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盤點丨2018年12月,華語音樂發片高光時(下)

十二月是華語唱片的傳統發片高光時,寂寂的樂壇新老面孔湧動,提醒人他們走到了哪裡。

和Indie領域男性音樂人佔絕對多數的狀況相反,流行音樂界仍活躍的中生代裡女歌手佔了優勢。林憶蓮、陳綺貞、蔡依林、蔡健雅、王心凌們集中發片,觀看她們的成長軌跡總與個人回憶有關,視角和標準亦會發生偏轉。

陳奕迅和巡演團隊the dua band的《L。O。V。E》大合影裡赫然酷酷的盧凱彤,仍難以接受她已驟然離世。麥浚龍和謝安琪的《The Album Part One》用音樂講述一對伴侶的長長一生,Juno在探索短歌能承載的訊息量有幾何。五條人的《故事會》實體專輯已出,平臺仍未上線。他們也想講更立體的故事,但音樂一起首先令人沉浸在舊日快樂裡。一位非常年輕的rapper叫PO8,他的EP《驚堂木》大量民族元素的取樣與音樂的流動方向貼合無間,詞無冗贅,耳目清涼。

盤點丨2018年12月,華語音樂發片高光時(下)

麥浚龍/謝安琪《The Album Part One》

這幾年聽麥浚龍,總會想到幾個問題:音樂的“創新”非要從新式的音樂型別著手嗎?港樂的衰微除去經濟重心轉移的緣故,它細膩幽微的音樂真的不再有吸引力了嗎?國人歷來聽音樂重詞意的傳統,被當作陋習掃進塵埃可惜嗎?

拍《風林火山》最後兩場戲的時候,麥浚龍又創造了兩個新角色:董折及浦銘心。《The Album Part One》是這對愛侶故事的第一部分,故事從他們17歲相愛生子成為大學裡最耀眼(刺眼)的一對,漸為生活所逼像困獸噬咬對方,暫時講到二人脫婚重獲自由為止。林夕和黃偉文分工各半,執筆刺探男女主角的內心深處。最末一曲由周耀輝來收,兩彎脊椎半生記憶,故事未完待續。

Juno走的路與眾不同。澤日生、王雙駿、雷頌德等人的曲及編曲都是最地道的港樂,意味著與粵語詞句貼合無間。語言再往前走,自然走到音樂。他們無意加入各種流行元素,以隱而不露的方式幫助這個音樂故事誕生。

當然Juno的聲線掣肘也決定了複雜編曲會讓局面變糟糕。像演戲,他不用演到完美,但求演到真實。似有若無但對的編曲讓這張碟聽起來像靈光乍現的demo,Juno和謝安琪扮演的角色如同投影儀召喚的幽靈,半生過場都在眼前。

這是音樂的另一條路。除了Juno,還有沒有人要走走看?把詞人們從過分執念的“我”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做小說家看向社會及人心暗面,讓音樂除了好聽亦重獲敲擊心靈的功用,可好?

盤點丨2018年12月,華語音樂發片高光時(下)

陳奕迅Eason and the

Duo Band

《L。O。V。E》

《L。O。V。E》很像一卷答案,答了當年《然後怎樣》的問:“完成了所謂的理想/放縱了情緒的犯濫/汗都流乾/天都微亮/然後怎樣”。

The Duo Band是陳奕迅2010年《DUO》巡演的現場樂隊,兩年66場演出後大家四散,但兩年的友誼像湖中星星一直在諸位記憶深處靜候打撈。

未聽碟前,疑它有拼湊之嫌。創作方式是樂隊成員們各自創作,大部分成員只作曲(岑寧兒、盧凱彤除外),由陳詠謙作詞,文案定義的是“…11首作品來自13個人的故事”。

但整體性竟然很好,陳奕迅唱的是友誼,背後是時間。《破壞王》和《蠢》甘居下流反而更接近真意,《與你常在》和《可一可再》是淌入中年後回望年輕血氣的脈脈溫情,整張作品遵循時間及心路歷程徐行。

尤其動人的是沸騰和沉澱之間的兩首作品,盧凱彤的《海里睡人》和蘇德華/陳詠謙的《敬菸》。《海里睡人》,笛聲(或簫?)和女聲和音蕩蕩然,“笑在知道不永久/幸福感覺卻不朽”,平日如沉睡,在路上是短暫甦醒。寫歌的人當時也在痛苦中罷,感受到的快樂一定如電流通髓。“若能再重來/也不必重來”,淬鍊出的瀟灑更瀟灑。

《敬菸》先用電吉他編織亮晶晶蛛絲。敬一支菸,敬老友,敬對手,敬風雨得失,最緊要敬年輕的朋友:“我得與失也比你多/喝飽風雨/潮汐不漲亦不退/活不出意思”。代代皆如此,厚重的內容由Eason用最充沛的聲在和聲的浪裡揮灑成漫天的雨。

不是隻有愛情才驚心動魄。溫正的情感不無聊,一旦襯上時間的佈景,一樣浪奔浪流。

盤點丨2018年12月,華語音樂發片高光時(下)

朱七《書名號》

《書名號》是一張父母輩會喜歡的專輯。製作人王治平為它披上1990年代的柔紗外衣,映著《夢裡水鄉》和臺灣老歌的影子。

因為太過明顯的年代感,《書名號》的親切裡有讓人想回避的歲月塵埃味。

但朱七的創作本身又是一件很意思的事。他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為說書先生的那些書做筆記,西遊紅樓水滸西廂梁祝……,他未曾想過顛覆或結構歷史,只是在現代生活的碎餘時潛入歷史的河流,試著理解那些真真假假的人物,勾勒他們,審視他們的命運,與他們面對面地真誠問好。

兼有現代生活的感悟,觀影讀書筆記。《書名號》是書生安放“多餘”思考的地方,以現時通用的標準來度量,它的確頗多不足,除了編曲太老,還有人聲表現力欠佳(尤其和交響樂相遇時),歌曲太過冗贅等短板。但它至少是沉澱和用心之作,如能順抵目標人群,帶來的快意必定持久。

盤點丨2018年12月,華語音樂發片高光時(下)

蘇運瑩《幻》

沒人會不喜歡蘇運瑩吧。她張口就有自己的聲音,放在都市語境中尤其獨特。黎族少女、山海之民來到城市,學習現代音樂之後依然柔軟天真。

《幻》的明快爽朗現在少見。她的音樂天賦和人格天賦是重疊的,唱歌的那個人雖然生活在都市,卻令人想起宮崎駿《百變狸貓》裡胖乎乎的可愛動物們,用幻術化身為人辛勞一日後奔向山林海邊,襯衫領帶皮帶扔得漫天飛,嬉鬧翻滾著加入狸貓的夜之狂歡。

《幻》裡有兩類歌:暖暖軟軟的小民謠,以及用鼓點、拍手聲等節奏編織的異想空間。此時的蘇運瑩最像蘇運瑩,她把音符和漢語打散在空中隨意採擷,在失控邊緣跳舞的驚異與她全然放鬆的狀態形成張力。她給你一個幻想空間,想象一種更本能、更健壯的生活可能。

盤點丨2018年12月,華語音樂發片高光時(下)

艾怡良《垂直活著,水平留戀著。》

艾怡良有實力,沒人否認這一點。臺前幕後皆出色的流行歌手不太多,2017年的金曲獎封后(最佳國語女歌手)既展示組委會對新鮮血液的歡迎,也是對她創作力的嘉獎。

但艾怡良和市場之間的那道鴻溝,真的只是因為歌曲流傳度(曲不好唱、詞不好懂、R&B色彩在華語市場接受度不高)的緣故嗎?也不全然。

《垂直活著,水平留戀著。》製作精良,且漸入佳境,末兩首《夜晚出生的孩子》和《Forever》像深呼吸一樣讓人舒服,《夜》中緩緩升起的小號聲和若隱若現的吟唱是整張專輯最具神性的時刻。艾怡良犀利而帶有神秘色彩的寫作與質感豐厚的歌聲在這首歌裡達到和諧,一切都剛剛好。

但很多歌缺乏的正是這種平衡之美,詞常絢麗多過內容。曲和唱有她希望走出成人抒情舒適區的努力,但聽起來就像每個選秀節目都會有的歐風女歌手,連精心打磨的歌詞亦遭削弱。

她在歌裡反覆搜尋質疑又確認的“自己”,與緊繃又華麗的唱腔就像兩張截然不同的面孔,都沒有問題,但合二為一難免彆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