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故事是別人的故事,《圍城》是自己的《圍城》

城外的想衝出去,城內的人想逃出來

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鉅作,它不是攻城拔寨的戰爭小說,而是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

這本書文風幽默,透過比喻、誇張等修辭方式,對人、環境或事件進行暗喻和嘲諷,揭露了當時社會背景下這些人的生活和社會的黑暗面,也有人說,書中的主角方鴻漸原型就是錢老先生自己。

從框架的人情世故來看,書中描述了世間四種愛(情慾之愛、門當戶對、求之不得、無法擺脫)、人生三座城(婚姻之城、事業之城、自我之城)從地理位置上看,海外歸來到香港,香港到上海,從上海又經過浙江、江西到湖南,再到香港,再到上海。

從地理位置的遷移,再到人的相遇、相知和相離,這何嘗不是一種圍城中的迴圈往復。

故事的背後是一個人生的圓圈,先是求學、戀愛,然後工作、結婚,瑣碎的生活可能還要離婚,回到原點。從個人,到家、到國,都有自己走不出的圍城。

遠觀一無所有,近看包羅永珍。

在書中,每一個人的故事和人物性格都很鮮明,蘇文執仗著自己的漂亮優雅到處撩人,希望所有人都為她的美麗所傾倒;趙辛楣的理智和大格局,以及對朋友的肝膽俠義;方鴻漸的油嘴滑舌、投機取巧最後都要為事業愛情買單;孫小姐表面的乖巧溫柔和骨子裡的尖酸毒舌、心思縝密擅長做戲~~~

每一個角色都如此鮮活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彷彿那些人物要從書中走出來,又彷彿這些人其實就生活在我們身邊。

縱觀全文,《圍城》最核心的思想是自我之城,那是一種對歸屬感和認同感盲目的追求,努力活成別人期許的模樣,這才是人們心中最牢固、最難衝破的一座圍城。方鴻漸對於歸屬感和認同感的盲目渴望,讓他無論怎樣掙扎都逃脫不了被束縛的命運。

我們渴望愛情,可愛情往往短暫,進而追求婚姻;我們渴望婚姻,而婚姻往往無趣,進而懷念愛情。人的慾望永遠無法填滿,我們永遠都在追求得不到或已逝去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讀這本書之前我以為,書中寫的是“婚姻之城”,是別人的“圍城”;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這也是“自我之城”,是我自己的“圍城”

故事是別人的故事,《圍城》是自己的《圍城》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