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賈思勰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賈思勰,北魏時期傑出的農業科學家,山東益都人,做過太守,後回到家鄉,親自參加農、牧業生產,對農業科學有著深湛的研究。

在公元533年至544年的十多年時間裡,賈思勰將他多年積累的豐富的農業科學知識,認真加以整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了一部內容豐富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這部書不僅總結了農業科學技術上的成就,也反映了作者尊法反儒的思想。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賈思勰生活在北方社會經濟開始恢復的北魏時期。北方黃河流域一帶,自從西晉末年以後,長期處於戰亂狀態,經濟和文化都遭到嚴重的破壞。北魏孝文帝繼位之後,為了緩和當時的矛盾,實行了均田制。均田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回覆和發展。但如何發展農業,仍舊是當時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些情況,對賈思勰思想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他繼承了法家重農的思想,在《齊民要術》序言的一開頭就說:“蓋神農為耒耜,以利天下。堯命四子,敬授民時。舜命后稷,食為政首。”

“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一個國家是不是強盛,主要在於對農業生產的發展重視與否。農業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基礎。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賈思勰在序言中,引用了管子的一段話,“一農不耕,民有飢者,一女不織,民有寒者”,同時批駁了孔子“耕也,餒在其中矣”這種輕視農業生產的言論。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他在批判儒家輕農思想的同時,大量引用了李悝、商鞅、晁錯、桑弘羊等法家的言論和事蹟,歌頌了法家重視農耕的路線。

“田者不強,囷倉不盈;將相不強,功烈不成。”

他稱讚晁錯等人的“貴五穀而賤金玉”的論述,他讚揚桑弘羊的“均輸法”是“益國利民,不朽之術”。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他的農業科學知識的來源和寫作《齊民要術》所遵循的原則,是“今採捃(收集)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起自耕農,終於醯、醢(釀造、醃製之法),資生之業,靡不畢書。”他把群眾的經驗加以總結,上升為比較系統的理論。

《齊民要術》是一部完整的、有系統的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著作。全書共分十卷,九十二篇,正文七萬字,註釋四萬字。其中參考和引用的古書有一百五、六十種,採用的歌謠和民間諺語有三十多條。

內容豐富,涉及範圍廣,從耕種操作到制醋造醬,凡是農業生產以及與農民生活相關的事,都有詳細的記載。包括農藝、園藝、林木、畜牧、養魚和農產品製造及其他農業、手工業等。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在這部農業著作中,賈思勰在農業上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和帶規律性的認識。

他總結耕種時說:“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耕種要不誤農時,要因地種植。

他提出,在種地時要精耕細作,“初耕欲深,轉地欲淺”,“秋耕欲深,春、夏欲淺”。

他提出,恢復土地肥力,實行

輪作法

,若連種穀子,“則莠多而收薄矣”。

他還提出密植和套作法,重視種籽品種和效能。

賈思勰的這些思想,經過現在科學實踐證明,大多數都是正確的,他對中國古代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這部“農業百科全書”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李春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華北四寶”: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其中建築年代最久、實用價值最大、科學成就最高的,就是趙州橋。

在河北趙州(今趙縣)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條由西往東的大河,洨河。在古代,洨河的流量隨著季節變化,差別很大,每年夏秋兩季降水量大,給兩岸居民和來往行人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於是,能夠“舟楫航行其下,人馬車輿透過其上”的安濟橋誕生了。安濟橋,即趙州橋,由於全部用石料建成,又稱大石橋。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趙州橋由隋代一位普通的橋工-李春設計修建。但李春的生平事蹟,在“正史”裡沒有記載。後人之所以知道他的名字,主要因為歷代整修大橋時所寫的橋銘。

唐代開元十三年,《安濟橋銘》記載:“趙州洨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明代嘉靖四十三年,《重修大石橋記》記載:“ 趙州橋‘隋大業間石工李春所造。”

等等。

這些簡略文字,只能告訴後人們李春是隋代大業年間的一位石匠。他生活的時代,是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時代。隋代統一之後,消除了割據和戰爭狀態,推動了社會的發展。隨著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客觀上要求擴大交通和運輸,以便交流。而趙州是南北交通要道,城鄉物資交流頻繁,運輸量很大,需要修建一座既牢固又便於行船的橋樑。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一千多年來,趙州橋巍然屹立在洨河之上,它是我國和世界上儲存完好的一座最古老的

石拱橋

趙州橋全長五十點八二公尺,寬九點六公尺,橋上有三股道,中間走車馬,兩旁走行人。

李春注意到趙州橋地處洨河下游,每年夏秋兩季水勢大,為了保證河道暢通,防止阻塞成災,他改變了在河心拋石築墩的傳統形式,創造性地運用了

單拱長跨度

的方法。 趙州橋大拱的淨跨度長達三十七點四公尺,跨度雖大,可拱高只有七點二三公尺,因此橋面坡度平緩,有利於交通和運輸。這種平拱形式,跨度和高度之間的比例只有五比一左右。

在大拱的兩肩上,又各有兩個小拱,使得整個橋型顯得均衡對稱,佈局極為規整。

這種拱上加拱的“

敞肩拱

”的橋型,歐洲的賽雷橋比趙州橋晚了七百年。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全橋由二十八道拱圈,採取

縱向並列砌置

的辦法組成。每一道拱圈都能獨立存在,施工時可以一道一道地砌築,使橋面逐漸加寬,還可區域性修補,不至影響整個橋身的安全。

每一塊拱圈都是由四十三塊拱石組成,每塊重約一噸。為了加強拱圈之間的聯絡,使用九道鐵梁橫貫於拱背之上,為了加強縱的聯絡,使用了腰鐵嵌入拱石之間,使整個大橋形成一個整體,牢固耐久。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橋面兩側石欄杆上還有很多精湛的古典雕刻。石欄杆的全部構件,如欄板、望柱等都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現存欄板中屬於隋代原物的有雕龍欄板和斗子卷葉欄板,刀法蒼勁古樸,佈局變化多端。其中雕龍欄板,刻有各種式樣的奔龍、交龍和絞龍。

望柱則有雕龍望柱、竹節望柱和獅子頭望柱,雕工精細。

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給後人們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在這個基礎上,又發明了雙曲拱橋,翻開了中國橋樑建築史的新篇章。南京長江大橋的公路引橋就是採用了雙曲拱橋的形式。

孫思邈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孫思邈,我國隋唐時期一位傑出的醫學家,出身於京兆華源(今陝西耀縣)一個貧苦的家庭。他留下的《備急千金藥方》和《千金翼方》,在我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孫思邈行醫的年代,是隋末唐初經濟、文化發展的時期。當時一些士大夫輕視醫術,認為當醫生是“下流”,熱衷於教育子弟攻讀“經文”,渴望從中得到一官半職。而孫思邈卻志在學醫,拒絕了“國子博士”、“爵位”、“諫議大夫”的高官厚祿,寧願給窮苦人民治病。

他主張以治病為重,排除一切困難去盡心搶救,對待病人不應“瞻前顧後,自慮吉凶”。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孫思邈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醫學家,他不崇拜“醫聖人”的偶像,反對“各承家伎,始終循舊”的保守思想,敢於對那些不載於古代醫典的“後世臆度之說”、“後世偏雜之法”,加以研究和總結,並編錄到他的書裡。

他的醫學實踐和理論,突破了過去的《黃帝內經》和《神農本草經》的舊框架,使醫道“至唐而一變”。

“讀書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便謂天下無方可用”,他指出了臨床經驗比書本知識更豐富更重要。同時,他也沒有忽視學習前人的醫學成果,“白首之年,未嘗釋卷”。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孫思邈對他多年醫療實踐積累的經驗,從生理、病理、治療、藥物、方劑等基礎理論,及內、外、婦、兒、針灸、按摩等各科,全面地進行了總結。公元652年,他寫成了第一部著作《備急千金藥方》。全書共三十卷,總編二百三十二門,合方論五千三百首,其中包括“髒脈之論、針灸之法,脈證之辨,食治之宜;先婦女而次嬰孩,先腳氣而後中風、癰疽、水腫;七竅之病,五石之毒,備急之方,養生之術”等各方面。

三十年後,他在《備急千金藥方》的基礎上,又寫成了《千金翼方》。

孫思邈的醫學成就,集中體現在這兩本著作中。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在婦科兒科上的貢獻:他是醫學上建立婦科最早的一個人,他鑑於婦女有胎、產、經、帶、前陰、乳疾等特殊病症,主張婦女單獨立科。在“婦人方”之後,他還詳細地論述了小兒的各種疾病。他對婦科、兒科的研究,給後來婦科和兒科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醫療學上的貢獻:針對當時醫療上存在的問題,他提出綜合治療的方法。他指出:“當今醫者,各承一業,未能綜練眾方,所以救療多不全濟,或偏功針刺,或有偏解灸方,或有惟行藥餌。”他提出:“良醫之道,必先診脈處方,次即針灸,內外相扶,病必當愈。”

在藥物學上的貢獻:他經常上山採藥,並從中總結出一些特效藥的用途。他特別強調採藥的時節和處理方法,指出採藥如果不按時節,處理上不分陰乾曬乾,結果就會“雖有藥名,終無藥實”,同朽木無異。

在方劑學上的貢獻:指出如果醫生不熟悉藥物的特性,配藥時不分主次、輕重,及藥物間的相反、相殺的各種關係,而是隨意雜湊成方,非但不能治病,還會使病加重。

其他方面的貢獻:在“備急”中,對突發的“猝死”、“縊死”、“凍死”以及蟲獸、火燒等傷,都編入了方劑,備作急救之用。

孫思邈逝世之後,被人們尊稱為“藥王”,他常去採藥的五臺山,被稱為“藥王山”。

張遂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張遂(公元683-公元727),又名一行,唐朝魏州昌樂(今河南南樂縣)人,著名的天文學家。

張遂生活在經濟、文化蓬勃發展的盛唐時代。社會經濟文化的繁榮,為天文、曆法、數學等自然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並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從小就博覽群書,最感興趣的是天文學和數學,在青年時期就已成為一位以學識淵博著名的學者。武三思為了博取“禮賢下士”的美名,想與張遂交朋友。張遂不願接受,又怕受到迫害,逃亡河南嵩山,出家為僧,名一行。

唐玄宗即位後,聘請學者充當御用顧問。張遂隨同叔父到長安,充當了唐玄宗的天文學顧問。

在長安的十年裡,他埋頭於天文的觀測和曆法的改革。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開元年間,唐玄宗命張遂主持修訂新的歷法。在修訂曆法的過程中,為了測量日、月、星辰在軌道上的位置和運動的情況,張遂和一位天文儀器製造家梁令瓚及工匠們共同製成觀測天象的

渾天銅儀和黃道遊儀

渾天銅儀結構複雜,是在渾天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製成。它用水力運轉。這個水運渾天儀上具列星宿,注水衝動輪子,每晝夜自轉一週,使它和天象相符合。另設有兩個木人,一個每刻擊鼓,一個每辰敲鐘,都能按時自動。方法精巧,運用靈活。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古代天文學家認為日、月繞地而行。“黃道”指太陽執行的軌道。“白道”指月亮執行的軌道。黃道遊儀就是用來觀測日、月、星辰的位置和運動情況的一種天文儀器。用它來觀測天象,可以直接測量出日、月、星辰在軌道上的座標位置。

張遂用這些儀器,重新測定了一百五十餘顆恆星的位置,多次測量了二十八星宿距天體北極的度數,發現了

恆星移動

的現象。

張遂推斷,恆星本身在天體上的位置,是不斷移動的,並不像古人所說的恆星永恆不動。張遂是發現恆星運動的第一個中國人。大約一千年後,英國的天文學家哈雷提出了恆星自行的觀點。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在對日、月和二十八星宿等恆星的觀測中,張遂等人,又在全國各地進行測量日影的工作,從地日影的長短,求得天上北極差一度,地上南北差351裡80步,

這是世界上測量子午線長度的開始

用標竿測量日影

,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推算太陽位置和節氣的一項重要測量方法。他們將全國分為二十四個地區進行該地的北極高度和冬至、夏至日影長度的測量。除了用標竿測量外,張遂還設計了名“

復矩圖

”的天文儀器,來測量各地的北極高度。他使用的測量方法,是天文學史上的一次創舉。

張遂最大的成就,是在總結歷代天文曆法成就的基礎上,修訂成當時比較先進的

《大衍曆》

《大衍曆》是一部具有創新精神的歷法,突出的成就在於,它比較正確地掌握了太陽在黃道上執行時速度的變化規律(實際是地球圍繞太陽執行時速度的變化規律)。

《大衍曆》修成的那一年,張遂去世。張遂在天文學上的發明創造,不僅在我國的天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在世界天文學史上也是被公認的著名天文學家。

畢昇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畢昇,生卒年不詳,宋代人,主要活動於慶曆年間。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

布衣,普通的勞動人民。活版,即活字印刷。

蔡倫發明造紙後,用抄寫的方法記載和傳播文化更加普遍。到了東漢末年,出現了用石碑拓印的方法。這種方法並不簡便,卻對唐代盛行的雕版印刷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到了唐代,人們又總結了常用的“印章”和“石刻”的經驗和體會,創造了雕版印刷。到了五代時期,官方正式推廣雕版印刷,組織人員雕刻“五經”。到了宋代,雕版印刷發展到全盛時期。人們選用梨木、棗木雕成書版、刻繪圖畫,然後印成書。

但是,雕版印刷存在一些缺點:耗費精力太大;佔用大量的房舍,不好存放;發現錯別字,沒有改動的餘地等。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畢昇為了彌補雕版印刷的缺欠,經過專研與反覆實驗,創造了活字印刷。

他用帶有粘性膠泥製成薄片,刻成一個個單字,把這些字用火燒堅,以韻目分類的方法排放好,常用的字多刻些。印書時,根據書稿的需要,將活字塊放在一張鐵板上,按照書稿排好,用松脂、蜂蠟和紙灰之類的東西和字塊同時放在鐵範裡,以火燒之,凝固成版型,再用一平板在上面按一下,則字平如砥,便可印刷了。

這種印刷方法,製版迅速,印刷質量好、速度快,印版中若有錯字可以更換,且還可以反覆使用,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元代山東人王禎在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原理的啟發下,創造了木活字印刷術。

明代無錫人華隧,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開始使用銅字印刷。

ps:碼字不易,嚴禁以個人名義轉載於其他平臺,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