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臺灣與HBO合拍的社會寫實題材『我們與惡的距離』,是繼『一把青』和『花甲男孩轉大人』之後最想推薦的臺劇。

看了前四集,想起幾年前震驚臺灣社會的臺北捷運無差別殺人案件,以及幾起幼童遭遇隨機殺害之案。記得當時捷運殺人的新聞一出,立刻開啟電視在各新聞臺之間切換,同時手機也隨時關注FB上實時的言論。

當時連續看了好幾小時,雖然事不關己,內心卻瀰漫著恐慌夾雜著憤怒的焦躁感!那些不斷重複卻無濟於事的新聞畫面與網上成千上萬網民憤慨的留言,在那一刻,將臺灣所有人牢牢拴在了一起。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本劇由『誰先愛上他的』呂蒔媛編劇,題材雖沉重,卻依舊維持出色的節奏把控,多重視角的展現也讓人在觀劇過程中慢慢沉靜下來。

故事的時間點是在無差別殺人案發生的兩年過後,此時的新聞重點只剩下兇手二審死刑定讞。而新聞之外的受害者家屬與加害者家屬,生活看似如常,但其內心深處從未隨時間變小的巨大傷痛彷佛一顆不定時炸彈,只要一觸碰,隨時爆炸!

【失去一個家人等同於失去一個家庭】

劇本著重在描繪受害者家屬及加害者家屬在經歷變故之後的真實處境。賈靜雯飾演的新聞臺主編,在失去兒子之後,變成一個渾身長刺、冷如冰窖之人。

職場上不近人情,生活中與丈夫和女兒的關係更是降至冰點。雖然時間依然繼續在走,但她的人生在兒子死後也跟著嘎然而止。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那些沒有出口的怨恨如同利刃,總在不經意之際戳中她的心口,同時戳向她的家人。明明不是她的錯,卻彷佛全是她的錯!

雖然生命自有其定數,但人總是很難接受突如其來的死別,一不留神,往後的日子便全被陰霾覆蓋。這道無解的人生課題,有人直到人生最後依舊深陷其中。

而加害者的家屬也沒有過得比較好。

平凡老實的父母即便躲到天涯海角也依舊不知道兒子變成殺人魔的真正原因?剩下的女兒就算改了名字、重新踏入社會也撕不掉貼在心底的“殺人魔妹妹”標籤。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想起東野圭吾的小說《信》,成為殺人犯的哥哥入獄服刑後,弟弟在外面卻因為哥哥的緣故備受歧視,為了能好好生活下去,不得不與哥哥斷絕關係。

雖然犯罪的並不是殺人犯的家人,但在群體社會中,“血緣”代表的還包括教育的責任與愛,而這一切都應該以“瞭解”為前提。父母對子女若沒有足夠的瞭解,也只能看到子女的表面。

所以劇里老實的父母才會誤以為安靜躲在房間裡的兒子一直是個乖孩子;手足之間也不是有話聊就等同於瞭解彼此。

雖然並非所有不被家人瞭解的人都會變成殺人犯,我也不認為殺人的鍋應該全家一起背,然而“人性”卻遠比我們的理性認知更為複雜。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一件人神共憤的案件,挑戰的是整個社會的忍耐力與承受力,那根緊繃的理智之弦一但斷裂,壓垮的絕不僅是關在獄中等待死刑的殺人犯!

其實,無論是受害者家屬或是加害者家屬,都是案件裡的最大受害者。失去一個家人等同於失去一個家庭。

關於加害者家屬,也不是殺人犯一句:『不要煩我家人』,就能讓他們置身事外。

雖然連幸福感最高的北歐國家都有殺人魔,但一個真正有愛的家庭或許仍是社會穩固的基礎。

人,也只有對家人懷有真正有愛,才不會自私自利地去做出傷天害理、泯滅人性的事。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人性的陰暗面就像無底黑洞】

劇中吳慷仁飾演專為重大刑案罪犯打官司的人權律師-王赦。人權律師,也是目前臺灣社會備受爭議的一群人。「廢死聯盟」大多由人權律師組成。

劇中並未強調王赦想幫這些重大刑犯逃離死刑,他一心希望透過心理專家與罪犯及其家人的溝通,找出他們從正常人變成反社會人格的真相。

他認為執行死刑並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悲劇,重要的是該如去何預防日後可能發生的悲劇,這才是治本之道。

王赦的出發點或許是對的,但在我看來,這樣的想法太過理想主義。不是每個隨機殺人案件的背後都有深邃的犯罪心理,家人與朋友的不瞭解也未必是罪的誘因。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幾年前看過一部日本電影『腦男』,電影中的那個少女令我印象深刻!

女孩聰明可愛,家境富裕,與父母的感情也極好,成長過程中沒有任何陰影,但她卻長成一個極其陰暗的女孩。對一切無感,只有“殺人”能讓她產生快感!

她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卻對人沒有任何同理心,殺人的原因純粹就是好玩!從那時起,我對人性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雖然大多數人可以透過教育與身邊人的情感付出對人產生善意,但也不能排除那些無論如何對人都抱有深深惡意的人的存在。

人性的陰暗面就像無底黑洞,有時探究不出原因,每樁惡事的背後也未必都有真相。過於理想主義,無私,也會成為傷人的利器。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思覺失調症不等於反社會人格】

劇中,藉由患有精神病隨機殺害兩名幼童的兇手突顯精神病患長期遭社會歧視的問題。從前俗稱的「精神分裂症」,在劇中一律稱為「思覺失調症」。

臺灣每每出現惡劣至極的兇案,兇手為逃過死刑,總會聲稱自己患有精神疾病,要求作精神鑑定。但事實上,精神異常的兇手只佔少數。

而社會大眾對精神病的憤怒在於這類兇手明明有犯罪事實卻因特殊狀況無需對其犯行付出應有的代價!憤怒與恐慌自然生出偏見。

之所以一直有類似的案件發生,原因在於大多數人對精神病沒有病識感。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劇裡才華洋溢的年輕導演精神出現問題,可能來自遺傳,也可能是女友輕生的打擊造成。一開始家人皆毫無病識感,父親認為他太脆弱受不了挫折,姐姐認為他只是壓力大。

沒有病識感,未能及時就醫服藥,就會演變成更大的問題。

造成精神分裂的原因很複雜,精神方面的疾病長期被汙名化也導致許多病患的家屬會以自我安慰的方式忽視其嚴重性,惡性迴圈之下,精神病犯罪便成了社會的一大隱患。

如何減少這類案子的發生?這部劇提醒我們:思覺失調症不等於反社會人格,反過來說,反社會人格也不等於思覺失調症。

人們重視身體的疾病也不該忽視心裡的疾病,這才是真正的防患於未然。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這是一個輕而易舉就能“殺人”的時代】

每一集開頭都會出現FB上網友對案件的各式評論,象徵了這是一個人人都能暢所欲言的自媒體時代。然而,那些不加思索就發出去的言論依舊是從新聞媒體而來。

臺灣的新聞媒體擁有高度自由,眾多新聞臺與網路平臺二十四小時放送新聞,觀眾想看新聞隨時能看。

新聞臺之間為了搶收視率,求快,遂成為第一要務。於是劇裡便出現了未經證實各臺卻已報得如火如荼的災難新聞,以及狀況不明卻直播仍在劫持中的幼兒園這樣的頭條新聞。

新聞下標以博眼球為主,報導的角度也不以客觀為要,沒有新聞道德的媒體,更深深影響了這些重視實時勝過事實的大多數觀眾。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一直覺得這時代最大的問題在於:人們可看的資訊太多,習慣眼見為實之後,思考便不再重要。

以前的人對於自己不夠了解的事會持保留態度,而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人一旦慣於刷存在感之後,便很難意識到自己以偏概全的傲慢,以及這樣的傲慢可能對別人造成的巨大傷害!

看了四集後,整部劇的走向雖在意料之中,卻也在其中得到許多思考:我們也許永遠無法全面瞭解一個人,更不可能得知一個案件的全部真相,但卻可以嘗試從不同角度去看同一件事,進而產生自己的觀點。

基於人權考慮,臺灣社會近幾年對於「廢死」有諸多爭議。至今,我依舊不贊成廢死。我認為人權存在的前提是“你得是個人”。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是人,就得有人性。對於泯滅人性的極度之惡,唯有死刑對犯罪者才有足夠的震懾力!當你殘酷地剝奪別人的性命,就該付出相同的代價!這才是所謂的人人平等。

寫文章時一直沒想好標題,卻在寫最後一段時想起楊雅喆導演在『血觀音』獲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的頒獎臺上說的一句話:『沒有人是局外人』。

這些看似只與少數人相關的社會重大刑案,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因為我們身處同一個社會,都想要一個能讓我們安居樂業、免於恐懼的社會,我們也都害怕自己的家人罹患精神疾病,成為彼此與社會的負擔。

只有當每個人都意識到我們不是局外人,才會對身邊的人付出更多的關心,也才會去思考案件表面之外更深層的問題。如此,才可能會有一個更好的社會。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