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學不會選擇,你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錢莊老師在北大的一次演講中說的話;

一個懂得選擇的人,在大程度上,是可以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自己想要什麼的。

且選擇之後重要的便是去實踐。

“因為你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你才會真正的要去面對那些需要做決定的時刻”。

誠然,我們的人生中充滿選擇,選擇哪所大學,選擇什麼專業,選擇什麼樣的工作,甚至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

懂得選擇並會去實踐的人,必然更受命運的青睞。

神奇的是,利用心理學知識,便可以培養出懂得選擇的“命運寵兒”。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網路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選擇的基礎,源於自我同一性狀態

每個人都會路遇大大小小諸多十字路口,面對這些路口,是從容選擇還是彷徨無措,這是由自我同一性狀態決定的。

自我同一性這一心理概念,是由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是個體關於自己是誰,要朝哪個方向發展的認識,是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個自我整合。

更直觀來講,自我同一性,就是把自己的需求、情感、能力、目標、價值觀等特質整合為同一的人格框架,讓自己從內到外,保持一致的情感、目標等,擁有自我認同感。

埃裡克森認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對的最大困難就是建立關於自我的同一性。

只有建立了自我的同一性,才能明白自己的價值觀和底線是什麼,明白自己應該為什麼而奮鬥終生。

這個過程,需要不斷探索、選擇、嘗試,而青春期則是形成自我同一性狀態的重要時期。因為12歲到18歲的孩子,面臨著角色同一對

角色混亂的衝突。

這一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的意識,會考慮“我是誰”,角色同一性已經在逐步發展,可是因為孩子的心智並不堅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如來自父母和同學的影響。

所以這一心理發展擁有三個層面:最基本的層面,個人同一性,社會同一性。

防止同一性混亂,也是青少年時期最基本和重要的心理社會任務。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電視劇《小歡喜》中,幾個孩子最終的狀態,都是擁有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狀態的。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歡喜》

林磊兒和喬英子是十分明確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的人,所以他們對未來有堅定的選擇,學習的動力也很強。

方一凡和季楊楊則因為沒有清晰的奮鬥目標,這種迷茫感讓他們對學習也缺乏動力,所以成為我們常說的“學渣”。

但是他們在不斷的探索中,自我認知日益清晰,自我投入便也開始多了起來:

方一凡在無意中發現自己的舞蹈天賦很受人喜歡,在瞭解到藝考之後,毅然決定走上這條自己喜歡的道路。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歡喜》

季楊楊在母親生病後,對自己的人生也進行了重新的規劃,把學醫放在了自己的計劃之內。

於是,這兩個讓老師家長髮愁的“學渣”,在充分的自我投入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所以,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可以遠離迷茫,對未來更具象的認知,進而在當下階段更好的投入所做的事情。

譬如學習!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四種自我同一性狀態

四種不同行為表現

因為自我同一性狀態的不同表現,面對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同一問題,處於不同狀態的孩子便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這就不得不提自我同一性研究的集大成者瑪西亞,瑪西亞從心理動力和心理社會兩個方面考慮,認為青少年會產生四種不同的狀態:

1、對未來十分篤定的狀態:完成型同一性

這是最好的一種狀態,達到這一狀態的孩子,會有堅定、積極的價值觀,他們不僅有明確的目標,還會朝著目標積極努力,性格上也會呈現出果斷、勇敢的特徵。

很多名人均有這樣的特性,比如袁隆平,在當初選擇大學的時候,便對自己的喜好和未來規劃有著清晰的認知。

當時他的父親希望他可以報考南京中山大學,並選擇與政治有關的專業。但是袁隆平堅持了自己的興趣所在,選擇了西南農業大學。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網路

同一性

這一狀態的青少年,往往會把父母或者權威人士的要求和期望作為自己的目標。

就算是面對與自己人生息息相關的抉擇,也很難充分考慮自己的想法,在他們看來,讓父母滿意更為重要。

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人生目標,基本都是以他人意願為主的,可以說,處於這一狀態的青少年,是沒有自己獨立價值判斷的。

成年人中所說的“媽寶”,便處於這一狀態。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網路

3、不停尋找探索方向的狀態:延緩型同一性

這一狀態的青少年,雖然還不知道“我是誰”“我的未來在哪裡”,但卻一直在積極探索,他們會嘗試各種活動,也會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各類資訊,期望從中發現可以引導自己的價值觀。

但因為很難對自己設定的目標作出投入,導致自己所制定的目標看上去與現實不符合,然後無法很好去實現。

在日本版紀錄片《人生七年》中,直樹在很長時間便處於這一狀態,他的理想一直在變化,先是想成為著名的釣魚選手,後來又想成為能幫助到別人又能賺錢的檢察官。

但他一直都無法透過法律考試,最終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去連鎖咖啡店打工。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網路

處於這一狀態的青少年,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但他們並不想去尋找答案。

不思進取,放任迷茫,叛逆不聽話,便是這一狀態青少年的表現形式。

所以,這一狀態是最不成熟的同一性混亂狀態,也是我們極力要讓孩子避開的狀態。

我們還要明白的是,父母的做法,對孩子的自我同一性狀態,有著極大的影響。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父母的做法

決定孩子的自我同一性狀態

教育者必先愛,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不同養育觀念,會為孩子建立起了不同的自我同一性狀態。

完成型

我們常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我們的印象中,似乎這樣的孩子更早擁有自己的意識。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只是更早進入類似成人的生存狀態。

真正更早“找到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清晰認識的孩子,往往擁有懂得尊重、願意放手的父母。

這樣的父母,可以給孩子較為寬鬆的獨立空間,讓孩子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自我探索。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他們會鼓勵孩子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然後和孩子平等的對話。

在父母的鼓勵和引導下,其孩子也能更好地進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投入,從而更早建立起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狀態。

2、與孩子關係過於親密的家長,更容易培養出“早定型同一性”狀態的孩子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曾寫了一段經典的文字: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好的親子關係便是如此,隨著孩子不斷長大,父母便不斷抽身遠離,給孩子足夠的空間。

因為不捨放手,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當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過於親密時,孩子在做事之前,便會把父母的意願放在自己意願之前。

比如在喪偶式育兒中,孩子往往會和媽媽有很深的情感,媽媽也會把自己對於丈夫的情感轉移到孩子的身上。

這便會導致孩子過分看重媽媽的意願和感受,從而讓自己的感受和意願退居二線,停止自我探索。

如果此時媽媽有操縱意識,那孩子更會完全依附於媽媽的決定,哪怕到成年也不敢說“不”。

所以,心理學家們一直都建議爸爸要多參與育兒互動過程當中。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網路

3、對孩子缺乏引導的家長,更容易培養出“延緩型同一性”狀態的孩子

這類父母會給孩子足夠的自由,讓孩子去探索自我,但也是因為他們給的自由太多了,孩子往往會把更多精力用在探索這件事上。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有的孩子“三分鐘熱度”,或者在對未來的規劃中很不“專一”,今天喜歡這樣,明天又喜歡那樣。

而其父母並不會去給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這其實會讓孩子的人生走很多彎路。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也很容易對自我產生懷疑。

處於彌亂型同一性狀態的孩子,往往擁有冷漠的父母,他們可能對孩子的成長不甚關心,也可能總是拒絕孩子的請求,這些均讓孩子感受不到被愛,對父母也不能產生認同感。

《原生家庭: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動力》中說:

“我們之所以達不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自我統一程度,通常是由於對自我的不接受。而對自我的不接受,通常又是源於對父母的不接受。”

當孩子對父母不認同的時候,便很難聽從他們的建議,更不會去從他們身上學習什麼。所以這類孩子看上去很叛逆。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圖片來源:網路

所以,很多小時候忙於自己事業的家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很難和孩子有很好的溝通,就在於孩子的同一性狀態的建立不夠成熟。

如果你發現孩子處於這一狀態,不要一味去打罵責備,這時候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重視,感受到愛,然後給予自由和引導。

當然,我們還要明確一點,那就是自我同一性狀態是一種動態的狀態,且它需要我們用一生來進行。

所以,幫助建立良好的自我同一性狀態,最好的時間就是當下,並且是終生任務。

青春期的迷茫、叛逆,焦慮、抑鬱,原來與“自我同一性”有關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