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芳華二字原形容十八九歲正處於花季年華的女子,在此引申為那些像花一樣的年華。不知是不是因為我看愛情相關的電影看的太少,在我的印象中中國的導演對於青春似乎有很深的誤解,也或許他們的青春都是如此:他們的青春中總有一個對所有人都好的人,像永遠散發著溫暖的中央空調,還有一個遊走在幾個男人中間遊刃有餘的女孩子,而這部電影中,表現的卻不僅僅是青春。而是那個青春時代社會的動盪。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芳華講述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開放時期,一群文工團青年的故事。劇情更接近群像劇,每個人都有血有肉,是獨屬於一代人的青春,電影描寫了那種,在標榜著集體主義,人人平等的環境下,掩蓋著的階層固化和虛偽的高尚,郝淑雯和陳燦就是高幹子弟,能在時代的變化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林丁丁在嚴格意義上她只是做了一件對於自己來說最合理的選擇,但這個選擇間接害了一個好人的一生。雖然是時代的錯,但不能原諒。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林峰是時代鑄就的好人,如因此一旦脫離了時代,他什麼就沒有了。在那個政治名譽至上的年代,他還能夠勉強應付。但當這一層面紗被徹底撕破,權力和金錢成為稱量個人社會價值的時候,他那種純粹的善良則是把自己徹底拉入深淵。何小萍同樣不被社會善待,不過她不被善待可能更多的是因為自身原因。正如電影中所說,不被善待的人才能發現劉峰的善良,所以她能把劉峰當成普通人看待,並義無反顧的喜歡著他。可對於一個無權無勢的普通女孩來說,即使她對劉峰的遭遇不滿,併為了抗爭而做了什麼,可抗爭的結果也不過是被下放野戰醫院。她發出最狠的詛咒也無法讓林丁丁的生活哪怕多一點點困擾,她一切的抗爭行為看起來毫無意義,可能這才是現實吧。所以何小萍希望成為英雄,這樣她的行為或許就有了意義,而她也有資格陪在劉峰旁邊。正是有著這份願望,在那麼殘酷的戰爭中,她活了下來,併成為了英雄。可戰後那份相遇卻如此的令人難堪。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如果再解讀一下,可能是因為林峰從小生活環境造成了內心的自卑,所以她塑造活雷鋒,渴望戰死。就是希望從另一個角度得到讚揚,得到內心的滿足,只可惜,時代不是一成不變的。政治名譽這種東西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個笑話,更何況,即使在那個時候政治名譽是個易碎品,一句話就能把人打入深淵,到最後,戰爭都逐漸被人遺忘,善良的人繼續為生計奔波,早做打算的人,卻過上了豐厚的物質生活。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芳華是一個立足於當時歷史的故事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那就是沒有經歷過這個年代的人可能不太能感受到這個故事的精髓。人們感受到的大多數都是對於那個時代心中的無奈,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會欣賞電影中的某個角色或者是討厭電影中的某個角色,但他們不會與電影有很大的共鳴,因為那是他們沒有經歷過的時代,沒有經歷就沒有對那個時代的感受,沒有感受就沒有了共鳴。很多人說這個電影拍的不夠深刻,說拍攝的東西只是浮於表面,但是對於當時的社會局面,我相信沒有什麼導演能夠把它拍得很好,為什麼會有戰爭,為什麼會有動亂,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牽扯到經濟,政治,社會,國際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想把這一切都拍出來,那麼格局就不會是這樣的。很多人在看完這個電影之後,感到心裡不痛快,如果真實的瞭解到那段歷史,那麼對於這個電影裡的角色,理解會更加深刻,電影裡的每個角色都是被時代造就的,跟隨著時代的人被時代拋棄,早做打算的人,卻有了自己的好生活。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善良的人在這部電影中似乎沒有什麼好結果,在電影中美好的文工團只是代表了腐爛的等級制度,真正應該為這個國家奉獻的人在溫室裡過著好生活,而為了國家奮鬥的人,他們卻得不到好結果。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也許導演真正的意圖就是想表現這些東西吧,那是在早幾代人的青春,但擁有那種青春的人,很少很少,但無論怎樣,這是很值的一看的一部電影,可以帶著老一輩的人去看,畢竟電影裡是他們的時代。

芳華這部電影讀後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