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品牌透過為消費者發言,從而獲取群體信任,最終實現「影響消費者行為決策」的品牌核心價值。

大白話就是:

成為消費者的「自己人」,甚至是整個群體的代言人,讓我們打心底裡願意為品牌買單。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模式一:喊口號

第一種模式最好理解,簡單粗暴。直接把消費者的心裡話喊出來,作為品牌Slogan或產品推廣語,一定要夠鮮明、有標籤。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中國移動:動感地帶《我的地盤聽我的》

“我的地盤聽我的”這句如今聽起來中二味十足的slogan,簡直就是通吃全體80/90中年人的回憶殺,不誇張的說這就是中國移動的財富密碼。“動感地帶”(M-Zone)在2003年3月份正式推出。很快成為各地校園的潮流標配。學校迎新季套餐辦理點人山人海就是司空見慣。以至於社團的拉新海報都會寫上:十個新同學九個都是“M-zone人”。回顧那個沒有微信的2G年代,唯一能限制年輕人空前高漲的自我表達熱情的,大概只有簡訊的字數限制了。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中國移動抓住了這波趨勢,它的百度百科這樣寫道:

“動感地帶”(M-ZONE)為年輕人度身定製,針對年輕客戶群的行動通訊需求,整合品牌形象、價格、渠道、營銷和服務,建立年輕客戶群對“動感地帶”(M-ZONE)品牌的歸屬感,樹立創新進取的公司形象。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有了如此野心勃勃的品牌戰略,中國移動一手抓產品端(資料業務:如圖片鈴聲下載、移動QQ聊天和無線遊戲等);一手抓明星代言,“我就是M-zone人”和“我的地盤聽我的”幾乎成了年輕人的口頭禪。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先是廣州,隨後橫掃全國,誇張地說,當年大一新生辦電話卡是沒有第二種選擇的。

沒有當初的動感地帶,就沒有如今中國移動“電信三巨頭”之首的江湖地位。

隨著各大品牌跟進,喊口號模式的侷限日漸明顯:消費者先是疲勞、然後會出現逆反心理。你誰啊,你憑什麼代表我發言?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低俗???不跟你玩了!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你誰啊?我不信、我無感,後來不少給自己貼標籤的Campaign,變成了品牌單方面的自嗨。

某些品牌OS:小丑竟是我自己。

模式二:做IP

第二種玩法:在提煉消費者主張的基礎上,引入或者創造一個人格化載體進行內容與形式的演繹,做成IP,把消費者想說的話做到人設裡面去。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這一系列的案例特別多,最早國外有熊本熊,國內有江小白表達瓶、故宮“朕甚是想你”、屈臣氏虛擬代言人屈晨曦……2018開始逐步呈井噴態勢。

當然並不一定要原創出IP形象,還可以對現有的明星進行釋義、組合、賦予內涵。

雪碧:大聲碧碧音樂廠牌

比如,雪碧飲料公司成立「大聲碧碧音樂廠牌」,找了華晨宇、毛不易、新褲子、劉柏辛一眾明星站《渴不停》品牌單曲,也屬於提煉主張、創造IP的第二種模式。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但是做IP也還是會存在同樣困境:能打準麼?作為品牌主你確定自己的洞察精準麼、切入形式OK麼?中心化的系統還是會存在要麼成功、要麼成仁的風險。

模式三:做生態

第三種模式值得多聊兩句,做生態——自然生長化、多元化、去中心化。

搭建一個舞臺,營造一個氛圍,讓萬物在生態裡自然生長;悄無聲息地孵化、培養、引匯出一批意見領袖,讓這批人成為消費者主張的擴音器。

B站、影片號、快手等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就像影片號25億播放量的「朱成英」土味孝心教育,B站粉絲近1200萬的「羅翔說刑法」用最逗的段子說最正的三觀……

大平臺(大品牌)們,透過在自己的生態裡面孵化IP,用流量分發者的身份來推波助瀾,很容易就可以讓這些KOL/KOC成為消費者的自己人。

高明之處在於這些主張,並不需要大品牌親自下場搖旗吶喊,是我們沉浸在品牌構建出的生態中自己主動感受到的、甚至是我們參與一起共建的。

大家信奉著一致的價值觀,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同頻共振的歸屬感,這就重新定義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從人與概念的關係、人與產品的關係,變成了人與人的關係。

這樣不僅我大品牌的包容性可以無限延伸了,而且大品牌也因為整個生態的多元化與多樣性,變得更加安全和穩固。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常見的理解是,把這些紅人IP看作平臺的產品;而在「品牌補完計劃」看來,其實這些紅人IP都是大品牌下的子品牌。

透過獨家簽約、流量扶持、粉絲沉澱等等手段,達成與網紅IP的內在繫結。

就像說到李佳琦、薇婭就是“淘寶一哥、開光OMG”和“淘寶一姐、人形聚划算”,辛巴帶貨就在快手,敖廠長、老番茄、中國BOY都離不開B站……

完全不用擔心這些看似獨立的IP發展好了會甩掉品牌,因為他賴以生存的粉絲在這裡,關係在這裡,生態在這裡。

2020有2個如出一轍的刷屏級案例:B站「浪潮三部曲」系列廣告片、快手《看見》,本質上都是在集中表達、輸出自己平臺(品牌)裡面的生態內容。

咱們來品一品其中的文案: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

不喜歡什麼

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

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

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幹杯的朋友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不要冷漠地走入普通人

……

不要冷漠地走入任何未經檢驗的生活

要相信生活值得一過,只要你熱愛它

如果非要對生活有態度

加油,奧利給!

你比你想象中,更美好!

01

底層邏輯:品牌如何塑造作為粉絲的我們

案例看完,我們上升到理論的高度,最後總結一下:

從「為消費者發言」到「替消費者發言」,一旦消費者接受了品牌作為他們代言人的這個設定,這代表消費者把品牌看成彼此是“一夥兒的”……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也就意味著品牌獲得了議題設定、甚至是操縱社群認知與群體趨勢的超能力。

議程設定與框架理論

這裡面有兩個專有名詞議程設定和框架,都是20世紀70-80年代美國學界提出來的理論,是大眾傳播和社會學的重要理論。

我的理解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我們所有看似自由自主的決策行為,都是在既定框架之下的發揮,是戴著腳鏈手銬的舞蹈。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好比,你可以選擇同意或是不同意“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這個觀點,但至少,這個話題已經在被討論了。

如果以狼人殺打比方,就有點像遊戲設計者和本局遊戲的法官。一個負責設定了討論的框架,一個負責引導我們討論的議題。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用大白話說就是:

我們很難去影響人們怎麼樣,卻可以引導人們想什麼。可以說社會主流文化就是一個超級框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決定著自己的活法,但這裡面每一種可能性都包含在框架之內。

最顯著的就是成功主義(或是消費主義)。

這個社會就是由成功者與失敗者構成的,頂多你可以在劃分出“追逐成功的堅定朝聖者”和“抵制成功主義的自由反叛者”,但幾乎找不到沒有被成功主義影響的人。

02

總結:品牌如何在我們腦海中上演盜夢空間

此時,再來回顧品牌替消費者發言的三種模式:品牌直接喊出主張、品牌KOL/KOC秀出品牌主張、品牌IP化表達主張。

無論哪種模式,品牌真正在做的全都是一件事——為我們的認知與思考設定框架、為我們的社交生活設定議題。

擔起了發言人的責任,也就擁有了代言人的權力。

這就是,品牌的野心。

品牌廣告:創造情緒價值的三種經典套路

這裡是品牌補完計劃,我們下一期再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