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書接上回說道,曹昂死後,曹操的兒子中,唯曹丕、曹植、曹彰、曹衝四人可託大事,這幾個人中除曹衝早夭,曹彰勇武有餘、謀略不足,所以就在曹丕和曹植之間展開了激烈的奪嫡之爭。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曹丕字子桓,公元187年在譙縣出生,當時曹操正拒絕了東郡太守的官職,在家鄉隱居,曹丕比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曹彰大兩歲,比曹植大五歲,雖然曹昂死後,曹丕已成為曹操二十幾個兒子中最年長的一個,但其實他的歲數與三國第二代主政者們比起來,還是最年輕的。曹丕比司馬懿小八歲,比諸葛亮小六歲,比孫權還小五歲,曹丕和曹植兩兄弟之間的矛盾,並不是從小就有,曹昂還在世時,他們兩人並無利益衝突,公元197年,曹昂在宛城戰死,當時曹丕才只有十一歲,隨後曹操將全部的父愛和希望都寄託在了天賦異稟的曹衝身上,曹丕和曹植依然備受冷落,直到曹衝病死的那一年,曹植才僅有十七歲,之後的數年,不管是渭南戰馬超,還是合肥討孫權,曹操每次出征,都是讓曹丕負責在鄴城留守,並命老成持重的心腹重臣陳昱從旁輔佐,此時不管怎麼看,曹丕都已是鐵穩的繼承人,曹植不可能傻到拿雞蛋去碰石頭,因此曹丕和曹植之間奪嫡之爭的白熱化階段應該發生在公元213年到217年這四年間。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公元213年五月,曹操被漢獻帝冊封為魏公,魏國建立,並隨即開始設定文武百官,在古代,諸侯封土建國,第一件事就是要確立儲君的人選,可曹操卻故意擱置不提,使太子之位空缺,這讓已身為五官中郎將相當於副丞相的長子曹丕倍感失落,而且曹操還對身邊的人說,我認為子建是眾多兒子中可以做大事的,一年後,曹操再次南征孫權,他等曹植位臨淄侯,並命他代替曹丕留守鄴城,臨出發前,曹操叮囑曹植說,方面我二十三歲時就做了頓丘縣令,回想起那時候的所作所為,至今都不曾後悔,今年你也正好是二十三歲,好好努力吧!此時就算是個傻子也聽得出來父親話裡的意思,何況曹植也並不傻,自此他開始主動發力,全面向曹丕開火,一些大臣也瞧出了曹操的心思,於是紛紛主動向曹植靠攏,不過好在曹操是一代雄主,晚年也並不昏聵,依舊牢牢掌握著核心權力,因此曹魏集團中的一線重臣,如夏侯惇、曹仁、賈詡、程昱、鍾繇等人並未過多參與其中,二人身邊的派系,主要是朝中的一些二線人物,如曹丕的智囊有陳群,司馬懿,朱鑠和吳質,曹植這邊則有楊修,邯鄲淳和丁儀、丁廙兄弟。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弘農名士楊修是太尉楊彪的兒子,為人聰慧,博學多才,來丞相府之前就已名聲在外,後來楊修擔任了丞相主簿,總管內外事務,甚得曹操歡心,大家都爭著巴結他,曹植也親自給楊修寫信,這兩位才子情投意合,很快便結成了統一戰線,楊修智商決定,極善揣摩曹操的心思,每次曹操召見曹植,楊修都會預先盤算好曹操可能會問的問題,然後交曹植應該如何回答,因此曹植每次都能對答如流,曹操也對他越發的喜愛,有數次都直接向將曹植立為太子,只是一直沒下定最後的決心。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這場奪嫡之爭從一開始,可以說曹植就佔了相當大的優勢,照這樣下去曹丕必定會完全失寵,但他最大的優勢就是長子的身份,他明白朝中的重臣崔琰、賈詡這些人雖然不願意進來蹚渾水,但至少在感情上是傾向於自己的,如果能將哪怕一位重臣拉到自己的陣營裡,其作用將遠不是楊修、丁儀這種小角色可以相比的,於是曹丕便派人秘密求見賈詡,賈詡回答說“希望將軍能夠弘揚您的品德和氣度,像普通的讀書人那樣去刻苦學習,勤勤懇懇,孜孜不倦,不做違背孝道的事,就可以了。”在賈詡的這番話裡,核心就是四個字“不違子道”,即不能做違背孝道的事情,想成功,先要學會怎麼做一個好兒子,賈詡宦海沉浮多年,為人圓滑無比,在這種時候他當然不可能明確表態,但曹丕還是聽懂了他話裡的意思,從此更加恭謹仁孝,低調忍耐,磨練自己的心性,以等待一個翻身的機會。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奪嫡之爭(中)斂藏鋒芒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