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在進入正文前,要先糾正一個大多數人對翻唱專輯的誤區。

實際上,相比原創作品,翻唱專輯的難度往往更大。一來選曲常常如同大海撈針,要找到適合歌手的歌曲並不容易;二來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出新,圍繞全新的主線形成一個新有機整體外,還保留歌手鮮明的音樂風格,這同樣是個博弈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翻唱”這件事,歌手必須直面“珠玉在前”,除了一些小眾冷門曲目外,大眾對作品的認知很大程度都來自原唱,如何翻唱、如何成功翻唱等,都是一件有難度的事情。華語樂壇在翻唱專輯裡做得出彩的,除了王菲《菲靡靡之音》、關淑怡《“EX” All Time Favourites》、林憶蓮《陪著我走 in Search of Lost Time》等,但優質的專輯數量也處於相對稀缺的地步。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這三張作品,基本上能代表華語樂壇翻唱專輯的巔峰

再看王若琳這張《愛的呼喚》,同樣是翻唱專輯,選歌上也盤活了一些老歌經典,更是自《午夜劇院》后王若琳的再次出擊……它的種種特質勾連,在我看來是能稱之為成功的。

一方面,

王若琳身上有著典型的藝術家氣質和強烈的創作者屬性。

她能透過音樂大致構造出自己的意圖,並勾勒出自己音樂之路的理想藍圖。同時她還能適應多種音樂風格的切換,當你試圖用爵士、流行定位她的時候,她又把朋克、電子、獨立音樂等玩得非常嫻熟;當你以為她在原創的路線上繼續拓展與創新的時候,她又交出一張讓人咋舌的翻唱專輯,質量絕對不低。想法和執行上是同步並行的。

另一方面,深挖專輯的特質,你又會發現

王若琳邁步向不同階段的成長。

從哥特搖滾專輯《House of Bullies》到富有戲劇和電影感的專輯《摩登悲劇》再到以迷幻曲風和真實管絃樂器包裝貫穿的翻唱專輯《愛的呼喚》,就是三張完全不同的作品。

這一張不僅僅比之前

更現代

,巧用了編曲和合成器的潤色加分;

更精準

,比如時間線上鎖定在60到80年代中、日、粵的經典情歌作品;

更情緒化

,歌曲都被賦予了以女人為主要參照物件的愛恨情仇;也形成了一種

更簡明扼要的直入表達

,明明這些歌曲已經離當下很遙遠、離大眾也有距離,卻因為她的復古馥郁電子包裹的翻唱成了一張

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作品。

王若琳以當下時髦前衛的再創作理念,融合了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讓這些老歌統統容光煥發,成為了和原版有絕對差異的作品。

這種差異,甚至可以說是顛覆性的改造。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從視覺系上看,專輯主打的是六七十年代興盛的宇宙科幻風格,脫胎於其中一首歌曲《魅せられて》 (“愛的迷戀”日文版) ,但元素上反而嫁接了一些Cult片才有的跳脫感和影像風格,復古、新穎卻不落窠臼。MV同樣延續了這種審美體系,繼上張專輯《摩登悲劇》后王若琳與MV導演Robert Youngblood再度合作,打造出一個“愛的呼喚宇宙”設定。5支MV先後推出,都是極具電影感的作品,以連環但完全不同的敘事模式展開。

再看整裝專輯的企劃展開,與《魅せられて》同樣密不可分,甚至它可以成為整張專輯的靈魂。原唱翁倩玉,她的演唱是以一種熱情的懇切去呼應愛的呼喚,但王若琳放棄了那樣的描摹方法,在整張專輯的呈現上都用一種現代Romantic的方式去緊扣專輯中對愛渴望的深層次主題,搭建出一個承載了故事情節、情緒和想象力的世界。

在唱腔上、在器樂選擇和合成器音色上,冷色唱腔和疏離的音樂質感,都保留了極強的王若琳音樂特質。

這也難怪專輯《愛的呼喚》跨度20年代,主要來自鄧麗君、美空雲雀和翁倩玉等人的十一首歌,無不是以日本昭和歌謠為主軸,以西式復古編曲修飾,三種語言的共通讓情緒上一脈相承,翻唱這些歌組成了這次王若琳的全新亮相。

它們以一種填補和融合的手法,代入了王若琳的音樂表示式,推動了這張專輯的真正成功。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歌曲中有三首同時收錄了國語版和日本原版的歌曲。《蘋果花》、《愛人》和《我只在乎你》都取自昭和時期的歌謠作品,它們的國語版從流行度上有所差異,但日本原版都是引領一個時代流行的優秀作品。歌曲都以一種補合的音樂價值形態

,從旋律出發到不同情景中的遊弋勾勒出王若琳多變的音樂本色。

開場曲《蘋果花》和歌曲的日文版《リンゴ追分》是整裝專輯一個哀傷的鋪墊,也是整裝專輯一個氣質的貫穿。日文原版來自由小澤不二夫作詞,米山正夫作曲,美空雲雀在1952年演唱的名曲,描寫了一位少女在蘋果花開的季節想念過世的母親。歌曲曾被多位歌手翻唱,國語原版則是由張露在1965年翻唱和改編成國語版《蘋果花》,這也是Joanna在Cover時最主要的參照標準。

以兩首歌對照來看,

王若琳的翻唱採用了一種重配飾、輕人聲的表達

,儘量弱化個人演唱部分,來突出編曲與專輯概念

,基本上也是整張專輯的一個主導方向。聽《蘋果花》和《リンゴ追分》就能明顯感覺出來,王若琳的演唱很輕,咬字位很驚喜,延伸出如在耳邊低音的明顯辨識度聽感。而編曲上可歸為三條線,有真實樂器,也有迷幻電子合成器,形成了豐富的配飾組成——橫笛、黑管、巴松管、豎琴這是一條線,大中小提琴等絃樂器加上鼓、吉他、鍵盤等這又是另一條線,而60年代“Switched-on”電子合成器音色配上特質的錄音裝置,在氛圍上平添了許多哀婉神秘的場景感,透過歌曲一舉將人帶入往日時光中。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歌曲《愛人》、《我只在乎你》的國語和日語版都來自鄧麗君,是整張專輯大眾熟悉度最高的幾首,拿下諸多大獎,翻唱數量之多,也是翻唱難度相對最大的,但

王若琳以一種自我特色的重塑表達,藉助出新的編曲,將歌曲導向個人作者化的轉折點。

《愛人》是少見的有關第三者的歌曲,女子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大有一種決絕的心態,它的一種反世俗、自我化的表達,也是情緒最強烈的。而王若琳的翻唱自然也是以情緒為主導,透過編曲製造出戲劇化的成分。開頭的吟唱囈語是一段加分,而整首歌的演唱更是一氣呵成。以絃樂和重擊鼓點,以及電子合成器製造出的強衝突,副歌“情愛著我/請再愛著我/甜蜜的感覺吸引我”以層次分明的曲調將愛釋放。國語版和日版中,《愛人》日文版無疑是一個更集大成的呈現。

與《愛人》不同,另一首《我只在乎你》與《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則是情緒完全兩極的表達。上一首是迅速剪輯“放”,這一首則是沉入內斂的“收”——不僅編曲儘可能極簡,人聲也是這張專輯裡一個相對較主導型的編排,是一種很有想法、很高階的改編。它與之前的翻唱都完全不一樣,吉他彈奏DEMO做鋪墊,節奏放緩做情緒梳理,副歌更是放掉演奏完全交給人聲,王若琳的嗓音穿插在這首歌中非常美好,情感也接近一種最真摯的狀態。在細膩柔情的咬字裡,時光的恬淡和訴說的美好都交相輝映成一幅如詩的卷軸。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除了專輯收錄的這六首,兩首相對冷門的國語《寒雨曲》和《奈何》、兩首被多次翻唱的粵語《忘記他》和《漫步人生路》則是大熱曲目,都是非常優質的表達。前兩首見悽楚哀憐,後兩首見灑脫恣意和人情世故,情緒的對撞,在編曲和演唱上的差異化,

都顯而易見王若琳音樂的可能性。

翻唱自潘秀瓊的《寒雨曲》被改成了一首有著強大戲劇張力的作品,從旋律到唱腔都籠罩著一種誇張的藝術手法,王若琳的演唱非常值得回味。

而其餘三首歌則或多或少都與鄧麗君有關係:

《奈何》是當年被鄧麗君翻唱的曲目之一,但歌曲首唱還需要追溯到1976年劉文正的版本,但每個版本對應的演唱方式並不相同。劉文正是雄渾的聲樂唱法版,鄧麗君是小調編曲,而王若琳則是以復古小調為基底,編曲糅合了”Swiched-on” Nashville Conuntry Music和多種器樂表達的新作品,她的音樂個性貫穿在這首歌的枝葉中。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忘記他》翻唱自鄧麗君,但不同於任何一版。雖說是一首粵語歌,但王若琳很會唱,她的演唱也靈動自如、並倚重於節奏律動而非冷色調的情感。這首歌的編曲拿掉了絃樂,人聲加上電子合成器音色,小喇叭和Bouzouki琴構成點睛之筆,整首歌的風格都做了大刀闊斧的變化,現代感但又不離復古情調。歌曲的重心落點在了內心側寫,聲音裡的情緒是纏綿悱惻的,但整首歌的呈現卻又相當有記憶點,聽多幾次會上頭。

另一首《漫步人生路》則被定性為有勇氣的女孩,節奏感和律動感都更強,開篇的民俗風的合唱吟唱,中段的重編曲等,讓這首歌的風格接近一種自由西洋風格。這首歌的演繹是一種高階與個體的聯袂,王若琳把這首歌搖身一變成為自己人生的側寫。當然,這首歌的MV也非常有意思,王若琳化身為航天員,踏上新的旅程。

《愛的呼喚》:一張反其道而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

至於整張專輯最重要的一首,也是專輯的主打《魅せられて》(“愛的迷戀”日文版),是最貼近王若琳追求音樂表達的。她以翻唱向音樂發起挑戰,用作品搭建起一個宏大細膩的宇宙觀。《魅せられて》是她對音樂的迷戀,而“愛的迷戀”變成“愛的呼喚”更是順應了專輯的核心和概念,達成了一次融合。

這首歌也是王若琳自己在這張專輯裡最愛的一首。翻唱自翁倩玉,但編曲非常時髦大膽,串聯了恐怖鬼片和動漫冒險這兩種配樂形式,以昭和曲風的作品融入新時代的匠氣精神,王若琳的演唱是一種極致的自由狀態。

不得不說,這張《愛的呼喚》挑選了華語和日語流行樂壇女歌手的作品進行重新演繹、但全是“王若琳”化的出新體驗,都是一種非常難得的創新之舉。在這個概念之下,王若琳衝出小眾音樂的瓶頸,多種音樂風格於一體、多種曲風和語種完美切換,締造了翻唱專輯的更多可能性。

王若琳,用一張反其道行王若琳的翻唱專輯,實現了作品的成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