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誰也沒想到,2020年末的國產電影,會殺出一部年度黑馬,用一連串的炸彈炸翻票房和口碑,也炸醒了沉寂已久的港片市場。除了劉德華和劉青雲領銜搭檔,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期待值外,《拆彈專家2》原本是一部不受矚目的低調港片。

它憑什麼逆襲?

除了從頭炸到尾的超燃特效,以及港片一貫的快節奏敘事以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影片對人性的深挖。

它打破正邪善惡的對立,塑造了一個遊離於灰色地帶的主角形象:偏執,矛盾,卻又因此顯得格外真實。

如果說,在《掃毒2:天地對決》中的邱禮濤,還只是將兩種不同價值觀隱晦地呈上熒幕,那麼在《拆2》,他直接對主角丟擲了一個靈魂拷問:不做警察,你是誰?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01 保職or盡職?

EOD(爆炸品處理科)警官潘乘風,出場就風光無限。

他會脫下自己的防爆衣,蓋在受驚嚇的女孩身上,緩緩從她手中接過手榴彈,語氣溫柔得像個安撫小寶寶的幼兒園老師。他會笑對搭檔董卓文“任務不如命重要”的擔憂,雲淡風輕地說出那句

“幹我們這行的,哪次不是拿命去拼?”

正直,陽光,勇敢,善良是潘乘風給觀眾留下的第一印象,拆彈專家的英雄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也因為如此品質,潘乘風才會在一次拆彈結束查驗現場時,想也沒想就救出被關在微波爐裡的小貓咪,從而引爆了那顆藏在微波爐中的炸彈。

這一天,搭檔董卓文燒傷一隻手,潘乘風失去了一條腿。

也是因為這場意外,一身正氣的潘乘風,忽然迷失了一直以來的信仰。

他想不通,為什麼自己拼了命地復健,體能測試每一項都超出EOD的選拔標準,可上級還是礙於他的假肢,礙於可能擔責,就拒絕他重新歸隊的請求。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藏在制度層級的千迴百轉,上級的不可說,猝不及防地在他面前暴露,可那時的潘乘風,一心只想當一個好警察。他因工傷被組織拒之門外,昔日並肩作戰的搭檔,卻憑藉此次任務升職加薪。與此同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使他逐漸變得偏執而暴躁,就連女友龐玲都勸他不要發瘋。

潘乘風車內對龐玲嘶吼的那句

“我不是瘋,我是痛!”

大概是導演夾在片中最大的私貨。

還能說什麼呢?一位懷揣新聞理想的學霸級電影導演,他對社會,對人性的關注,總要找到一個宣洩口。於是,他在影片中抽走了潘乘風的五年時間。五年後,他徹底成了一個冷漠、陰鶩,行走在暗影裡的人。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02 臥底or通緝犯?

在製造一場更嚴重的爆炸案前,潘乘風傷到大腦,好巧不巧地失憶了。他忘記自己的姓名,身份,卻保留著穿戴假肢的熟練手法,以及對各類炸彈物資的精通。

這是影片一個看似狗血,實則非常關鍵的設定。

從脫下警服的那天起,潘乘風就陷入“我是誰,我該做什麼”的迷茫之中。

他曾相信警察是正義的化身,那不做警察,自己還需要正義嗎?或者說,痛恨警察,是不是可以洩私憤報,那一己之仇?

然而,他失憶了。那些過往的榮耀,功勳,與罪行,他統統忘記了。用影片中醫生的話來說,此時的潘乘風,人格處於一種搖擺不定的狀態,可能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壞,沒有人能夠準確預判。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相信我,你就是臥底。不信我,你就是通緝犯。”那天,龐玲遞給他厚厚一沓資料,聲稱自己是他的聯絡人,而潘乘風此前以臥底身份潛入一支專門研製炸彈的犯罪組織,之前種種所為,都是為了掩人耳目——所有人都以為他在裝炸彈,只有龐玲知道他是在拆炸彈。

從這裡,潘乘風開始陷入更深層次的自我迷茫。

他分不清什麼是事實,甚至不確定自己究竟是個好人還是壞人。可他還是選擇相信龐玲,相信自己是一名臥底。

如果說最初的相信,只是一次單純的“盲選”,那麼在潘乘風意識到龐玲說謊,自己原本就是炸彈團伙的核心成員後,依然選擇把戲演完,認真當好一名臥底時,他已經做出了最終的人格選擇。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至於原因,也許是他在目睹昔日同事死亡時,無法自抑地流淚;也許是他和一屋子匪徒站在一起,為死去的匪徒敬禮時,默默轉向同事的致敬;也許只是他自己忽然良心發現,認為炸死一群無辜民眾這件事太過殘忍,也太過瘋狂了。

看,有這麼多種可能推著他選擇正義的一方,卻沒有一個理由是因為那身警服。

03

製造災難or阻止事故?

全片最大的戲劇衝突,在於潘乘風從反派馬世軍口中得知,兩人從小便是朋友,這次企圖摧毀香港機場以及周邊金融中心這一瘋狂計劃,包括搞來一列車的“大衛”小型核彈,都是潘乘風自己的主意。

箭已上弦,執行計劃還是中斷,對潘乘風而言,是一場本就混亂的認知上,一次終極考驗。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如此瘋狂的計劃,可能瞬間摧毀半個香港,奪走百萬人的性命,並且由於核彈對環境造成的永續性影響,幾十年無法興土重建。這是典型的反社會行為,執行計劃,潘乘風將永遠無法做他理想中的英雄,成為一個濫殺無辜,徹底泯滅人性的冷血殺手;倘若臨時中斷計劃,不,馬世軍不會允許計劃中斷,他給潘乘風全身上下綁滿炸彈,要麼殘忍地活著,要麼善良地死去,核彈該爆還是會爆。

不過,潘乘風還有第三個選擇。

站在生與死的岔路口,他選擇放下一切,順從己心。是

良知告訴他,哪怕死,也要阻止災難的發生。一旦阻止不了,那麼……回到影片開始之初,那段極具炸裂效果的視覺特效,早已讓觀眾見識到“大衛”核彈毀滅性的威力。

所以他明知會死,還是站在爆破點,把生的機會留給摯友董卓文。

是內心的惡推著他一步一步行至此處,還好,千鈞一髮之際,他的善念戰勝了惡。到此處,潘乘風徹底懂得了“我是誰”。萬事萬物皆有代價,對潘乘風而言,要想拯救民眾,只能摧毀自己。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04

人性複雜,所以迷人

回到開頭,為什麼《拆彈專家2》成了港片黑馬?

顯然,與第一部相比,《拆2》無論製作還是核心,都更加高階。

特效方面,由第一部的用C4炸彈炸紅磡隧道,直接升級成核彈炸機場,從開片到結尾劇情緊湊,環環相扣,聲畫效果都比前作高出一個水準。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至於角色,每個人都沒有淪為臉譜和符號。潘乘風的正義、怨毒、腹黑、與醒悟,與董卓文的踏實、謹慎、膽怯相互對比,就連倪妮飾演的女友龐玲,也有著她自己的信念和痛苦。

對男友的感情,既有愛與崇拜,又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她願他開心,願他迴歸善良,甚至願意幫他減刑,不惜欺上瞞下,構建了一個巨大的謊言。

而到結尾,她能做的唯有成全,成全他的犧牲,成全他的贖罪,也成全他的解脫。

然後收起一身傷痕,選擇將記憶遺忘。

藏起一身傷痕,再續生活浮沉——關於《拆彈專家2》

很難說這裡的每個人究竟是善是惡,馬世軍之所以成為一個對社會充滿憤怒的偏執狂,也與他從小的遭遇息息相關。

有人將《拆2》比作港版《小丑》,個人認為倒不至於,只能說,作為一位導演,邱禮濤不容易。他用一場聲勢浩大的爆炸,繪製了一幅晦暗難明的人性圖譜。誇張,卻真實,也因此魅力無窮。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