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你被四海八荒騙了嗎?其實真正的四海八荒恐怕連山東地界都沒出

你被四海八荒騙了嗎?其實真正的四海八荒恐怕連山東地界都沒出

作者:知北遊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一個野生的山海經愛好者,這篇文章作者是和我一樣靠愛發電的

知北遊老童鞋。

一、四海最初的概念

《山海經》的《海經》部分開頭就說:“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它把所要記述的疆域範圍稱為“四海之內”,很多人認為它這個“四海”和現在人們心目中的“四海”是一樣的,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兒。

“四海”在古代是個很有名的詞彙,自周代以來都是指國土的四境,也指廣大的國土,比如《詩經·商頌·玄鳥》裡說“肇域彼四海,四海來假。”

《尚書·大禹謨》裡說:“奄有四海,為天下君”等等。

可是說實話,在商、周人的心目中,“四海”實在是個很虛化的詞語,因為他們的疆域四周舉不出四個具體的“海”來,前人也曾作過各種討論,一人說一個樣兒,沒有定準。

實際上,“四海”應該是個很古老的地理疆域觀念,它應該來源於更古老的虞夏時期,因為虞夏時期的疆域四周的確有四個海,這四海在《山海經》裡還記載著。

查查《山海經》,明確地說到東、西、南、北四個海,說到東海的有13次,西海、南海、北海各9次。根據經文敘述可以知道,它裡面說的四海是實實在在的四個海,並不像夏商時期說得那麼虛化,但是它命名得很奇怪。

你被四海八荒騙了嗎?其實真正的四海八荒恐怕連山東地界都沒出

二、四海的準確位置

先說北海吧,這個名稱是現在渤海的古名,這個名稱直到戰國時期還在用,《莊子·秋水》裡說河伯“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古今黃河都是流入渤海的,顯然北海就是渤海,這是最直接的證據;到了西漢時期在渤海以南設北海郡,轄境相當今山東濰坊、安丘、昌樂、壽光、昌邑等市(縣),也是因為它們在渤海邊上的緣故。

但是怎麼叫“北海”呢?我們看看地圖就會知道,商代前期的都邑不好說,到了盤庚遷殷之後稱“殷商”,都在今天河南安陽;西周時期國都宗周在鎬,東周時期在洛邑,這些地方看渤海,都是在東邊,怎麼都不能說是“北”。

所以說渤海是商周時期的北海,那是說不過去的。

在更早的夏代就不同了,根據《竹書紀年》的記載,從夏初的太康時期就居住在斟尋,到了夏桀的時候也居住在這裡,斟尋就在今天山東的濰坊,說明濰坊一帶一直是夏人活動的核心區域。

從濰坊看渤海,正是在其正北方,西漢設北海郡也把濰坊包括在內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渤海被稱為“北海”,那一定是夏人的地理觀念。

你被四海八荒騙了嗎?其實真正的四海八荒恐怕連山東地界都沒出

既然知道稱渤海為北海是以夏朝的都城斟尋為標準來定位的,那麼就可以知道,東海一定是山東半島以東的黃海海面。

南海呢,看看地圖就會知道,它應該是在山東半島南面的日照市以東、以南、包括江蘇連雲港以東的海州灣那部分黃海海面,因為它就在夏人活動中心的南面。

至於西海呢,這個何幼琦先生在《〈海經〉新探》一文中已經明確指出就是在魯西地區的古鉅野則,也寫作鉅野澤,又稱大野澤,《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三里說:

“鉅野澤,(鉅野)縣東五里。《志》雲:‘澤東西百里,南北三百里,亦曰大野。’《禹貢》:‘野既瀦。’《職方》:‘其澤藪曰大野。’《春秋》:‘哀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爾雅》十藪,‘魯有大野’是也。”

它的具體位置就在今天山東的東平縣,古代是個東西寬上百里、南北長三百多里的巨大湖澤,所以才得以“海”名(現在南方有些地方仍把湖泊稱為“海子”)。

只不過隨著地理和氣候的變遷,這個在古代巨大如海的大澤已經湮沒,東平湖就是它殘存的部分水面。

從鉅野澤往南不遠,就是泗水南流的一段,也就是今天魯西南四湖和大運河的河道,何幼琦先生指出就是《山海經》裡說的“流沙”,這是很正確的看法。

西海、流沙是虞朝疆域的西部邊境的標誌,當然,到了夏代的時候他們的勢力範圍已經向西超出了流沙的界限,到達了今天的魯西、豫東一帶了,因為夏朝的疆域是承襲了虞朝的又有很大的拓展,但是西海和流沙仍然被當成西部疆界的重要標誌,所以後人作《禹貢》,說大禹治水的範圍,東西的疆界還是“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

你被四海八荒騙了嗎?其實真正的四海八荒恐怕連山東地界都沒出

三、四海疆域連山東都沒出嗎?

現在我們對著地圖,看看“四海”的地理位置,其實就是差不多的今天山東全境,還包括冀南、豫東、皖北、蘇北的部分地區,這是在四海包圍之中的一個獨立的區域,它應該就是虞夏時期人們活動的主要範圍,也就是商代以後人們說的“東夷地區”,孟子說虞朝的國君虞舜是“東夷之人”,《世說新語·言語》裡記載蔡洪說“大禹生於東夷”,那都不是隨便說說的。

正因為虞夏時期他們的疆域四周有這麼四個海,所以他們才把自己的疆域範圍稱為“四海之內”,而《山海經》的《海經》部分其實記載的就是古老的虞夏疆域範圍,所以它裡面說的“四海”不像商周時期說得那麼虛,是真的四海之內。

因為虞、夏人這麼說自己的疆域,到了商代、周代,他們也學著這麼說,其實商代的疆域又比虞、夏時期的大了許多,已經超出四海的範圍。

所以《詩經·商頌·長髮》裡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因為商代的地域已經不限於虞夏時期的四海之內了;到了周代,就更不用多說,他們的疆域又比商代的疆域大了許多,到了秦、漢,地域更在不斷地擴張,他們還在說“四海”,北海、東海沒法變,可西海和南海就被一直往西、往南推,最後南海被推到了現在的南海,而西海都被推到居延海或青海湖去了。

其實說白了,這時候已經沒有真正地域界限意義的“四海”了,只是成了一個國土疆域的概念。

這個大家看看顧頡剛先生《古史中地域的擴張》一文,就會完全明白:人類活動的範圍是

由小到大、由近及遠,絕不可能是相反的,但是現在很多沒腦子一說虞夏商周,就恨不能地把他們疆域搞到全世界,那簡直就是說夢話一般。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