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古人將香火傳承看得十分重要,

認為男丁興旺是一種吉祥的象徵

,象徵著這個家族世代發達。

所以成家立業,延續香火就成了每家男兒一輩子的任務。

就是因為這個習俗,衍生出了重男輕女的觀念,古代認為每個家庭必須要有很多的男丁,才能保證不被鄰里鄉親欺負。

即便是自己生不出來兒子,也會選擇從親戚那裡過繼來一個,從而保證家族香火的延續。

雖然多子意味著多福,但在民間卻流傳著

“富不添丁,窮不添女”

的習俗,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富不過添丁的原因

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父權至上,

男子身強體壯,自然也就承擔著社會上更多的責任。

男丁們需要傳承祖宗的香火,從而光耀門楣。但是卻有“富不添丁”這樣的俗語出現。

實際上這其中的原因與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緊密相連。戰國時代起始,中國便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學術流派紛爭的現象。

其中影響最深遠且被歷代多個帝王所採納的要數儒家的學說了。

關於倫理綱常,儒家的《論語·顏淵》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為了維繫天下和家庭的綱常名言。

在這句話中,似乎每個人都找到了他們自己的定位所在。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這句話說明了國家想要繁榮昌盛,家庭想要和睦相處,每個人就應該做符合自己地位之事。

古代因為帝王家兒子太多,

經常導致紛爭不斷,於是出現了嫡長子繼承製

,也就是將自己的地位和權力財富由嫡系長子繼承。

這一制度在宗法制度上是最重要的一項原則,封建時期社會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而嫡長子就是正妻所生的長子,

妾室所生的兒子都為庶子,且沒有繼承權

然而沒有此制度會導致紛爭,有了這項制度卻也會起紛爭。雖然所有的兒子心知肚明以後的地位會傳給誰,

但是畢竟人都是有私心的

雖然庶子心裡知道自己和嫡子的差別,但也不會永遠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並且因為嫡長子繼承製也並不是絕對的,有些家族因為正室無所出,因此家中主父就會給庶子們一個機會,

從他們當中選擇一個有能力且品行端正的人來繼承財產

那麼此時庶子們就會開始為了爭奪家產而各出手段,鬧得家中雞犬不寧。

兄弟關係不和諧,甚至會發生什麼破壞倫理綱常的行為出現,導致一個家的名聲被敗壞的情況也常常出現。

名聲在古代可是一個家族十分看中的

,如果造成這樣的後果,那情況就十分嚴重了。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兒子多了反成為了一件壞事

。清朝時期的“九子奪嫡”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才能兼備如康熙,也面臨著自己的兒子們為爭王位頭破血流的局面。

唐高祖李淵的三個兒子之間相互爭鬥奪權,最終發動了玄武門之變,造成了兄弟相殘,逼父讓位這些現象,這是赤裸裸的教訓。

因為權力和財富的誘惑,

不僅是帝王家,尋常的家庭溫情都難以儲存

,最終人心迷失,互相殘害,大多都以悲劇收場。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相反如果家中只有一兩個男孩,那麼父親教導孩子就會容易得多,也不容易出現手足相殘的情況,也有利於家族的不斷壯大和興旺。

對於家中富有的家庭來說,不存在缺少人手更低的情況

,他們只需要多僱一些人手來幫忙就行,所以對於富裕人家來說,兒子並不需要太多。

窮不添女的原因

男尊女卑的觀念自古代就一直在人們的觀念里根深蒂固,

古代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

還用各種倫理德行來規制女子的行為,認為女子的作用就是傳宗接代和操持家務的工具。窮人家的女孩更是如此。

“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句話出自《儀禮,喪服,子夏傳》。

且被用來當做形容古代女子一生的濃縮精句,總之就是一句話,

女人這一生沒有自己的人生

,只需要圍著這些男人轉。

但一些世家大族的小姐卻又不完全適用於這句話,富貴人家的小姐雖然也從小不能出門養在閨中。

富貴人家有資源有財力支撐女兒讀書學習

,因此世家大族的小姐到了可以嫁人的年紀時,前來求親的人基本上是踏破門檻的。

一般所嫁之人也講究門當戶對,知書達理的小姐嫁的人條件也不會差很多,富人家也有財力為女兒提供豐厚的嫁妝,

以免自己的女兒在夫家會抬不起頭來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在電視劇《知否》中就有這樣的情節,大夫人怕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受欺負,便多年來為了女兒攢了豐厚的嫁妝,

這樣女兒在夫家的日子也會好過些

有些有權有勢的親家反而還能為夫家帶來升遷或各式各樣的幫助,夫家也就不敢怠慢人家的女兒。

從唐朝開始,由於時代的一些進步,

女子在特殊情況下也有一部分的繼承權

反觀窮人家的女兒,沒有財力支撐女兒讀書寫字,還阻止他們與外姓男子見面,往往也是待字閨中,

沒有一點人身自由和愛情自由

並且因為女孩的身體條件也不能像男孩子一樣幹農活,多數的窮人家庭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完全就是一樁賠錢的買賣。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而窮人家的女子嫁的也都是沒有什麼財產和地位的家庭,雖然看似也是門當戶對,卻因孃家沒有給予任何的幫助而需要在夫家為奴為婢,

將來生的孩子也會低人一等

如果沒有特殊的契機,基本上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的境遇,無疑對她們來說是十分無力又悲哀的事情。

即使有些人家的女兒可以攀上高貴的人家,也不可能做富貴人家的正妻,因為身份不同只能為妾,做妾室看似風光,

實則也是在為富貴人家當牛做馬

種種原因之下,窮人家的女人可能更難生存。

“窮不添女”也造成了古代女子存活率低或經常發生生了女兒將女兒送人或是直接丟掉的現象出現。“”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基於以上的考慮,

窮人家更需要男丁來耕田幹活,所以就儘量多添男丁少添女兒了

究其原因也不過是重男輕女的社會觀念所影響,相信也有一部分是不想因條件不好讓女兒下半輩子受苦。

俗語當留精華去糟粕

俗語文化作為中國傳統俗文化的代表之作,

包含了古人對生活的智慧

,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吸取的經驗教訓。

現代社會早已告別了過去男耕女織的生活,每一個人不論男女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甚至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社會給女性的包容度也在不斷擴大,一直禁錮著女性的“三從四德”觀念也在悄然改變。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生男生女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慢慢地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不論男女,對於父母來說都是血濃於水的親生骨肉,少了許多的利益考慮。

隨著社會發展,父輩逐漸開明,不再苛求男孩子要子承父業、光耀門楣,也不再狹隘地認為女孩子嫁人之後就是“潑出去的水”,

從而認為女孩是“賠錢貨

”。

“養兒防老”的觀念也逐漸不適用了,養兒養女都能防老。

男孩子更有擔當,能夠支撐起家庭,女孩子貼心,能更好地照顧父母,不管男孩女孩,父母都一樣喜歡。

老祖宗告誡:“富不添丁,窮不添女”,有何道理,是否可靠?

“富不添丁,窮不添丁”雖然很大一部分已經對於現代社會不再適用,但人們依舊能看到古人對於生活的總結。

所以對於這樣的文化,應該辯證地去看待,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也希望那些還抱有重男輕女觀念的人,早日跟上時代的腳步,放下心中的成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