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玩了十幾年音箱,也認識好多朋友,沒事就去試聽。這次認識個新朋友張先生,他用的箱子是新入的歌劇二號,系統簡潔,但聲音卻很不錯。今天我就把去張先生家試聽的過程跟大家分享下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寬敞明亮,空間舒適自在

走進張先生的家,張先生熱情地招呼,以往走訪一些藏身老舊小區的音響店,因為這些傳統長排的閩式建築,雖然店面深,卻面寬不足;張先生的家比較寬,即便橫向擺設,也相當寬敞。還可利用約略置中的沙發,將空間區分為前後兩個半部,在沙發後方設定了吧檯,坐在那裡看書、喝咖啡,聊天,在聽著後頭傳來的音樂,真是享受。張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生活,就是要愜意、要快樂,人生,就是要懂得好好享受。何以見得他是這樣的人呢?就從那咖啡,便能嚐出他這個人。我喝了一口他用塞風壺煮出的咖啡,那湯液清新中帶著綿長尾韻,這正是我喜愛的滋味。還好過馬路前,沒在對面的便利商店買那種僅算得上是帶有咖啡因的黑水。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第一次聽天逸AD66搭歌劇2號

張先生這時走了進來,給我聽的系統是以天逸AD66來推歌劇2號。這個組合相當特別,我印象中還沒遇過有人這樣配。張先生看出我的疑惑,就說:“要推動,那不是問題,要推好,就要花心思配。試過很多擴大機,都讓我不甚滿意,總覺得少了那一點。偶然配上AD66,讓我很驚豔。”張先生邊說,邊坐在沙發中央的皇帝位,看著兩個音箱,查對間距和toe-in角度。雖然這個組合早就擺好、開聲試音過幾回,他還是很龜毛地調東調西,來回跑了好幾趟,每次調整,都是很些微的角度,但即便失之毫釐,對他來講,就是差之千里。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充分表現琴音的光澤感,聲音就有高階味

他這位“臨時DJ”,就先從黑膠唱片放起。第一首曲子是2014年高雄音響展紀念黑膠的A面第一首,也就是理查德史特勞斯的小提奏鳴曲第二樂章,這首曲子本來就美,偏偏錄音版本不多,所以當初南方音響黃裕昌在策劃時,便指定了這首曲子。真是好,有這一張錄音的朋友,真是幸福。此時,我聽見的小提琴琴音,陰暗對比相當鮮明,在音色變化之間,沒有突兀感,顯得相當平滑柔和;演奏到弱音處,那絲絲入扣的琴音,實在叫人神往。鋼琴的共鳴感豐滿,音粒清楚而且帶著漂亮的尾韻。這曲子我是熟的,這個版本我甚是喜愛,黑膠版本比起CD更能顯出聲音的形體和密度,感覺音樂更為實在。這兩年,我若調整唱盤,或是要試聽唱頭放大,甚至試聽訊號線,我總會播上這首曲子。(真怕這曲子的音軌會被我這樣給唱壞)為什麼呢?張先生點出了這曲子的聆賞關鍵:“光澤感。我放這首曲子,就是為了要聽它的光澤感。如果調得好,這錄音裡頭可聽到很美的音樂光澤。”一點沒錯,我剛剛提到那個音色的陰暗對比,就是一種光澤的呈現。音樂裡的光澤,不僅在於高音,而且,藉由音色變換所透出的的光澤變化,更是音樂或音響能否引人入勝的關鍵。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這首曲子不過8分鐘,頭幾分鐘,只見張先生在座位區與唱盤間來回跑了好幾回,幹嘛呢?調針壓。針壓下的對,音樂才好聽。下太重,聲音會太厚,甚至顯得笨笨的,下太輕,恐怕聲音缺乏重量和密度,而且還可能影響循軌。該多重,也沒有一個絕對值,用家要自己根據現場聽感、並根據各人喜好來調整。所以,模擬器材真的很難寫聲音,因為任何一點點的更動,聲音都不一樣。張先生就是這樣,每一片唱片的厚度不同,因此,在讀取時,唱臂下壓的角度也會有極些微的差異,這就影響了針壓。他來回跑動,邊調、邊聽,正是為了這個。跑了幾趟,他終於滿意了,“這樣才對,這樣的光澤感才出的來,還能維持足夠的聲音密度。”我前面幾行對聲音的描述,就是張先生這樣調出來的。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播放流行音樂,尤富感染力

第二首示範曲目也有意思,放的是魔力紅(Maroon 5)的Songs about Jane,選曲則是“Shiver”。人聲龐大而且溫暖,裡頭那與歌聲如影隨形的鼓聲,既紮實又有重量,但不是那種密度很高的鼓聲,略帶一點點寬鬆感,這樣的鼓聲相當好聽,沒有那種重拳直擊的壓力,也不至於鬆鬆垮垮。樂團只有5個人,但是音樂仍有其層次。就像一塊pizza,看起來似乎餡料都在其中,但製作既然有順序,餡料彼此間就仍有層次。這種流行搖滾,就怕聽了吵,但聽起黑膠,一點都不吵,張先生還刻意開大聲一點,讓音樂佈滿整個空間。“聽黑膠一定要聽嚴肅的古典音樂嗎?我一點不認為,任何音樂,黑膠版本播放起來,就是與CD不一樣,就算放起這種流行音樂,還是很high。不是誰比較好的問題,是不同的味道。”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接著再放人聲,張先生拿出江蕙的“遠走高飛”,放的正是專輯同名曲。二姐甜潤的嗓音,透過黑膠播放,顯得特別圓融滑順,似乎唱出的每個字、每個音,上頭都沾抹了一層蜜,既有甜滋味,又有光澤感。這首曲子比起前一首,配樂更豐富,有木吉他、電吉他、有絃樂團、有打擊樂;聽起來,當然音樂聽來就更有層次感。二姐唱歌時,背後的合音,把二姐的歌聲襯的更立體。後段的幾句口白,就像是她在耳邊絮語一般,幾句話,道出了歌曲裡蘊藏的無奈。但那直敘的口白,字字清楚,細節雖然不被凸顯,但很有實體感,像是真有人在面前說話一樣。我在寫稿時,對比了Apple Music的壓縮格式,雖然經過壓縮的線上版本,似乎在某些地方有更凸出的唇齒細節,但黑膠聽到的歌聲,卻更顯真情流露。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張先生接著又放了Andrea Bocelli早年專輯Romanza,還有Diana Krall唱的“Temptation”。雖然這對聽黑膠的朋友來講,從來不是問題,但我還是要重申,黑膠放出來的音樂,動態、音場、規模、低頻、延伸、活生等音響迷關心的聲音性質,一點都沒少,而且,它還有一點更勝CD之處,就是流暢與自然。

讓人驚豔的吉他重播

這時候,張先生有點事需要出門一趟,讓我自便,這下子,要聽什麼,我就自己來。收拾黑膠唱片時,撇見當中一片“舊金山的週五夜”,這張Al Di Meola、John McLaughlin、Paco De Lucia三位吉他高手聯合競演的現場專輯,向來是音響迷和吉他迷必備的參考唱片。我只有CD,聽過不知幾回了,這份錄音對於細節、速度、動態、高音、音質、音色、舞臺、定位等都是考驗。調整系統之後,播放這張唱片來驗收,如果能夠讓我大聲播放而不嫌吵,還能保有活生的現場畫面,那就表示調整結果是正面的;反之,我就不能好好睡覺了。這回讓我遇到了黑膠版本,當然不能錯過。一聽,就不得了。這張唱片裡有非常鮮活而且犀利的吉他技巧呈現,不會彈吉他的人聽了,會非常渴望學琴,好能像他們一樣快意揮灑;本就會彈吉他的人聽了,恐怕會想封吉他,因為自覺怎麼練都不可能達到那般境界。這張現場演出,錄音直白,充分捕捉了現場的熱情,臺上臺下皆然。我在Rega RP1的黑膠系統上聽見了傳真度很高的吉他演奏,單是第一曲就了不得。聲音的厚度比起CD聽起來要更好,琴箱的共鳴也顯得更豐富一點,聲音略帶溫暖,質地更緻密。這麼熱鬧活脫的演奏,在調教不夠均衡的CD系統上,恐怕顯得不夠耐聽;但此時卻完全不吵不雜,又不會暖、厚過頭,讓音樂失去流動性。相反的,音樂的步伐明確的很。我信,這不僅是因為是黑膠的關係,AD 66穩定的控制力加上柔中帶暖的漂亮音色,也有功勞;至於音箱歌劇2號更是功不可沒。關於這點,我等一下再說。

堅實的鋼琴音,帶著清澈明亮的尾韻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接著我換聽CD。沿著先前聽黑膠時的步調,先從室內樂開始,放的是荷蘭小提琴家Lisa Ferschtman和以色列鋼琴家Inon Barnaton合演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第10號(Challenge, CC72174)。這首樂曲充滿了溫馨且歡欣的氣氛,樂曲怎麼聽怎麼美,與充滿戲劇和感性的第九號“克羅採”完全不同。第一樂章開頭小提琴以震音開始的動機,獲得鋼琴反覆的迴應,兩件樂器就像好友互訴衷情一般對話著,言談之間充滿喜悅和歡愉,或說或笑,生動而活潑。我十分享受這套系統帶來的細膩而委婉的詮釋,小提琴的拉奏細節清晰卻不浮濫誇張,聲線清楚卻沒有分毫乾澀生硬,反之,琴音不但有著一定的厚度和飽滿度,還能維持相當好的光澤感。鋼琴也是美的很,質地堅實,顆粒感夠,高音亮麗,尾韻飄逸。聽到第二樂章,慢版更帶出了豐富而纖細的感情。悠揚而平緩的樂音,娓娓道出,就像是一種對於人世光明面的頌詠。小提琴的長音穩定,透過音響系統聽起來,這個長音會暴露出聲音質感,AD66配 歌劇2的質感真是好,我什麼苛責的話都說不出。難怪張先生會挑這兩臺來搭配。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今天聽的系統是以天逸AD66來推歌劇2號。這個組合並不常見,但張先生卻在多方嘗試搭配下,意外發現這個組合能發出既有能量又有光澤和氣質的好聲音。當天的模擬訊源竟是天逸CD機,便宜的入門訊源,這也是張先生送的另一個巧搭驚喜。

我也有張測試人聲的爵士樂,Cassandra Wilson的“Rendezvous”(Blue Note, 7243 8 55484 2 0),開頭第一首經典名曲“Old Devil Moon”,在Cassandra Wilson唱來,充滿朦朧美。這首曲子經改編後,伴奏部分,雖然維持鋼琴、貝斯、打擊樂的三重奏編制,但是打擊樂卻非常豐富,不僅是尋常的鼓組,還有一些如手鼓、鈴鼓、管鍾等加入其中,而且混音時把這些打擊樂混出一個非常豐富的層次,忽而在左,忽而在右,有前又有後,畫面感十足。我聽見的打擊樂相當活生,聽得那跑來跑去如同月下小精靈的打擊樂,甚是有趣。鋼琴溫潤還有一些黏滯感,但是高音的音粒仍是相當飽滿堅實,同樣帶有漂亮的尾韻。Cassandra Wilson的人聲密度相當好,聲音不會散暈開來,而是有著很好的輪廓感,並不顯厚重,聽起來原本就低沈的嗓音,並非特別濃厚,就讓人聲更為浮凸清晰。先前聽江蕙,她的音調比較高,而且是黑膠,我時在難拿捏得準聲音特性。這時候放的是CD,就沒那麼多變數了,我聽見的Cassandra Wilson聲音確實褪了一點藍,聽來稍微清麗一點。至於貝斯的撥奏,則顯得寬鬆龐大,輪廓感和彈性力道沒那麼搶眼,卻讓樂曲散佈著月夜的迷霧,也是一種風情。、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音樂如此活生,又能如此平衡

接下來的文字,可能有點情緒,但我所聽見的,確實叫我興奮不已,即便寫稿之當下,我要說,那天聽到的聲音似乎仍餘音繚繞;但那僅是“似乎”,真希望能永遠記得那天聽見的。Nils Lofgren的Acoustic Live現場錄音(Vision, VMCD1014),這也是張音響迷熟悉的佳片,錄音真實、活生感十足。還記得我先前講過聽舊金山週五夜的陶醉嗎?此時,我又聽到那美的不得了的吉他演奏,怎麼個美法?真,真極了。聲音要真了,才有資格談美。這時,我聽見的吉他聲音傳真極了,琴箱共鳴豐富,卻不過份,琴音飽滿有密度,卻不過厚,琴音非常活潑,卻又不會吵雜,正所謂不慍不火。我在不同的系統上聽過這曲,就算是千萬系統,播放起吉他,都沒辦法達到這個系統放出來的那樣“像把吉他”。我只能這麼猜,因為歌劇2號的實木設計箱體,配合他家強調的自然發聲理論,不刻意求取以重量和材質控制諧振,這就讓音箱更像件樂器,更像把吉他。

為什麼燒友都喜歡去蹭聽別人的裝置?

這套系統播放紛亂複雜的音樂真的不吵?聽過舊金山的週五夜後,我一直狐疑著。是因為黑膠的圓潤音質幫了忙?還是它確有此本事?我拿了張麻煩的片子出來,吉普賽小提琴家Lakatos的Live from Budapest(DG, 459 642-2),這張同樣是系統均衡感的大考片,如果系統有偏頗,這張唱片,單第一軌就聽不下去了。好,說測就測,就聽第一軌。果然了得,我不知道是功放AD66還是歌劇2號 同軸單元的功勞,我想應該兩者兼有之,這難搞的第一軌,聽起來是這麼輕鬆。熱鬧的場景依舊,激昂火熱的演奏不變,但是聽起來就是這樣好聽,一點不覺得煎熬,我還刻意開大聲,將擴大機音量開到90,這也是我當天試聽開過最大值,但我一點不覺得有壓力。張先生的家二樓的座位離音箱並不遠,至少當天我去的時候是這樣,距離兩音箱的中心,應該不過兩米多一點而已,可是,我在這樣狂飆熱辣的音樂下,並不覺得任何不適。在激烈的合奏下,仍能維持良好的透明度,音樂的層次仍然很好,許多演奏的細節也能浮現,並不隱藏。席間觀眾的鼓掌喝采,聽得相當的“肉感”,什麼意思?您自己拍手就知道了,就是那個聲音。Lakatos的小提琴雖然如閃電般飛舞,仍能聽得琴音圓滑且有厚度,只見他飛馳狂舞,把現場觀眾搞得興奮不止,我也聽得酣暢爽快。

高度的透明,讓音樂與人毫無阻隔

播放大編制管絃樂,這個系統高度的透明,讓音樂廳舞臺清楚地依比例還原在面前。聽Radu Lupu的舒曼鋼琴協奏曲(Decca, 466 383-2),這張錄音出自名錄音師Kenneth Wilkinson之手,錄音均衡、自然,在Decca錄音中,其透明感和響應的均衡可說是控制的最好的一張。因為透明,所以舞臺畫面一覽無遺;因為透明,所以可以清楚看見整個樂團,包括各聲部的分佈;因為透明,所以木管樂器能以穿透而且維持清明的形體。我真要誇歌劇2號的高音表現,它的高音從規格資料看來並不特出,但它的高音是充滿光澤和色澤的,有著明暗反差對比,帶有清新秀麗的氣質。在表現鋼琴的高音,以及鋼琴泛音時,這些好處一顯出來,就要迷死人,難怪歌劇2號自從推出以來,就深獲樂迷喜愛。木管的音色和音質表現也是一絕,舒曼在第一樂章三不五時就讓雙簧管起來唱段旋律,然後叫樂團或其他木管起來對話。雙簧管吹奏時,非常有實體感,就像我在音樂廳,聽到樂團中後方、略靠右的位置,傳來雙簧管的聲音一般。當位於雙簧管左方的單簧管響起時,那定位精準的很,沒有猶豫模糊之處。舒曼到底最擅長的是鋼琴,他寫的鋼琴樂段實在美極了,反倒較少著墨在樂團上,不過在幾處僅見的樂團Tutti,那起落之間相當流暢平順,沒有突兀感。先前在聽黑膠時,我也感覺如此,當初還以為是唱片的關係,現在想想,應該還是系統本身高度的流暢性所致。

特別的搭配,意外的

好聲

這次走訪張先生的家,讓我見識到AD66配歌劇2號的好聲音,我從沒想過這樣配,聽過之後,甚至覺得,此堪列為經典搭配。此外,我也首度遇到價位差距不小的組合,擔負大任的平價訊源,雖然“越級”,卻顯出本事。讓我有種在大聯盟九月季賽裡,看到擴編名單的球員打出好成績一般,這些人原本是在小聯盟,有機會上到大聯盟,無不卯足全力以求表現。實在過癮,總結了自己的感受,詳細發在論壇裡,表示我的喜悅之情,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