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做了多年教育,溝通了大概2000多位家長,人數不多,但是都是自己一點點建立聯絡進行了或深或淺的溝通的,今天簡單來談一些自己的真實想法,無關對錯,只求真實。

一、為什麼創辦超級學霸計劃(元思考計劃)?

創辦的最初的思考,要從工作的思考說起,也就是為什麼會選擇教育?

關於工作,我自己之所以選擇教育,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種選

擇事業的邏輯

我要做一項

“雪球型”

的工作,這個雪球有以下三個特質:

1、越滾越大

。哪怕開始很小,但是隻要不停地做,就一定會越來越大,這個大,指的是價值的高低;

2、具備普世的核心價值。

這個價值不隨著時代的變遷而 更迭,同時能真正為這個時代帶來一點貢獻;

3、不能受到外力的影響而破碎。

17年的時候,有人和我合作做學科教育,但是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發現它不適合我的工作觀,因為學科會受到政策的影響而破裂,當時沒有想到雙減這樣的政策,只是想到學科內容和難度等的調整。

在這樣的邏輯框架下,

首先選擇的是教育

,有人問我,其他行業也有符合的,為什麼首選教育呢?這個問題非常好回答,作為工作沒有幾年的小白,家裡普通農民出身,其他行業的門檻太高,這個邏輯框架首先教育是受到自身限制的。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確定了教育行業這個大方向,到底要研究教什麼呢?

這又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思考,經過一年多接觸各種教育產品和課程,確定了教授如何學習,是符合前面兩條邏輯的方向。

確定瞭如何學習這條路,就開始了大量學習如何學習,國內外的有關學習方法的各種書籍和課程,大量去學習去看,發現他們的內容都不夠系統,於是自己梳理了一套基礎的系統。有了基礎系統,就要去想,生意,要有客戶,客戶群體應該是哪類人呢?

為什麼這麼快地去找客戶呢?

因為必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才能獲得進步,教育是一個教學相長的事業,靠自己悶頭學,永遠做不出來好的產品。

學生不會學習,導致成績難提升,成年人不會學習,導致工作難進步

,如何學習,到底要教給哪類人群呢?

開始是想教給成年人,因為成年人迫於生活工作壓力,是有足夠動力去學習如何學習的。但是後來發現不行,因為成年人很難教,不是因為學不會,而是因為成年人自我意識太重,有個詞叫

“功能性文盲”

,就是說成年人看到新的理論和思想後,只是想去印證自己之前的想法對與錯,不想認真的吸收和改變。加上很多人

迷信權威

,自己教育經歷不足以打動成年人,等等一些思考,導致自己放棄了成年人學習這個方向。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成年人的這些問題,在孩子身上是少很多的,那麼,我為什麼不從孩子出發呢?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

,這句初中學校裡的橫幅就重新閃現在腦海中了。

確定了這個方向後,就開始調整教育理念的架構和內容,

發現學生的學習,和成年人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差異。

因此,又開始大量學習國內外關於學生教育教學的書籍和課程,但是遇到了極大的問題,因為學習了這麼多,

沒有發現讓自己感覺真正有效的教育理念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二、為什麼呢?國內外這麼多教育專家的理論你都不認同嗎?

認同和不認同我們先放一邊,這麼多教育理念,沒有一個明確說明了為什麼有些學生能輕鬆高效學習。

我自己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自己小學時候成績很普通,初一成績開始直線提高,從初一的全校300名左右,初二就提高到了將近1000人的年級前三。但是自己很輕鬆,也沒有用什麼學習方法,甚至沒有多做一道作業以外的題目,也沒有上過補習班,老師也是普通的初中老師,智商也是普通人的自己,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自己無法理解,國內外教育的書籍和理念也解釋不了這個問題,同時在和大學生同學溝透過程發現,

自己這樣不是個例,同學中有四五個也有類似的經歷

,只是自己變化更大一些而已。

對於學生來說,最常見的如何學習的理念都是有關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到處都講培養哪些方法哪些習慣,就能變成學霸,但是真實和身邊的學霸溝通發現,大多數學霸,都沒有那些所謂的方法和習慣,就拿預習來說,很多教育專家說,養成預習的方法和習慣,才能成為學霸,

但是現實是,大多數學霸都是不預習的。

再比如最近很多博主說的只要養成

晚上回家先複習再寫作業的習慣

,就一定能成為學霸。

實際上,很多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別說晚上回家複習了,作業都是在學校就寫得七七八八了,

哪裡來的回家先複習再寫作業呢?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諸如此類的學習方法和習慣還有很多,為什麼大家會高度認可呢?

因為我們很容易進入線性思維或者點狀思維的陷阱:

預習後再聽課,提前知道了自己哪裡不會,在重點解決問題是不是聽課效果更好?是的,但是現實是,預習的同學根本找不到自己哪裡不會。

先複習再寫作業是不是作業效率更高?

看起來也沒問題,但是作業效率更高了,成績就能變得非常優異嗎?學霸是因為作業效率高而變得優秀的嗎?完全不是,甚至有些小學初中的學霸作業都不怎麼寫。

因此,我們很容易陷入別人的誤導中,而

這些誤導都是聽起來非常正確的

,甚至有些不能叫誤導,因為事情本身就是對的,例如多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能,但是學霸是刷題刷出來的嗎?不是

因此,正確的謊言,更加傷害人!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三、學霸到底是因為什麼,而成為的學霸呢?

這個問題,確實真正困擾到了我,相信也同樣困擾到了其他家長。

但是,如果我們能真正研究透這個問題,相信,這才是最好的教育。

具體的研究過程就不說了,又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認為找到了學霸和普通學生的核心差異——

思維方式的差異。

就好像說成年人,

人與人最大的差別,是思維方式的差異。

學生同樣如此,不同的學生,同樣學到一個知識,同樣做一個題目,思維的差異非常大。

不同思維方式帶來的差異體現在哪裡呢?

就是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因此,我確定了學霸和普通學生的本質區別,就是思考的深度和廣度。

至此,

課程方向和體系都確定了,就是以思維方式為基礎,透過循序漸進鍛鍊的方式,培養深度思考的能力,最終獲得學霸水平的學習能力。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呢?

1、第一個問題是家長對教育的急迫心理,追求速成。

很多家長沒聽過這樣的理念,又被大眾的認知所裹挾,只能看別人學什麼,自己孩子就學什麼,別人補課,我補課,別人刷題,我刷題,別人說方法,我讓孩子鍛鍊方法……

很少去思考,大多數人都說對的事情,就一定對嗎?

現實其實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很多時候,大多數人認為對的事情,其實不一定對。請注意,這裡的對錯是不是我們道德標準的對錯。

就好像成年人做很多事,都想找捷徑,如果大多數人都知道並且能做到了這個捷徑,它,還是最好的捷徑嗎?

例如前段時間遇到的一位家長,和我溝通,問我們的課程怎麼教,教什麼,當我介紹完後,這位家長說了這麼一句話:我感覺你們的課程太複雜了,真正好的東西,一定是最簡單的,應該是一句話能講教清楚的。

聽到這句話我楞了一下,

最簡單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我應該用一句話教好學生?

如果學霸是一句話就能做到的,那不是人人都是211、985學習能力水平了嗎?

後來給其他家長看了這位家長的聊天記錄,有一位家長說:“

這位家長是成功學學多了,學迷糊了,因為成功學就是這樣教的。

成功學,就是找捷徑的典範。

但是有幾個人,學習了大道至簡的成功學,成功了呢?

記憶型的學習,能速成

,記住套用就可以了,但是能力的提高和思維的構建,靠記憶是學不會的,必須靠實際運用。

2、第二個問題是家長過度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孩子

這樣形容不是很準確,其實更核心的是對教育的不理解。在某些時候表現出來的就是對孩子過度的高估或者低估。

高估的表現是感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

只要努力一點,成績就能很快追上其他學生。

這樣的認知來源主要是小學或者初一開始時候孩子成績的優秀帶來的錯覺。

很多孩子小學成績非常好,這個不解釋太多,主要是因為小學的知識相對簡單,大家成績 都很好導致的錯誤的認知孩子,有些學生初一開始時候成績非常好,但是後來成績差了,家長會認為自己孩子可以成績很好,只是太貪玩了,其實有些這樣的孩子是因為初一開始補課導致的成績好,還有些是因為初一知識簡單導致的。

因此這兩種學生家長,

都會認為自己孩子成績下滑,主要是因為太貪玩了,得想辦法改變孩子的學習態度

,因此,很多家長溝通時候是希望我們課程能讓孩子認真努力學習,而不是教給孩子怎麼學習。因為在我們的認知中,

學習不就是想學就能學嗎?誰還不會學習啊?

開始我不是很理解這樣的家長的心理,後來發現這樣想的家長非常多,甚至有些大學生都沒有考上的家長,會認為自己沒考上大學是因為自己當年貪玩,只要自己當時認真一點,考上好大學是問題不大的。這樣想的家長大有人在。

這裡就要引出一個認知:

每個人的努力程度都是百分之百!

為什麼這麼說,能理解的人自然能理解,不能理解的話,可以想辦法去理解一下。

隨筆感悟——有關超級學霸工作和教育的一點感悟和思考

3、第三個問題是親子關係的衝突導致孩子不想學習,或者是應付心理太重

每位學生都是想變成最優秀的自己的,但是在追求的過程中,如果家長錯誤地引導和反饋,會讓孩子刻意的追求不學習。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無形中錯誤地引導了很多孩子,但是很少有家長能明白。

例如我們經常給孩子講很多道理,或者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要好好學習,但是實際上,這樣說很多時候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例如我經常聽家長這樣說孩子:

你很聰明,就是不努力,你努力學習了,考班上前三名是沒問題的。或者是你很聰明,就是愛玩遊戲,你把玩遊戲的勁頭用在學習上,考班上前五名是沒問題的,諸如此類的話。

這樣說有問題嗎?我是在勸導和鼓勵孩子啊。

是的,是在勸導和鼓勵,

但是這樣勸導和鼓勵的結果經常會讓孩子更加不想努力,甚至不敢努力。

為什麼呢?因為我不努力還有個聰明的標籤在,當我努力了,成績也上不去,聰明的標籤也沒有了,就成了“笨”孩子了,這是我更難以接受的。

對孩子來說,更容易接受“聰明”、“貪玩”的標籤,更難接受“笨”的標籤。

因此,很多時候不是說好話和對的道理就一定帶來好的影響的,需要我們綜合考慮,需要家長對教育的理解要足夠準確才是更好的。

怎麼樣才是足夠準確呢?至少要做到一個點,真正理解在學習上,我們應該引導的方向是什麼。

今天先說到這裡,用了兩個小時打字一口氣說了很多,也有點亂,希望大家能多溝通交流。

私信我學習,可以加我詳細溝通。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