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手機是“農具” 直播是“農活” “95後”海歸回村當起“新農人”

手機是“農具” 直播是“農活” “95後”海歸回村當起“新農人”

程玉姣在大棚內直播。

“你能看出來我現在手裡拿的是兩個品種的西紅柿嗎?這種色澤紅潤的是市面上常見的普羅旺斯,這種色澤偏粉嫩一點的是草莓西紅柿,也叫水果西紅柿……”6月16日早上8點,在名為“魚米三家村”的抖音直播間,程玉姣正在為粉絲們介紹剛從“魚菜混養”大棚裡摘下的西紅柿。

今年25歲的程玉姣是晉源區三家村黨支部副書記。2019年留學回國後,她選擇了返鄉創業發展“稻魚菜綜合種養農業”。去年,程玉姣在抖音平臺上利用自己的專長開通了雙語直播,為家鄉代言,透過短影片和直播等方式,為晉祠大米及各種農產品打call,既留住了鄉愁,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

直播間裡的“新農人”

支起三腳架、開啟補光燈……一切準備就緒,早8點,程玉姣準時開始了直播這項“新農活”,一部手機成為了“新農具”,而身後的“魚菜混養”大棚就是她的“直播間”。

2019年留學歸來,學軟體工程專業的程玉姣作出了人生中的一個重大選擇——回家鄉三家村從事農業發展。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新農人”,程玉姣不甘於只做一個普普通通的水稻種植戶。她看準了流量紅利的契機,把流量變成能量,註冊了“魚米三家村”的抖音號,製作釋出了以“小程農業創業”為主題的系列短影片。

一年來,她用一段段鏡頭記錄著在稻田、大棚生產、生活的每一面:展示晉祠大米種植的各個環節,利用生物滅蟲法為西紅柿“保駕護航”……積攢了一定的粉絲後,程玉姣又開始嘗試直播銷售晉祠大米,很多網友透過刷手機看到後,邊看直播邊下單訂購,就是為了嘗一嘗晉祠大米的老味道。

程玉姣的直播生意做得風風火火,不少人都把她看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網紅”。但程玉姣說自己不想當網紅,也當不了,只是想讓更多人透過她的介紹看到家鄉的新發展。

現代農業的“帶頭人”

做直播帶貨不是搞“花架子”,程玉姣靠的是農業科技創新練就的“真功夫”。在晉源區三家村“魚菜混養”大棚內,這邊養殖區內紅彤彤的錦鯉爭相搶食,那邊養殖的尾水透過物理過濾、生物分解、紫外線殺菌等方式就可以轉化為植物的絕佳“營養液”,為大棚內的蔬菜提供優質的肥料,從而形成一棚雙收、一水兩用的綠色農業迴圈。

2019年,回到家鄉的程玉姣和父親一起創業,成立了太原瀧山水府旅遊開發有限公司。2021年,公司和山西省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三家村合作成立全省首個“魚菜綜合種養試驗示範基地”。“目前,全村已建成投產4個‘魚菜混養’大棚、1個‘魚稻混養’大棚,二期工程正在建造。我們將會讓村民透過入股參與大棚的經營,每年給村民分紅。”程玉姣說。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這樣生產出來的魚和蔬菜不僅品質好,而且還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一畝左右的‘魚菜混養’大棚,一年可以收穫三茬魚、兩茬菜,僅賣魚一項,一年的純利潤就有七八萬元。”程玉姣表示,“目前‘魚菜混養’大棚收效頗豐,一年下來可為村集體增加60多萬元收入。”

“引燕回巢”的“引路人”

優秀返鄉創業人才的作用不僅在於創業創新,還在於示範引領、帶動作用。在三家村,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跟隨著程玉姣的腳步,從“外出逐夢”選擇了“回巢築夢”,1995年出生的程晨就是其中一位。

“以前從農村到大城市,是有出息;從大城市回到農村,就是‘混不下去了’,現在這種觀念早就落伍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支援下,農村的天地大有可為,更是幹事創業的舞臺。”程晨驕傲地說。今年年初,學人力資源專業的她回到村裡,成為了程玉姣的得力助手。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活躍在田間地頭。這些“新農人”既下得了地,也吃得了苦,更能主動學習新技能,他們用自己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多渠道帶領鄉親們共奔致富路。

記者畢晶晶文/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