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2021,寫六本書送給自己

2021,寫六本書送給自己

開啟清晨的方式至少有三種:碼字、讀書、跑步。如果讓我選,首選是跑步。因為身體之外的事,都是小事。但今天我決定碼字,因為2021年所剩無幾,可以多說一說。讀書是最輕鬆的,通常放在了夜晚。

懶覺也是一種選擇。一個人幸福的標誌是能夠從容睡眠。可以早睡,睡得很香,自然醒來。無需安眠藥,無需酒精麻醉,無需歡聚慰藉,無需遊戲消磨。從容的睡,心無掛礙的睡,而且睡得香,不會半夜醒來,不會默數綿羊。因為,唯有睡眠無法欺騙。

只是,睡懶覺已經從我的生活中剔除。當你懂得開始耕耘自己的精神樂園,開始關注於自己內心的建設,自然就會變得規律,變得自律。

今天的話題從剛剛結集印刷的《雲中等你》開始。這個書名年初就有了。發給朋友看,說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如果是一堆書,最先拿起的肯定是這本。於是,這個書名最後用。

第一本叫《傾聽峰聲》,是2021年1-2月的文字,總計八萬餘字。這個名字來自於一場演出的名字——《傾聽峰聲》。一個小時的音樂會,真正屬於音樂的時間只有一刻鐘,其餘的時間都是廣告。

從那以後,所有免費的商業演出我一概拒絕,正如我會拒絕所有銀行、保險公司、通訊公司的優惠推薦。我從不相信天上有免費的午餐,免費的午餐會在60億人中選中我。我只相信,財富靠勤勞的汗水。

那次音樂會,我收穫了這個名字,正契合我的名字。於是,化而用之。

我發現,如何用詞頗有講究。

一次影片宣講會,別人說去開會,我脫口而出的是去學習,這句話被同事捕捉到,當場表揚了我。開會與學習,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自然是兩種不同的結果。人人厭惡開會,但人人熱愛學習。

我的習慣是,把每一次會議當作學習的機會。因為,能夠登臺的人,一定有過人之處。透過他們的分享,學習知識,學習方法,學習思想藝術。如果不幸遇到一場糟糕的分享,不妨分析失誤,汲取教訓,亦是一種學習。

每一次開會,無一例外的我都會記錄,奮筆疾書。我想,這是對發言人最好的尊重。我相信這種正向暗示,會鼓勵其超常發揮。一場好的分享,不只繫於一個厲害的分享者,更繫於一個優秀的觀眾。

一次,朋友請我吃飯,點了一大桌子菜。我連連感嘆,點太多了。而一旁的服務員接過話,這不叫“點多了”,這是“捨得”。

那一刻,我羞愧滿面。一個肯花時間陪你一起吃飯的人,一個肯花錢請你吃飯的人,一個人肯花功夫讓你開心的人,都在“捨得”二字。。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意識到,赴一場飯局,有多麼難。但我們很容易站在自己的視角。若換位思考,才會發現,飯局背後是情意,是心意,是無聲的表達。

會用詞,在商業上,無所不用其極。比如有個地方,曾經叫陡溪,一個幽深的峽谷,令人望而生畏。後來開發後,改為“金溪”,一字之差,黃金滾滾。

第二本書叫《飛入唐詩的楓樹》,收錄了2021年3-5月的文章,8萬餘字。

書名來自我的一首詩名,亦被著名漫畫家遊江繪入漫畫。這本書的封面,因為這幅漫畫,而增色萬分,自然是我最喜歡的。

一本書的封面很重要。人靠衣裳,書靠封面。這決定了,你會不會被吸引,你是否決定開啟它。而一旦錯過,永遠錯過,像一個人消失於茫茫人海。

今年,因為決定用詩的方式記錄一年,散文、隨筆寫得少了一些,評論、攝影更是極少觸及。

人,在某一時期,會寫某一類文字。寫作是講緣分的。趁現在能寫,就多寫點。總有一天,你會擱筆。

猶記得,寫資訊的時候,老師提醒離宣傳腔遠一點。所有宣傳語言,一概剔除乾淨。讓資訊緊湊點,更緊湊點。

寫宣傳的時候,老師提醒離公文腔遠一點。把原來丟失的東西,再撿回來。把一句話,掰開來,揉碎了,變成一個故事。

寫文學的時候,老師提醒離宣傳腔遠一點。文學是心學,少些高大上,多寫細節。

其實啊,文人不要相互鄙視,互不待見。

文字工作本身是通的,一通百通。如果你還能看見它們的界限,只能說明囿於站位,格局太小,境界太低。

現在是融合的時代,大文字的時代,跨界的時代。文無定法,文無第一,文以載道。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一切服務於交流,一切服務於讀者。過往的經驗,常不名一文。

文以載道。你寫什麼,服從自己的內心。好的文章只有一個標準:就是讓人讀得下去。

第三本書叫《百花深處》,收錄了2021年6-7月的文章,九萬餘字。這是為夏天寫的一本書。

把自己的文章顆粒歸倉,不是去送出版,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特別是當下,書號太貴。即便出書,週期亦長。關鍵是出了,賣力吆喝,難為情不說,最後發現,若不叫座,形成內傷。

寫作本是取悅自己的。在寫得足夠好之前,在寫出代表作之前,不妨自己結集,存入檔案,敝帚自珍,妙趣無窮。

我以前很少投稿,因為我堅信網路寫作的特點是免費,是公益,是注入正能量。分享本身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善良,是一種快樂。後來,有同行指點,應該投稿,檢驗一下寫作水平,很有必要。

我開始投一些稿,陸續發了一些。更承蒙貴人關照,上了一些純文學的刊物。

2021年,200餘篇文章被刊物、網路媒體轉發。首次登上《重慶文學》《重慶詩刊》《新華文學》《銀河系》等純文學刊物。感謝貴人相助。

我始終認為,要眼光向上,向高階文學刊物投稿,雖然發稿很難,但不要妥協,為發表而發表。發表與否不重要,目標方向很重要。

人要對自己有要求,而且是高要求,爭取一年比一年有一點進步。要走出舒適區。不能滿足於原地踏步,而不能把目光投到各種自媒體,滿足於發表慾。

自己建個自媒體,想怎麼發就怎麼發。但換個媒體,接受檢閱,才能知道優劣。即便不能發,也說明一個問題——目前寫得不夠好,還需要努力。

在傳統媒體之外,我繼續深耕網路平臺,繼續向華龍網鳴家、七一文學專欄投稿。今年,上游號十個月的閱讀量就超過了400萬。我以自己的方式,用文學踐行公益,用文學營銷重慶,用文學回饋第二故鄉。

第四本是詩集《詩過2021》,入選了80餘首。結集時,已經11月底,進入了繁忙的加班季,我覺得應該沒有詩了。但我天真了。越是忙碌,越有詩。

在忙碌的日子寫一首詩,就像魚兒向水面吐一個泡泡。用詩意對抗忙碌,用文學戰勝苦難。自愈自己,亦治癒他人。這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文字的報答。

我始終覺得,詩歌離文學更近一點。因為文學最初的狀態,就是歌詩。只是如今,寫詩大不如前,甚至不如高中時。人生就是容易內卷。只有不斷奔跑,才能原地踏步。

我決定繼續寫。慢慢地,我能夠讀懂新詩了。詩歌是有閱讀門檻的。漸漸地,就能看出一首詩的優劣來。

我堅信,一直寫下去,會越寫越好。目前,我可以用笨拙的詩歌敘事,並用極少的文字就說清楚。這就是寫詩帶給我的收穫。

第五本書是《戰疫直擊》,是2020年1月1日至4月8日的結集,不算是今年的文字,暫且不表。

第六本書是《雲中等你》。最好的書名用在最後。這本書是2021年8-12月的文字,十一萬字。

如此累計起來,2021年至少碼字40餘萬字,填滿了我工作之餘有限的時間,比如這個週末的早晨。它們一次成型,即時分享,帶著當下的溫度,帶著當下的心情。

如今,一一梳理,歷歷在目,每個日子都鮮活如初,它們被原汁原味地存入2021年記憶銀行。這一年,沒有虛度。

當下的每一天,都是你一生中最年輕的一天。當下的每一天,也都可能是一生過得最容易、最幸福的一天。

唯有被記錄的日子,才真正屬於過你。唯有你親眼目睹的風景,才真正融入你的血脈。

2021,寫六本書送給自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