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周奇墨獲得了第四季《脫口秀大會》的冠軍,這個脫口秀界的元老遊刃有餘地完成了自己的“冠軍秀”。

他現場模仿楊波、張博洋、王建國講段子,令楊波驚呼“比我都像我!”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周奇墨非常善於模仿,他在表演的“天津bai bai”也是獲得了炸場的效果。

那段文字也許算不上最精巧的,但是津味兒“listen to baibai”一出口,就完美複製出“天津掰掰”幽默又認真的獨特質感。

“天津掰掰們”似乎都有令“社恐”羨慕的“社交牛逼症”。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娛樂硬糖)

您可別以為這是藝術誇張,“天津掰掰”的魅力和能耐可不止如此。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摔跤場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雖然天津人幽默隨和,其實也有著深藏不露的尚武之風。

李連杰,趙文卓,彭于晏等人都飾演過的霍元甲,可是聞名全國的“津門大俠”!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不過,以武會友的門檻太高,“點到為止”的約定又全憑自覺,大家就愛上了一種既能切磋技藝,又有觀賞趣味性的活動——摔跤。

摔跤是一項歷史悠久的競技運動,不僅宮廷中經常有摔跤表演,也深受民間喜愛。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翰林編修館)

康熙不就派了很多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跟鰲大爺比試嗎?還差點兒就沒打贏。

解放前

,天津有好幾處賣藝的摔跤場,人們觀看錶演,也相互切磋。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解放後

,在“四大張”等名家的影響下,天津培養出了不少國家級運動健將,在大直沽、謙德莊、南市等地都有摔跤場,聚集了不少高手。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四大張”圖片來自中跤網)

天津的“衛”派摔跤傳承了古代中國式摔跤的精髓,並加以改良,形成了“快、脆、巧”的特色,享譽全國。

天津民間的摔跤熱情一直不低,在各區幾乎都有摔跤俱樂部,不少公園裡也有適合摔跤的場地。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中跤網)

當然,天津伯伯們上場除了自娛自樂,大多數是為了給自己的徒弟們示範動作。

別看四五十歲了,對摔跤的熱情可是不減當年。正是憑著純粹的熱愛,才令這份民族文化遺產代代相傳。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鬥蛐蛐兒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好鬥”是人與生俱來的動物天性,人們總是喜歡看各種對抗、PK和Battle.

於是從古至今,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鬥蛐蛐。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南宋權相賈似道寫了一本《促織經》,蒲松齡寫過《聊齋志異·促織》。

清朝以後,喜歡玩兒蛐蛐兒的人就更多了,其中有八旗子弟、文人墨客 、名流演員等等。

有需求就有市場。如今蛐蛐兒及其周邊產品每年擁有數億元的銷售額。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鬥蛐蛐兒的講究不少,最重要的就是公平。

於是,每次賽前都要給蟋蟀過秤,按體重分重量級。

現在給蛐蛐稱體重當然很簡單,但萬萬沒想到古代的計量工具也不弱。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蟋蟀秤圖片來自藝狐線上)

專門用來秤蛐蛐兒的秤,秤桿比筷子還細,能精確到一兩的萬分之幾。

在稱重工具的精確化發展史中,一定有“鬥蛐蛐兒”的一份功勞。

“鬥蛐蛐兒”甚至還被昇華出了品格。

北宋黃庭堅說蛐蛐兒有“五德”:“鳴不失時,信也;遇敵必鬥,勇也;傷重不降,忠也;敗則不鳴,知恥也;寒則歸寧,識時務也。”

可見“要臉要面兒”的蛐蛐兒是個純爺們兒!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全國蟋蟀爭霸賽是由天津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主辦的一場“公平、公正、公開”的著名賽事,從2002年開始已經舉辦過9年。

高畫質鏡頭完美呈現了蛐蛐兒的打鬥場面,極具觀賞性的動作在升格慢放中更加細膩流暢,再配合上嘉賓主持的點評,比看電競比賽還刺激。

這種專業精神,讓天津在90年代的“大江南北蟋蟀爭霸賽”中一舉奪魁,從此有了江湖地位。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拍《楊光的快樂生活》的楊議,還拍過一部蛐蛐兒紀錄片《就是那一隻蟋蟀》,而且他本人打小兒就愛玩蛐蛐兒,也是蟋蟀爭霸賽的常客。

可見,天津人不僅愛玩兒,還玩兒得認真,“玩兒”裡面有“玩意兒”。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下象棋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自古有“琴棋書畫”四大雅,“花鳥魚蟲兒”四大玩兒的說法。

其實在天津,下象棋也可以很好玩兒。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以前手機還不普及,象棋是很好的娛樂方式,很多人棋癮還不小,上班去早了得殺一盤,午休還得殺一盤。

退休之後,就更得玩兒了。

夏天的樹蔭底下,初冬的暖陽裡,總有一群大爺圍成一個小圈,旁邊放著水壺,水壺裡面有沏得釅釅的茶水,一站就是半天。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剛一走近,就能聽見“咣、咣”脆響,那是大棋子落在自制三層板棋盤上的聲音。

都說“觀棋不語真君子”,天津可沒這個規矩。

大爺們的樂趣就在於“支嘴兒”。“天津象棋”根本不是兩個人的遊戲,而是兩撥人在玩兒。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因為“支嘴兒”嗆嗆起來的不在少數,而能“支嘴兒”又不打架,就是老江湖了。

不過,大家都是街坊鄰居,就算偶爾“紅臉兒”,也沒有隔夜仇。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釣魚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處在九河下梢的天津人靠海吃海,喜歡釣魚是骨子裡的天性。

釣魚愛好者們不分五冬六夏,每個人心中也一個屬於自己的“釣魚聖地”。

天剛矇矇亮,有人就已經到河邊兒了,釣了一個多小時就收杆,原來他還得去上班。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好釣魚“釣魚人”)

下了班,把車往旁邊一停,接著釣,夜釣也別有一番滋味。

退休的大爺就更有功夫了,帶著一大壺水,能釣一整天。

“二他媽媽,給我烙仨糖餅!”

這一聽就是要打持久戰。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一到冬天,就更熱鬧了。

海河、子牙河、三岔河口的水面上成群結隊地蹲著不少釣魚愛好者。

他們自覺地保持著安全距離,尋找合適的地方“打洞”。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天津日報)

橋墩子附近的水不易結冰,於是就出現了另一個釣魚派別。

他們不下河床,而是站在高高的橋上,水有多遠,魚線就有多長。

其實,天津大爺釣魚,主要就是圖個樂兒,釣完放生的不在少數。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看天津)

他們也從來不怕圍觀的朋友驚擾了魚咬鉤,要是沒人圍著看,釣魚的樂趣也會減半。

所以河邊經常圍聚著不少想過眼癮的大爺,和釣魚的聊魚餌製作,聊漁具,聊技巧,比下棋“支嘴兒”的還熱鬧。

當拿著“戰利品”,舉著杆回家,街坊看見了也會貧嘴幾句:

“大哥,您這魚看著可一邊兒大啊,是釣的嗎?”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海河邊兒的掰掰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海河不僅滋養著天津人,還創造了很多快樂。

夏天的獅子林橋上,有不少天津掰掰“跳橋”。您別擔心,人家還上來呢!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跳水活動每天持續多長時間,主要取決於“圍觀群眾”的氣氛。要是看得人多,跳一天也不知疲倦。

而在觀看跳水的群眾中,還隱藏著不少攝影愛好者,海河也是他們最喜歡的取景地之一。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潮流vision)

他們拍遊船,拍跳水,拍冬泳,拍冰釣,拍海鷗,拍三岔河口,拍霓虹夜景……扛著長槍短炮的掰掰們為了拍到一個自己滿意的鏡頭,能在風口裡蹲守一天。

天津掰掰們愛好豐富,所以針對這些愛好,天津舉辦的趣味賽事就不少,比如,攝影比賽、柯基賽跑、鬥地主大賽、彈球比賽等等層出不窮。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圖片來自濱海釋出)

古人說了: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有好愛的人,有血性,有溫度,對生活有熱愛,對未來有希望。

天津掰掰們的愛好有個共同點:同時包含了運動、社交和快樂。

他們不喜歡虛擬交流,而是一直保持了面對面的交流形式。

於是,這就解釋清楚了:

為嘛天津掰掰們都有“社交牛逼症”?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愛玩兒、會玩兒的天性,使天津掰掰們在緊張的工作生活中,總能保持自己從容不迫的節奏,不管周圍有多慌亂,他們都能閒庭信步。

這也就塑造出了天津人自信、幽默、自成一派的獨特氣質。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郭德綱說過一句話:

又不是成吉思汗,攻城略地有什麼意思?就算熬成了太上老君,也是給玉皇大帝燒鍋爐的。

都說玩物喪志,也沒見不玩物的幹成什麼大事呀!

參考資料:

鬥蛐蛐鬥出六套房,天津大爺才是競技之神

論釣魚,天津人誰也不服

天津的“衛派”中國式摔跤

作者/來源:天津生活通

天津掰掰,才是真的社交牛逼症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