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哎呦,您這麼厲害啊?愛上電影這種事都能精確到某一天?

我猜有人看到今天的標題,一定會這麼說。

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對呀,

就像自己的生日一樣

,愛上電影的日子在我這裡確實就可以精確到具體的某一天,也就是12月16日。

因為10年前的今天,電影《讓子彈飛》上映。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如果要找到一部影響我生命的電影,那肯定非《讓子彈飛》莫屬。2010年《讓子彈飛》上映,我和我爸爸、奶奶一起走進影院在大銀幕上看的這部作品。最早的版本電影出片名的時候顯示的是《讓子彈飛一會》,子彈穿過,“一會”去掉,變成《讓子彈飛》,現在網路版本好像去掉了這層設計。

其實在這之前我就挺喜歡電影的,我爸算是個影迷,從小就帶我去電影院看電影。那時候我爸在大連的電影院有朋友,朋友是負責放午夜場電影的。現在除了“零點場”基本不會有這種排片了,但那個年代卻很流行。花個80塊錢的門票,新上映的四五部電影,從晚上10點一直放到第二天早上6點,隨便看。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天堂電影院》截圖

我爸有這層關係,帶我去看午夜場電影自然不花錢。一般排在前面的都會是最熱門的大片,我們看個一兩部就回家睡覺。只是那時候來看午夜場的基本都是小情侶,來電影院自然也不完全是為了“看電影”,卿卿我我之聲不絕於耳。而放眼全大連,可能也就我們這對“奇葩父子”真的是為了看電影而來,混在一群小情侶中間顯得格外獨特。

不過要感謝這段經歷,為我愛上電影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如果說前面都是在蓄力,那麼當看到《讓子彈飛》的時候那種力量就是全面地爆發了。我太愛這部電影,愛到當時就被這部電影震撼到目瞪口呆,在看完之後的好多天仍然拔不出來,久久陷在回味當中。

為什麼愛《讓子彈飛》?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一是它顛覆了我對電影講故事方式的認知。那個時候我還不算什麼影迷,看的基本都是院線電影,至少在我當時的認知範圍內,《讓子彈飛》講故事的方式和節奏是前所未見的。高密度的臺詞、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還有一些似懂非懂的隱喻,這些使得我在觀影的過程中必須高度集中,進而擁有了極強的代入感。《讓子彈飛》署名的編劇共有6位,再加上馬識途《盜官記》精妙的故事作為底子,人多力量大攢出的這個本子確實為《讓子彈飛》的成功鋪好了道路。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二是姜文強大的個人魅力。我想很難有人會不喜歡姜文,尤其是《讓子彈飛》中的姜文,以及《一步之遙》之前的姜文作品。我記得有好長一段時間,我的QQ頭像都設定成了張牧之的劇照。我們愛張牧之,或者說愛姜文,可能就是因為他活出了一種我們嚮往——不能且不敢活出的樣子。當然隨著這些年他的一些新作面世,我和他本人見過聊過之後,這種光環有些褪去,但刻在少年記憶中的影子永遠是最深刻且難忘的。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三是那個年代最後的輝煌。《讓子彈飛》算是21世紀00年代最後上映的那一批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進入到10年代之後,很多電影的感覺和韻味都變了。電影之間的壁壘分的越來越清,有的就是極端商業,怎麼有營銷點,怎麼賺錢就怎麼拍;有的就是極端藝術,完全不顧觀眾的感受,沉醉於自我陶醉的表達中。但00年代很多電影並不是這樣的,

那時候很多電影可以做到商業與藝術價值兼具

,(最終達到了6。76億的票房成績),而《讓子彈飛》就是這一型別電影的餘暉。

當然,我覺得對我而言,《讓子彈飛》還有一層價值。因為喜歡這部電影,我想更深入地去了解這部電影背後的故事,而當中的一些橋段和細節沒完全看懂,希望找到一些專業人士寫的評論文章,來幫我開解一下。在網路上搜索,很偶然地看到了一個叫“豆瓣”的網站,上面有很多精彩的影評,我也抱著學習的態度,註冊了一個賬號,並在《讓子彈飛》的頁面釋出了自己寫的第一條短評。

這些年我堅持在豆瓣上輸出影評,逐漸被一些影迷朋友認識,後來更是透過這個在北京找到了關於電影的工作,辭職做自媒體和觀影團。直到今天,寫下這篇文章,可以發給正在手機那一端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看。這麼一算,如果那時候沒有看到《讓子彈飛》,我此刻人在哪裡,做些什麼可能都是未知的。

命運確實是比電影更加戲劇化的存在。

到今天,我愛上電影正好十年了

對於這樣獨特的電影,我覺得與其寫一篇中規中矩的影評,還不如聊聊我與它之間的故事。寫了這麼多的電影紀念文章,今天這部電影,今天這個日子,最值得紀念。

可能我懷念的不僅是《讓子彈飛》,還有那10年前的時光吧。

可能接下來終我一生,都不會再有那驚豔至極的時刻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