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文|令狐伯光

好萊塢科幻大片《沙丘》正式在中國上映,但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並不算好。上映首日票房沒有破億,而且這個排片數量並不少了,可是票房上沒有戰勝已經上映大半個月的《長津湖》。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最關鍵的是,哪怕是《沙丘》和科幻粉絲在電影上映之前,都紛紛不看好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而且我們在這部電影的任何網路討論下面,什麼科技那麼發達還用刀砍太假了,什麼“太空歌劇”就是披著科幻皮的西方歷史文化片等等。

特別是現在提到這些西方經典科幻,劉慈欣的《三體》更是經常被提及的作品。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如果要我個人評價的話:

劉慈欣的《三體》單論軟硬科幻地結合,其實是比《沙丘》《基地》要更好看的。原因則是這三本書壓根不是在一個時代,劉慈欣是站在《沙丘》《基地》,阿西莫夫、克拉克等西方科幻作家的肩膀上的。

這個倒不是伯光君端水,而是事實如此。評價作家和他們的作品應該站在他們所處在的歷史環境中去思考,絕不能以今天的目前去評價。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阿西莫夫的《基地》和《沙丘》在西方科幻界,甚至全世界科幻界的影響是很大的,關於它們到底好在哪裡,之前美劇《基地》開播,再到《沙丘》上映前後我個人已經寫過很多稿子分析了。

《基地》和《沙丘》是誕生了大半個世紀過後(《基地》1951年,《沙丘》1965年)才開始有頂級投資拍攝的影視劇集,原因是原著太難拍了。中國觀眾對於它們的認知度是很低的,還不如受到它們深刻影響的《星球大戰》。

《星球大戰》系列對於全世界的科幻流行文化影響也是巨大的,但它與《基地》《沙丘》在中國都談不上多麼的火爆。

《星球大戰》的偉大與在中國市場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就是《沙丘》和《基地》在中國的遭遇的一個縮影。

記住這個前提:

喬治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首部電影誕生時間是1977年。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星球大戰》對於全世界科幻文化的影響,基本就是《沙丘》和《基地》對於全世界科幻文化的影響,甚至後者比前者的影響要大得多。

我們今天看《星球大戰》《沙丘》《基地》的基礎世界觀設定,科學技術的設定根本就經不起推敲,離“科幻”還有一定距離,這三部作品都是非常經典的“太空歌劇”,但上面說過,評價任何作品都不能脫離時代。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在西方《星球大戰新希望》上映的時候正好是70後一代的童年,《基地》《沙丘》就是上一代,自然給他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童年印象,現在他們這一代人長大成人,成為社會中流,自然《星球大戰》也就成了一代經典。

而《星球大戰》誕生時期是“冷戰”高潮階段拍攝的美國電影,不可避免地帶上了當時的意識形態,雖然並沒有刻意表現,但你看反派西斯武士的光劍全都是紅色的,正派絕地武士一水兒的藍綠色,這種顏色對立一直到《紅警》都很明顯。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然後是再到都不是秘密的二戰“德國法西斯”的帝國設定,帝國的飛船和叛軍的X翼鈦戰機,一眼就知道那邊是好人。直到90年代末拍《星戰前傳》三部曲的時候,才開始模糊這種對立,時代氛圍也變了。

具體到《基地》和《沙丘》兩部作品上來,

他們誕生的背景是二戰剛結束,當時西方經過文藝復興,一二次工業革命,一二戰後第迎來第三工業革命時期。當時西方是世界最強一級(唯一能競爭的是“蘇聯”)。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當時是科學又一次大爆炸的巔峰,西方文明發展的又一波巔峰。

實際上,這兩本書都有著強烈的以當時科學知識為架構,輔以西方歷史、文明文化核心的那一套,阿西莫夫自己都承認是《基地》是“羅馬帝國衰亡史”,而《沙丘》是西方莎士比亞經典戲劇“王子復仇記”。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核心基本就是這套東西,再夾雜西方流行文化作品裡常見的血統論,宗教文化等等。

這些科幻作品的強大與影響力,也和當時西方文明和科學技術的強大和影響力一樣。西方文明文化包裹著科學技術傳播到全世界,直到今天全世界各行各業都深刻受到這種“科學技術結合文明文化”的影響。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這個都不止是科幻文化了,流行文化和各行各業可以說都是一樣的。

我們再回到《星球大戰》上,同樣都是70後,歐美觀眾有童年回憶的美好濾鏡,而中國的70後很難有這種感動,如果給00後看呢?抱歉《星球大戰》未必比《奧特曼》更有吸引力,因為《奧特曼》是80後,90後的童年啊。

最後,《星球大戰》現在其實並沒有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那麼不堪了,作為一個IP,一個宇宙,它是有大量的衍生作品的,只不過由於語言的隔閡,中國人很難去更多的瞭解,所以《星球大戰》對中國人來說是設定稀奇古怪的電影。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最後就是狗尾續貂的幾部續集電影,再到感覺全世界都深受影響的衍生流行文化而已。

這個《基地》《沙丘》由於之前沒有成功的影視流行文化作品,所以在流行文化衍生作品上面大家並不是太過熟悉,比如大家看到光劍都知道是《星球大戰》,它更多的是在西方強勢文明,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文學,文化影響等層面。

《沙丘》和《基地》被《三體》吊打了?劉慈欣很偉大、但不是神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一開始說過,如果單純從硬科幻,軟科幻,再到社會,歷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去衡量。《三體》肯定比《基地》《沙丘》好看,因為劉慈欣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同時避免了前輩的一些缺點。

《三體》為什麼不遜色《基地》《沙丘》?劉慈欣為什麼又是中國科幻第一人呢?

我個人覺得如果從時代背景出發,劉慈欣是2000年前後這半個世紀中國最獨特的一個作家,

港臺把時間往前推就是金庸古龍這種學習西方現代思想哲學,嫁接中國傳統文化的通俗文學(金庸學的大仲馬,古龍學的偵探小說),再往前往還有一個《蜀山劍俠傳》的還珠樓主也是一樣。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比劉慈欣稍早80年代內地的

莫言,閻連科,陳忠實等等作家,要麼學的拉美魔幻現實主義, 要麼學的就是現實主義。最終形成了中國嚴肅文學,或者說傷痕文學的高峰,莫言還拿了一個諾貝爾獎。

劉慈欣學的嘛——

他自己都說學的就是克拉克等早他30年的西方科幻作家,可能是得益於理工科的背景,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在文化核心的表達上面,和那個時代“傷痕文學”為主流的文學圈,放在今天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因為80,90年代中國內地文學是“傷痕文學”的高峰,到處都在反思。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又紅又專”,比如《地球大炮》《中國2185》,後面的《球狀閃電》從核心上來講也是一部又紅又專的作品。

《三體》的視角不但超越了中國達到整個人類的角度,還是一本非常徹底的人類政治,人文和科學知識相關的小說。而且還是集人性,政治寓言,歷史文化結合的集大成者,不是傳統小說只寫某一部分人的人性和政治帶來的故事。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這個系列是將整個國家社會,乃至整個人類,還上升到透過外星人實現了不同的極端化人性、政治、環境的各種社會模式,在這些不同的人、社會、文明之間的碰撞,而帶來了一個宏大的“衝突”。

《三體》的故事情節是各種“衝突”,各種“對立的衝突”。三體人和地球人之間的衝突;隱藏的質子和完全被監視的地球之間的衝突;面壁者在隱藏目標和表現行為之間的衝突等等等等……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這才是《三體》真正偉大的原因,哪怕看了《基地》《沙丘》等等西方經典科幻,再看《三體》也依然覺得震撼的原因。《三體》和劉慈欣的作品並不只是一些科幻作品,而是以中國(以及世界)的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和人文社會,最終用科幻文學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宏大的世界。

如果從科幻文化學習繼承這個角度上講,我個人覺得劉慈欣像是克拉克(以西方文化為底的硬科幻),《基地》《沙丘》(以西方歷史文化為載體的軟科幻)的一個結合體,不能說超越就像金庸借西方戲劇寫融會貫通的武俠小說一樣。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金庸的武俠文化對於中國通俗文化的影響,明顯是不輸托爾金《魔戒》對西方奇幻文化的影響的,他們無論是作品還是作家在東西方的地位都相似,沒有高下之分。中國讀者肯定看金庸武俠津津有味,卻未必讀得進去《魔戒》。

《三體》和劉慈欣與《基地》和《沙丘》等西方科幻就是相同的道理。

尾聲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最後,《基地》和《沙丘》從今天看確實有歷史侷限性了。不過,中國觀眾再不喜歡,大家都不得不承認西方同類作品太多,《基地》《沙丘》這種長篇鉅著,還有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遊》

星船傘兵

》《

銀河系公民》《銀翼殺手》等等。

這種對於全世界科幻文化影響深遠,甚至是開創了一個流派的科幻作家。

中國科幻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三體》不夠強,劉慈欣不夠偉大。相反劉慈欣非常的偉大,我相信任何資深科幻迷不會覺得劉慈欣遜色克拉克,阿西莫夫和海因萊因等西方科幻宗師,就像《三體》和《沙丘》《基地》的比較一樣。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問題是,我們只有一個劉慈欣,一個世界頂尖水平的長篇科幻鉅著《三體》。其它中國科幻作家不是不行是真的差了些。劉慈欣畢竟不是神,

一個以業餘時間進行創作的科幻作家,在長達三十餘年的創作歷程中,一以貫之地發展自己青年時代的浪漫幻想與深沉哲思,並實現對其積累創作要素的自由組合,一次又一次嬗變出更加瑰麗的想象。

中國觀眾都希望劉慈欣能寫出下一個《三體》系列,但也明知道不太可能。

《沙丘》和《基地》為什麼偉大?我們看《星球大戰》就知道了

所以,我們現在最希望的是中國科幻全面開花,能夠出現下一個劉慈欣。那種學習,借鑑,最終融合對中國科幻開宗立派的科幻大家,如同下一個中國科幻長篇《三體》一樣,再然後就是中國科幻電影,科幻劇和流行文化的發展。

這樣中國科幻文化一如背後到時中國流行文化一樣,才會徹底崛起輸出到全世界。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