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薄昭:太后唯一的弟弟被迫自殺,漢文帝為何不對舅舅網開一面?

薄昭:太后唯一的弟弟被迫自殺,漢文帝為何不對舅舅網開一面?

薄昭實在是一個非著名人物,《史記》《漢書》都未給他立傳。但廣大漢史愛好者對他卻不陌生,因為他是漢文帝劉恆唯一的舅舅,這對甥舅和君臣之間,也有著撲朔迷離的微妙關係。

漢文帝的生母薄姬不受劉邦寵幸,所以在高祖時,薄昭無法像後世的衛青、李廣利那樣依靠裙帶關係飛黃騰達。

事情的轉機是在劉邦去世之後。那些受寵的姬妾,如戚夫人等,皆被呂后幽禁,不得出宮。而薄姬因為不受寵幸,很少與劉邦見面,反而逃過一劫。呂后批准她和兒子劉恆一起去代國,薄昭也在此時跟隨姐姐同往。

薄姬是非常低調的人,薄昭也只能跟著低調。在劉恆任代王的十七年裡,薄昭始終陪伴左右,過著平凡而安逸的生活。

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周勃、灌嬰等朝中重臣,聯合劉襄、劉章等劉氏宗親,一舉誅滅了呂氏外戚,並迎立劉恆入京為帝。

事情來得太突然,劉恆完全沒有主意,又是占卜問卦,又是徵求府邸大臣的意見,最後聽從宋昌的建議,決定接受眾大臣的迎立。

但這件事太大了,必須十二分的小心。於是,劉恆就派薄昭進京一探虛實。薄昭見到周勃,詳細詢問事情的原因經過。回來就跟劉恆說,事情真實無疑,眾大臣的迎立是真心的。劉恆這才帶著臣屬趕赴長安。

文帝登基不久,就封薄昭為車騎將軍,並派他去代國接薄太后進京。後來,薄昭又被封為軹(zhǐ)侯,封侯時間最早,封侯戶數最多。他封侯時間是元年二月,早於在誅滅諸呂時有大功的典客劉揭,也早於文帝所倚重的府邸舊臣宋昌。封侯的戶數是萬戶,遠遠多於劉揭的一千戶和宋昌的一千四百戶。軹地在今天的河南省濟源市附近,戰國時期一度為韓國首都,漢初屬於河內郡,是當時的富庶之地。可見,漢文帝對這個舅舅是十分優待的。

但是,薄昭實在是貪心不足。就是漢文帝前元三年,賦閒在家的周勃以謀反罪入獄。無奈之下,周勃求救於薄昭。史書這樣記載:

勃之益封受賜,盡以予薄昭。及系急,薄昭為言薄太后,太后亦以為無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絳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文帝既見絳侯獄辭,乃謝曰:“吏方驗而出之。”於是使使持節赦絳侯,復爵邑。

勃之益封受賜,指的是在漢文帝登基後不久對周勃的封賜。周勃是誅滅諸呂和迎立文帝的頭號功臣,所以得到的封賜特別豐厚。文帝益封太尉勃邑萬戶,賜金五千金。

在營救周勃這件事上,薄昭犯了兩個致命錯誤:一是他不該私下接受周勃的鉅額賄賂。二是他不該透過太后來強迫文帝。

漢文帝是一個非常節儉的皇帝。他捨不得拿百金來修露臺,他要求受寵的慎夫人衣裙不得垂地。而自己的舅舅,已經是萬戶侯了,卻還如此貪婪,嚴重影響皇室清譽,怎能不讓他生氣?

漢文帝同時又是一個仁孝的皇帝,薄太后給大家的印象也是慈愛安詳,但這次,薄太后一改往日容顏,拿起頭巾向文帝劈頭蓋臉地砸去。並把文帝一頓怒罵。試想,漢文帝在事後能不追查是誰向太后告密?

其實,薄昭壓根就不應該營救周勃。當時的功臣集團勢力過於強大,文帝為了鞏固皇權,正在設法打壓。而薄昭營救周勃,讓文帝感到功臣集團似乎在拉攏外戚來抗衡皇權,他怎能不有所顧慮。

薄昭動動嘴唇,就得到一大筆財富,好像撿了大便宜,實際上,他已經把自己推上了危險的境地。只是因為他是太后唯一的弟弟,自己唯一的舅舅,文帝才有所容忍,但這不等於文帝會一直容忍。

冬,上行幸甘泉。將軍薄昭殺漢使者。帝不忍加誅,使公卿從之飲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喪服往哭之,乃自殺。

薄昭目無法紀,殺死了朝廷使者,這等於是把自已送上了斷頭臺。不知是念及甥舅之情,還是顧及太后感情,文帝決定不交由廷尉按律審判,而是讓薄昭自殺。他讓公卿去給薄昭喝送別酒,暗示其自殺,薄昭不肯。文帝又讓群臣穿著喪服去哭祭,這次薄昭知道自己非死不可,只得自殺身亡。

薄昭死後,文帝優待他的子孫,讓薄戎奴(估計是薄昭之子)繼承了軹侯爵位,三十年未曾改易。後來又讓薄梁繼續承襲,直到漢武帝時期。薄昭在天之靈若知如此,也許能稍感安慰。

對於文帝逼死舅舅這件事,後世褒貶不一。魏文帝曹丕認為對於舅氏外戚,只應該給予物質恩賜,而不應該給予權勢。依仗權勢觸犯了法律,就不得不治罪。

舅後之家,但當養育以恩而不當假借以權,既觸罪法,又不得不害。

唐代宰相李德裕則譭譽參半,他認為從治國層面來講,這樣做是明智。但薄昭是太后唯一的弟弟,太后還活著,就逼死薄昭,不能撫慰母親的心。

漢文帝誅薄昭,斷則明矣,於義則未安也。秦康送晉文,興如存之感;況太后尚存,唯一弟薄昭,斷之不疑,非所以慰母氏之心也。

而宋代宰相司馬光也對文帝的不避親疏、執法如一很推崇,認為文帝的錯誤是沒有找一個賢明的師傅去教導薄昭,卻讓他去帶兵,最終使得他驕而犯上,以身試法。

臣愚以為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親疏如一,無所不行,則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夫薄昭雖素稱長者,文帝不為置賢師傅而用之典兵;驕而犯上,至於殺漢使者,非有恃而然乎!若又從而赦之,則與成、哀之世何異哉!

史書上對薄昭之死講得很簡略,但野史卻演義得有鼻子有眼。野史記載:

漢文帝推行新政,派鍾毓到太原平定叛亂,薄昭有個侄子叫薄貴,他仗著薄家的權勢,在此地做盡惡事。

鍾毓回朝之後,受到漢文帝的隆重款待,大家都想知道他是怎麼解決叛亂的。薄昭向鍾毓敬酒之後,提及此事,鍾毓也毫不遮掩,直接把奏章交給薄昭。

薄昭發現鍾毓已經把薄貴給斬了,一氣之下將其綁到府中。儘管鍾毓一直在說薄貴做了各種惡事,但薄昭哪裡聽得進去。

薄昭命令鍾毓為自己的侄子披麻戴孝,但鍾毓卻沒有屈服,這時薄昭拿出皇上賞賜的寶刀給他看。鍾毓也是一個非常硬氣的人,面對此情絲毫不慌,他對薄昭說:“如果今日你用寶刀阻撓新政,那麼你的蓋世武功也將盡毀。”最終,薄昭用這把寶刀把鍾毓殺了。

漢文帝聽後也很憤怒,下令要斬了薄昭。朝中大臣紛紛勸阻,只有大將軍周興和丞相張蒼支援嚴辦薄昭,這可讓漢文帝很是為難,於是派張蒼和周興二人去薄府喝酒,暗示薄昭自決。薄昭非但不聽,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

最後這事鬧得薄太后都知道了,畢竟是自己的親弟弟,怎麼能下得了手,於是下令赦免薄昭。

大臣們不肯善罷甘休,張蒼身穿孝服,抱著鍾毓的孩子來見漢文帝。漢文帝沒想到事情會到如此地步,於是派人收回薄昭的寶刀,並在宮中設立了薄昭的靈堂,當薄昭進宮看到靈堂之後,也知道皇帝的意思了,最終自決宮中。

非常精彩,可惜只是野史,僅供大家一笑。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