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里仁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論語》里仁篇第四

子游曰:

事君數,斯辱矣

朋友數,斯疏矣。

里仁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事君數,斯辱矣

事君

事奉君主。數

迫切地、屢次地勸諫。事奉君主時,如果

我們

屢次很迫切地勸諫

就會招致侮辱。

朋友數,斯疏矣。

朋友

相處時

如果我們

屢次迫切地勸諫,就會和朋友越來越疏遠。

因為沒有考慮對方的感受

我們勸諫父母時,要輕微委婉,要顧及父母的顏面

事奉君主時,同樣也要輕微委婉,否則一定會招來侮辱;對朋友的勸諫也是

一樣

,要輕微委婉

懂得適可而止,否則就會越來越疏遠。

我們

可能

認為

,作為一個忠臣,不是應該勸諫

嗎?

即使招致侮辱

也要勸諫

朋友

也是如此,

如果

朋友的行為

不對,難道不應該勸諫嗎?即使

導致

疏遠

也要勸諫。

這時我們再來體會這個

”,

如果一個忠臣不停地勸諫,

重則會

給自己招來侮辱

殺身之禍,輕

可能被疏遠

被貶,難道就是仁德的體現嗎?或許這也叫仁,但是在儒家的學問中算不得大仁

因為不懂得適可而止

不懂得隱忍

這時

我們不是怕得罪君主

也不是怕

受到侮辱

而是受到侮辱

就沒有機會再諫言,沒有機會再做更多的事。試想一下,如果忠臣懂得適可而止,

懂得

再找機會進諫,

不是會利益更多的人

是不是

有機會幫助更多的人

孔夫子在《論語》中提過管仲,說管仲大仁大義

而孔夫子的學生

子路和子貢

皆問管仲

是不是不仁

為何呢?

因為管仲

輔佐齊桓公

前,

輔佐公子糾

,可是公子糾被殺害以後,管仲

並沒有隨之赴命,而是

獨自活了下來

這時子貢和子路問孔夫子,管仲是不是不仁?

孔子說這正是管仲的大仁

因為

管仲

心懷

的是

天下,他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

不費一兵一卒

正是他大仁

的體現

他怎麼能像普通人一樣守小仁小義

守小信呢?

因為

他是大仁大義的。

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理解,一個內心有仁德的人,在意的並不是自己

受到侮辱,而是沒有機會再做更多的事。和朋友相交也是一樣,

在意的並不是朋友的

疏遠,

而是

沒有更多的機會幫助他,這才是內

在有

體現。

當一個人內

有仁德時,在意的是每

人的感受,如果

對方

自己

遠去

或者

我們

不能在他身邊,

沒有機會再

為他

做更多的事

如果朋友和我們疏遠,我們

沒有機會再幫助他。

到了現在也是一樣,

我們在

直播間

也會

有很多朋友問

沒有

怕的事情

怕誤人慧命

我們

儘量照顧每個人的情緒,

照顧

每位朋友的感受,

不是因為

擔心

粉絲

數量會減少

,而是

擔心

這個人不學習,

影響自己的慧命。我

講這番話,並不是講自己

仁,而是這樣的思維方式

可以讓我們更好

做事。

我們不

在意自己的榮辱,也不

在意自己的得失,別人是否願意親近或疏遠我們,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雖然我們當下還沒有那麼大的仁德,

我們

學習孔夫子的文化

,要立志做一個躬行君子。

我們

這樣

思考問題,是讓

每個人來

親近我們

耽誤對方

想讓對方

有更多的機會學習。

有時候我們

講到戒,大家都

問,是不是學習後就一定要吃素

是不是

學習後就一定要怎樣

通常我們都

說不需要,因為剛開始

對自己

不要過於嚴格,

如果

過於嚴格

一旦

做不到就容易放棄。其實對方放不放棄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但是我們希望他變得更好,所以我們要懂得循序漸進。

孔夫子的學生

說孔

夫子

循循然善誘之

善誘,

是一步步

教導,一步步地引導。《小窗幽記》中有一句話: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

”,

意思是

過錯時不要太嚴格,

看對方可不可以承受,

是否

對方

承受的範圍

內。

這樣的思維,

是內心

仁德的體現。

這時我們再

事君數,斯辱矣

朋友數,斯疏矣

這句話,做事掌握好度,懂得適可而止

恰恰是因為內心有仁德。事奉君主時,

我們

要合理地掌握

一個

度,不要招致侮辱

怨恨

和朋友相處

我們也

懂得

適可而止,不要讓對方

因為

疏遠我們而沒有機會學習,沒

機會再勸諫。

我們

和同事

上下級之間的交往

如此

我們對上級

提出

建議時,也要懂得適可止,不傷及對方顏面,讓對方可以接受。對待下級也是一樣,我們要了解這個人的性情,他可以接

什麼程度,我們就講什麼程度

以免讓他疏遠,而沒有機會再幫助他。

我們對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一樣,當

我們

內在有仁德時,我們要懂得適度

懂得什麼樣的話該講,什麼樣的話不該講,

核心的區別

在於

我們並不是

我們不是

怕對方

離開

而是

我們沒有機會再給他更多的幫助。

這句話收尾,體現的是大仁大義

我們內在的仁德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讓我們做事不再衝動,而懂得掌握分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