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觀,我們才能真正讀懂《論語》開頭三句話

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觀,我們才能真正讀懂《論語》開頭三句話

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好德如好色”究竟是什麼含義?孔子最看重的人的品性又是什麼?日前東方出版中心推出《當代美德倫理:古代儒家的貢獻》一書,作者是曾在多所高校哲學系任職的學者黃勇教授,他在書中深掘儒家倫理如何審視當代美德,並以當代視角解讀孔子怎麼對待惡、孔子論為什麼要親親相隱等話題。

美德倫理本是在西方哲學史上發展出的三種主要規範倫理體系之一,最近有不少學者用它來解釋中國古代的儒家傳統。本書認為,若是用美德倫理的理想形態為標準,而不是以它在某個傳統中的某種歷史形態為標準,我們甚至可以說儒家倫理是一種比亞里士多德主義更純粹、更徹底和更本真的美德倫理。但本書重點不是要論證儒家倫理是一種美德倫理,而是要闡明古代儒家思想對當代美德倫理的發展所可能做出的貢獻。前不久在中版書房長寧店的新書座談會上,多位學者討論了書中延伸出的話題:具有美德的人是否只關心他人的外在福祉?美德倫理是否具有自我中心傾向?

孔子相信以個體典範施教的有效性,“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在他看來,有德之士的品性和行為可以感染人,所以他必然會有信從者。黃勇強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理解《論語》開頭三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

在他看來,通常的理解不僅忽略了孔子的要義,而且也模糊了這三句話之間的重要聯絡——孔子之所教與門人之所學乃是成人,而“習”乃是“實踐”。“所以,首句真正的意思為,把自己所學的關於如何成為有德之士的知識付諸實踐真樂事也。”

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觀,我們才能真正讀懂《論語》開頭三句話

此外,儘管孔子“以直報怨”的確切含義在學術上仍有爭議,“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不會贊同耶穌所秉持的對待作惡者的態度:以德報怨。這裡的德字,通常意義是德性、美德。”黃勇援引中國學者李零、李澤厚等人的多種說法,比如“直”為“值”,孔子之義是:你應該以等值的傷害回報你所遭受的傷害,不多也不少;對待作惡者的一種中庸的態度,它居於“以怨報怨”和“以德報怨”之間……

書中認為,“以直報怨”的真實含義是以道德上正當的方式對待作惡者。“當有人打我的右臉,我是否應該連左臉也轉過來給他打,抑或給予還擊?孔子也許不會絕對地排除其中的任何一種選擇。只要真的有助於使作惡者不再是作惡者,孔子可能兩者都會贊成。”

其實,比照西方一些哲學理念,同樣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辯證思索。書中以柏拉圖的《理想國》為例談到,格勞孔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應當公正?”這個問題在古格斯戒指中變得尖銳起來,古格斯戒指能夠隨意地使人變得可見或不可見。假設有兩個這樣的戒指,公正的人擁有一個,不公正的人擁有另一個。一方面,不公正的人使用這個戒指,使他在做不公正的事時隱藏自己,而在他做(或假裝做)公正的事或者至少沒做不公正的事時顯現自己。在格勞孔的例子中,不公正的人不是持續不斷或專做不公正之事的那種人,而是那種幹了最大的壞事但卻獲得公正名聲的人。

只有理解了孔子的道德觀,我們才能真正讀懂《論語》開頭三句話

簡言之,似乎不公正的人得到的回報比公正的人要多:“他們會說,作為一個公正的人,除非我表面上像是如此,否則就是自找苦吃,要歷盡千辛萬苦和喪失一切;但若不公正卻為自己獲得公正的名聲,那麼就能過上神仙般的生活。”這可能是“為什麼要有道德”這個問題的起源,並且自那以後就一直困擾著道德哲學家。這個問題具有困惑性,“為什麼要有道德”的問題經常被認為是可笑的,不值得認真對待。

但果真如此嗎?孔子對“為什麼要有道德”這一問題的回答是: 有道德是快樂的;換言之,道德取悅於一個人的心,正如美味取悅於一個人的胃。既然一個人有動機做使他快樂的事,那麼,他就應當有道德動機。儘管通常認為,“孔顏之樂”是在貧困中感到的快樂,但是,儒家並不倡導禁慾主義,因此也並不反對追求非道德的快樂。孔子就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

正如書中所判斷的——在孔子看來,有時候有道德雖然妨礙了一個人的富裕和壽命,卻會給他帶來更大的快樂。正是在此意義上,孔子區分了有益和有害的快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矣。”(《論語·季氏》)孟子也談到了三種君子之樂:“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上》)重要的並不是在此提到的有益之樂和君子之樂的實際條目,而是有道德所帶來的快樂被認為是真正的快樂這一事實,它勝過無道德乃至不道德的行動所帶來的快樂。

孔子對“為什麼我要有道德”的終極回答是:因為你是人。“每個人都有快樂的動機。尋求快樂要麼遵循道德原則、要麼違反道德原則。然而,既然人的獨特標誌是道德心,人本質上是道德的存在,一個人應當在道德中尋求快樂勝過其他快樂。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答案,即便對提出此問題的利己主義者而言也是如此。”

作者:許暘

編輯:童薇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