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錢,能買到幸福嗎

錢,能買到幸福嗎

應當說,很多人是非常勤奮的,他們拼命地賺錢,為了改善生活。

可是,金錢與幸福有什麼樣的關係?或者是說,錢能買到幸福嗎?就少有人深入思考了。

經濟學家透過經濟模型研究表明,更高的收入只能提供短期的快樂增加感。人們適應更高收入的同時,同樣會適應與之對應的更高的消費水平。參照點(基準)變化到了新的水平,而快樂感持平。人們又會去尋找其他的收入增長,從而讓他們感到快樂。愉悅適應到了更高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便開始原地踏步,持續地適應新收入和消費水平下的幸福與快樂,卻沒有改變主觀幸福感。

錢,能買到幸福嗎

錢,能買到幸福嗎

迪納和比斯瓦斯—迪納認為,金錢並不是主觀幸福感的主要貢獻者,好的身體、有意義的工作和其他活動,以及社會融合是更為重要的貢獻因素。然而,在這兩件事中,金錢作為主觀幸福感的主要決定因素是當之無愧的。第一,金錢對於擺脫貧困和保證基本需求(充足消費)是重要的。發達國家的主觀幸福感要比發展中國家高,因為發達國家達到了充足的消費水平。第二,物質主義者和貪婪的人是不快樂的,除非他們足夠富裕,可以填滿他們的物質慾望。貪婪的人是貪得無厭的,似乎永遠沒法被滿足。對於其他人來說,更多的錢不能或者只能較少地增加主觀幸福感。金錢對於移除一些不滿意因素來說是重要的,如貧窮、不充足的消費水平,及(對物質主義的人)缺乏物質商品。但是,金錢並不能成為創造更高的主觀幸福感的滿意因素。因此,兩個不滿意因素(收入和健康)和兩個滿意因素(有意義的工作和其他活動,如社會融合)影響著主觀幸福感。如果收入和健康低於某個水平,它們會對主觀幸福感產生消極影響。而有意義的工作/活動和社會融合會對主觀幸福感產生積極影響。

沒錢,自然是不幸福的。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還要奢談幸福的話,那是近乎胡扯。

然而,錢只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必要條件。

錢,能買到幸福嗎

錢能買了瀟灑,但未必能夠買到內心的平和。

錢能買到安逸,但未必能夠買到自足。

錢能買到地位,但未必能夠買到快樂。

錢能買到物質財富,但未必能夠買到精神世界的豐富。

錢能買到最優質的醫療服務,但未必能夠買來健康。

錢,能買到幸福嗎

更何況,財富是一個相對概念。

比如,一個人月收入達到2萬元

當他身邊的人月收入達到五萬元時,他是不快樂的。

當他身邊人月收入不足一萬元時,他是知足快樂的。

錢,能買到幸福嗎

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與愛德華·斯基德爾斯基合著的《金錢與好的生活》一書指出,人們判斷自身相對富裕的標準是國家性的,而不是全球性勺。否則,中等收入國家的幸福水平將持續低於高收入國家,但事實並非如此。關於這一點,有人指出,雖然實際工資上漲了,但民主德國工人在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統一後反而覺得沒有以前幸福了。這大概是因為他們開始拿自己的收入與更富裕的新同胞相比吧。

錢,能買到幸福嗎

盧梭認為,更多的錢,並不能讓人更幸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