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文/趣談歷史點滴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老祖宗流傳下來許多俗語在現代生活中依舊可以聽到,就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俗語現在常被情侶之間用來表達思念對方的意思,那這句俗語當中的“三秋”究竟是多久呢?民間各種說法都有,今天讓小編來給你們說一下正解。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首先,我們來看看“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俗語的出處。這句俗語出自《詩經·采葛》,既說是出自,但其實和原句有改動了一個字,《詩經·采葛》中的原句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雖然改動了一個字,但是兩句表達的意思都相同。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許多人都將這句俗語中的“三秋”理解成三年,其實這種理解方法也不完全是沒有道理的。古代社會是以農業中的耕種為重中之重,穀類的農作物一般都是一年一熟。而且又是在每年的秋天收割,所以古代人也常把一秋比作一年。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比如古時候“今秋”的意思並不是指今年秋天,而指的是今年。如果按這個意思來理解,那“三秋”確實可以解釋為三年。除了“三年”的理解之外,也有人把這句俗語中的“三秋”理解為三個月,其實真正的“三秋”指的不是三年,也不是三個月。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按照《詩經·采葛》的全文來看,“三秋”應該指的是三季,也就是九個月。

《詩經·國風·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文中提到了三種植物葛藤、蒿香和蒼艾,表達了小夥才剛和姑娘沒分開多久,就開始思念她了。“三季”要比“三月”來的長,又比“三年”來的短,因此聯絡上下文來看,用三季來解釋“三秋”最為合適不過。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月,也不是三年

雖然這是一首情詩,但在古代這句俗語卻不止用來形容男女之間的思念之情,也可用來表達師徒和師生之間相互思念的情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