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婆媳相處的奧秘

文/高英

昨天在一家店裡聽到店主和顧客的一番對話,覺得挺溫暖。

店主是一位青年女性,顧客是一位不顯老的大媽。青年女性是別人家的兒媳婦,大媽是別人家的婆母,兩人並非一家人,拉起呱來(注:山東方言,聊天的意思)卻很投機。

店主說自家婆婆和這位大媽一樣,總是幫著幹活,有婆婆在家,做飯洗衣、打掃衛生、接送孩子都不用操心,自己除了忙店裡的事情,回到家已經習慣了什麼活都不幹,越不幹還越想不起來去幹,以至於偶爾掃地時才發現家裡不知什麼時候換了新笤帚,問老公,老公說已經換了兩週了。

大媽跟著店主哈哈一笑,自家兒媳忙著上班,回家基本也是這種狀態。店主說有這樣的老人幫著照顧家真好,盡心盡力非常周全。

大媽介面道:“還不用發工資。”然後她由“發工資”一詞聯想起一件事,立即開啟了誇自家兒媳模式:“俺家兒媳婦發了工資就請我去吃烤串,還讓我挑地方,我們就去吃了一頓。”

店主便誇自家婆婆:“到我生日了,俺婆婆就說請我吃飯,也是讓我挑的地方。”

大媽做總結說:“一家人就該這樣,別鬧亂子,家和萬事興。”店主表示贊同。

我不由默默地在心裡為她們點贊:一個做婆母,一個做兒媳,不是在外為誇自己而貶低自家的兒媳或婆婆,卻是做婆母的能體諒兒媳、做兒媳的能感激婆婆,這兩人都是知足常樂的人,充滿了正能量。

假如現實中所有的婆媳都能夠和平相處就好了。畢竟在現實中婆媳關係是自古以來的人生難題。

其實婆媳關係的奧秘主要在於心理層面,就看婆媳是去爭奪那個被她們共同愛著的男人(這裡指既為人子又為人夫的那個男人,即婆婆的兒子、兒媳的丈夫)的心,還是因為共同愛那個男人而自覺地團結起來互相支援。

婆媳二人,只要有一方存了爭奪之心,婆媳關係就好不了,只有雙方都本著成全對方的心去互相體諒、互相支援才能夠和平共處。

畢竟,母子之愛是母子之愛,夫妻之愛是夫妻之愛,兩者無法互相取代。

無論是一個婆婆看不得自家兒媳與自己的兒子親密,還是一個兒媳不允許自家婆婆與自己的丈夫深情,都是心態不正、認知出了問題的表現。

人世間最可怕的事之一就是婆媳因妒忌而產生強烈的控制慾,從而排斥對方的存在。只要婆媳二人中的任何一方有這樣的心理,就會導致婆媳關係無法和諧。

如果說從前的婆媳關係全靠道德、禮教維繫,如今的婆媳關係如何則要看雙方的心理調節能力,只有婆媳雙方都把心態擺正才能形成良好的婆媳關係。

總之,健康的婆媳關係需要婆媳雙方的共同努力。

作為婆婆一方,在兒子娶了媳婦之後,就要有所放手,尊重兒子、兒媳的夫妻感情,與成年後的兒子適度保持距離,不去打擾更不能破壞兒子與兒媳的幸福。

作為兒媳一方,在婚後要支援並鼓勵自己的丈夫盡孝,尊重自己的丈夫和其母的母子感情,對於婆母有所體諒,不要把婆母視為來爭奪自己丈夫感情的敵人。

只有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婆媳再生活在同一屋簷下才能夠互相關愛,日常可以有效分工、合作共贏,一家人才能其樂融融,否則就只能過雞飛狗跳的生活。與其整天雞飛狗跳,反而不如分開度日為好。

因此,婆媳相處的奧秘就在於如何處理好各自的心理問題——這心理問題就來自打著愛的旗號所產生的強烈佔有慾以及由此引發的妒忌心理。

這也是心理學家一直強調夫妻關係先於親子關係的主要原因之一。假如做婆婆的人和自己的丈夫感情融洽,就不會試圖去控制成年後的兒子,更不會產生兒媳搶走了自己兒子的不健康心理。

有女兒的人家,在女兒談婚論嫁時除了看男方本人之外,最好再看看男方的父母是什麼樣的感情狀態以及男方和他媽媽的相處模式是否健康。

無論如何,在不愁溫飽的時代,懂心理並能從心理層面去看待並解決問題,都應該成為關係往來的主要途徑,婆媳關係自然也不例外。

高英寫於2021年12月14日,十一月十一,週二辰時

婆媳相處的奧秘

婆媳相處的奧秘

婆媳相處的奧秘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