撇、蘭葉撇、彎曲撇、組合撇

下面我們一一列舉範字,對以上的撇筆進行詳細分析!

長撇

長撇在楷書中寫法幾乎是一致的,但是在行書中的變化有很多種,很多時候存在著即興誇張的手法,透過一些變體,增加了這個字的靈巧之勢。

比如下面的這幾個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尤”字在《聖教序》中因為筆畫比較少,所以王羲之寫的比較粗重,上邊兩個綠色的圈,表示起收的承接關係,寫的時候要將這種筆勢帶出來,這個長撇很關鍵,有一個隨機的出鋒,這種鋒增加整個字的一個靈巧性和與整體銜接的一種態勢,同時與右邊的出鉤也有一定的呼應作用。

這個長撇可以出鉤,也可以不出鉤,我們再來看這個“名”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名”字在正產的書寫撇畫並不是很長,這裡王羲之將其變形成為了一個長撇,其收筆的位置甚至與“口”字下方持平。這是一種誇張的寫法,旨在突出這一長撇為主筆的特性。

上面講到了長撇出鉤與出尖的狀態,其實長撇不止有這兩種形態,還有收鉤與回扣兩種狀態。

比如下面這幾個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者”字結構很有特點,是一個“以斜取正”的典範,關於“以斜取正”的寫法請看31號寫的一篇文章,是免費的。裡面論述到了《聖教序》中的許多“以斜取正”的。

比如我們常常講到的這個“序”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種寫法乃是收筆出鋒,筆畫緩慢由細變粗,出現了一種立鋒的狀態。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將這個字“立住”,增加這個字的挺拔之勢,從而顯得不油滑、不輕佻。

同樣的字,比如這個“遲”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遲”字的特點同“序”字是一樣的,也是為了將字勢立住,從而使整個字的架構的變得平穩。

短撇

短撇在楷書中的形態也比較少,寫法也較為單一,到了王羲之的筆下可以有很多種的變化。

這些變化當中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平而短”,一種是“側而短”。

平而短的字我們看“乎”與“千”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乎”字,短撇是平而短,跟楷書中的類似。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上面的這個千字,幾乎跟歐陽詢的楷書一致,歐陽詢的楷書取法於王羲之,從這裡就能可見一斑了,其左短右長,左低右高的造險態勢,跟王羲之如出一轍。

另外還有一種撇,是側而短的撇:

比如下面的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化”字就是短撇,斜而短的一個代表了。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這個“彼”字也如出一轍。既有補白之效,又有造勢之效。

啟下撇

啟下撇的主要特點就是將筆勢連貫起來。順勢承接、順勢出鋒、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這個字的一種放射感,同時增加這種字的感染力。

比如下面的這個“感”字。

王羲之登峰造極的一個書法技巧,後世很少有人比得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