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

一杯紅茶、一間驛館、一幅名畫、一個夢境、一家藥堂、一尊鼉神、一朵奇花、一座參天樓,八個故事之後,《唐朝詭事錄》完成收官。

頂著志怪故事、單元探案劇的標籤,《唐朝詭事錄》熱度逐漸攀升。

開播第二天,《唐朝詭事錄》在愛奇藝熱度值突破6500,10月6日熱度值破8000,而在大結局上線後,熱度值已經逼近9000,與此同時,不少資料平臺上,《唐朝詭事錄》的熱度、市場佔有率也皆是名列前位。

關於劇情、演員,以及藉由劇集所引發的關於唐朝歷史、人文知識等等相關討論散佈各個社交媒體,而在這16天的更新週期裡,《唐朝詭事錄》也如願成為了熱搜常客。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唐朝詭事錄》導演柏杉對壹娛觀察說道:“懸疑探案劇對觀眾的吸引點還是有的,但要新鮮、獵奇,如果故事精彩,觀眾會隨著情節、破案的線索走下去,能融入案件之中,和案件互動,作為觀眾就會有一種參與感。我覺得這是觀眾喜歡該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志怪元素獵奇,劇情節奏適當,古風、懸疑與詭異氛圍感濃重,細節“武裝到”每個單元集數的片頭動畫,甚至三刀流等名場面的打戲都頗具看頭,如此評價之上,壹娛觀察(yiyuguancha)與編劇魏風華、導演柏杉一起聊了聊從《唐朝詭事錄》身上延伸出的有關古裝探案劇的更多可能性。

“詭”的氛圍感與唐朝的古風

懸疑、探案劇是需要氛圍感的。

甭管是暗色調“一驚一乍”的恐怖感,大雨滂沱或陰雨綿綿的懸疑感,還是不斷閃回的懸念感……某種程度,氛圍感會給劇集加分,也會影響著觀眾的沉浸感。對於古裝探案劇來說,氛圍感還有對於古風的還原和刻畫。

而之於《唐朝詭事錄》這樣的志怪探案劇來說,“詭”和古風的氛圍營造就顯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將唐朝和詭事明確寫進劇名。

回看整部劇,詭事、志怪風從一開始就撲面而來,唐朝的繁華與古色古香也融入其中。

首集,午夜縣令的院子裡出現會說話的黑貓,而後幻化成飛天的女性形象;黃梅殺篇中伴隨著淅瀝不停的雨,夢境與現實互相交織下的迷幻;鼉神篇中躲在紅色帷帳後高大的鼉神……“幻術”與奇花異草、珍奇異獸之下,志怪元素貫穿始終。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石橋圖篇,幾人在樹下品茗的場景,頗有古畫色彩;劇中經常提到的“崔盧李鄭”四大高門,則是對唐朝世家大族的反映;天外天上俯瞰長安全景,又展現出了唐朝的盛景與華麗。

這種氛圍感是文字與拍攝共同作用的結果。

《唐朝詭事錄》以編劇魏風華原著為出發點,但原著是解讀以《酉陽雜俎》為代表的唐代志怪筆記,並沒有主人公和固定故事線,因此,原著更多的是提供了故事素材。

“具體到寫作,這些線索只構成了單元案的序幕或者說開啟故事的發動機,所以,更準確地說,劇本其實是一個原創劇本。”編劇魏風華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

那麼,元素、故事有了,如何將其呈現在觀眾面前,並且能夠持續地挑逗觀眾被志怪刺激的神經?

首先,是增加夜戲的量。晚上更容易產生詭異的氛圍,才能呈現出最佳的效果。

據導演柏杉介紹,《唐朝詭事錄》總共拍攝了213天,其中大夜戲的時間佔據了三分之一,就是為了達到詭異感的最佳效果。

其次,是在人物造型上下文章。

“需要更大膽、更腦洞大開,根據每個角色的特點,往極致裡做。”柏杉繼續表示。

《唐朝詭事錄》每個單元故事中,不乏“奇人”——長安紅茶篇中面色慘白、長著紅血絲、下巴尖尖的陰十郎,甘棠驛中瞳孔血紅、甚至會流血色眼淚的劉十九,人面花篇能夠疊在一起形成青銅厲鬼的壯漢和侏儒,等等人物,都有著誇張而不同的造型和妝容。

導演柏杉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比如陰十郎的造型,在設計時就花費了很大的心思。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唐朝詭事錄》陰十郎

起初團隊的設計還比較保守,幾版下來他並不滿意。後來造型指導陳敏正加入,二人溝透過之後,又創作了幾版。起初定下的陰十郎臉上並沒有血絲,但陳敏正老師提出了加血絲的想法,柏杉覺得這是一個好想法,加上血絲會讓這個角色顯得靈動,而不再是一張死氣沉沉的臉,於是有了劇中最終呈現的陰十郎形象。

第三,則是在拍攝時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去營造氛圍。比如,用煙,配合著不同的故事調整色調,設計不同的鏡頭賦予不同的畫面風格,以及後期音樂、特效等等的加入,合作共同完成詭異氛圍的呈現。

甘棠驛篇就透過煙和霧濛濛、陰暗的天氣和色調,打造了廢棄驛站的陰森氛圍;黃梅殺篇則用眨眼般的鏡頭,區分夢境與現實……八個風格各異的故事藉由劇本底色和拍攝手法,將志怪、詭異的氛圍感從始到終拉滿。“八個不同的故事,我不覺得它必須要拍成從頭至尾都是統一的。我想把它拍成完全不同的八個風格的電影,這是我最初的定位。”柏杉表示。

從網路電影,到“電影化”劇集

從首個故事長安紅茶篇到最後的參天樓篇,《唐朝詭事錄》貢獻了八個故事,雖然採用了常見的單元劇形式,卻並沒有與常見的單元劇相似一條主線貫穿其中、匯成最後一個大案的敘事套路。從明面上看,《唐朝詭事錄》確實是以探案小組連線,講述了八個風格各異、獨立的故事。

每個故事五集左右的篇幅,在這個時長裡完成故事開端、發展、高潮、結束的脈絡,每五集左右就來一次過山車似的體驗,這對於哪怕36集並不算短體量的劇集來說,也是緊湊、適當的敘事節奏。

“從開始到結束,每個故事發展都脫離不了這個模式,但是,我們是每個單元中具備這些因素。四、五集之中具備這些因素和四十集之中具備這些因素,它的節奏肯定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它的優勢。”柏杉分析道。這或許與《唐朝詭事錄》最初的計劃是做成四部網路電影有關。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導演柏杉和編劇魏風華告訴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最開始時愛奇藝與長信傳媒是想要將《唐朝詭事錄》開發成四部網路電影。

在確認要做成網劇之時,魏風華的網路電影劇本已經大致成型,最終,網路電影版裡的幾個故事也出現在了劇版《唐朝詭事錄》,即長安紅茶篇和鼉神篇,而劇版《唐朝詭事錄》又是在網路電影劇本的基礎之上,進行了擴充和豐富,在魏風華完成初稿後,郭靖宇導演又進行了修改和調整,讓人物關係變得更為極致,整個節奏也變得更快。

但這並不意味著《唐朝詭事錄》的八個故事排列並沒有邏輯支援。“它們先後排列的順序、遵從的邏輯,是故事內部的邏輯和人物成長的邏輯。”魏風華分析道。

長安紅茶案涉及到主人公的登場和命運的改變,他們命運的改變又跟公主和太子的爭鬥有關,而依託於當時喝茶這一行為主要集中在達官貴人這一歷史背景,長安紅茶案被放到了開篇位置也就再合適不過。

通過幾個案子的歷練,盧凌風獲得了成長,需要單獨一個案子,於是跟上了眾生堂篇。在眾生堂篇的結尾,盧凌風對於孟東老審判的疑惑:假如蘇無名在,他會怎麼處理?證明了其開始深入思考一些問題,人物得到了進一步的成長。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眾生堂篇

不過,《唐朝詭事錄》也是有暗線連線的。

開篇的長安紅茶案並沒有真正揭露幕後真相,而最後的參天樓案,探案小隊又回到長安,重新接上長安紅茶案的故事。

魏風華解謎道:“這樣的話,在敘事上就形成了一個閉環。中間的案子雖是獨立的,但最後卻作用於人物身上,即把各個案子勾連進角色的成長之中。一句話,環遊大唐,萬水千山,成為自己。”

八個看上去相對獨立的單元故事,以主角的成長為勾連,五集左右一個故事的合適篇幅,再加上9月27日上線開始,不間斷的更新,既保證了整體敘事節奏的適當,能夠調動觀眾觀劇熱情,又為續寫故事,甚至形成“唐詭”宇宙提供了可能性。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不少評論表示“想看第二季”“可以出《宋朝詭事錄》《明朝詭事錄》”等等,也證明了觀眾對這一題材的認可,給予創作節奏和方式的正向反饋。

再極致的“詭事”最終還是要落地

懸疑探案劇常有,但志怪探案劇不常有。

毫無疑問,《唐朝詭事錄》撕開了古裝探案劇的一個新缺口。

如上文所說,《唐朝詭事錄》從題材選擇、文字創作到拍攝方法、後期製作,將劇名中的“詭”字進行了極致化表達。

且不說黑貓突然幻化成女性、陰十郎利用易容術化身陰十一娘、劉十九與蛇共生、沙斯能利用幻術一會兒變身為鷹、一會兒變身為虎……就說大雨天突然開啟甘棠驛門的是一個眼下濃重陰影、面色蒼白的人物,眾生堂開棺時突然跳出的貓,等等出乎意料,都能讓人心猛跳一下。

正如劇中蘇無名所說“這世上,既沒有神,也沒有鬼,只有裝神弄鬼的人。”“詭事”最終還是要落地,這對於以“志怪”為核心元素之一的《唐朝詭事錄》尤為重要。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唐朝詭事錄》劇照

實際上,《唐朝詭事錄》八個故事中的七個都可以從唐代的志怪筆記中找到線索,但這種線索只是隻言片語,或者一個短小的故事。

比如,《酉陽雜俎》中記載了人面花的傳說,原文只有34個字,說的是在大食國西南兩千裡的山谷中,生長有一種奇異的花朵,在此基礎上,以洛陽為背景,編劇寫了一個以人面花為線索的懸案;“長安紅茶”案的引子,來自《紀聞》中所記的新娘失蹤案;鼉神的案子,靈感線索則來自《獨異志》中的記載;石橋圖案子的線索,則來自《酉陽雜俎》中對一幅名畫的記載;黃梅殺來自於《河東記》,說的是一個書生進入了妻子的夢境。

以此構成每個故事的線索或引子,在保證了志怪元素且出處有所證明基礎上,又能增加劇集的志怪氛圍。

難點同時存在。

“靈感線索有了,怎麼進而構造一個‘唐裡唐氣’的原創探案劇本,其中一個最大的難題,我覺得是怎麼提取這個案子的主題,而又恰如其分地把這個主題蘊含在故事當中。因為唐代的志怪往往沒有主題,它只是呈現一個驚奇的現場,只是想表達志怪故事本身。我的方法是在寫作中結合唐朝的社會現狀,每個單元案子自然而然尋找到了一個主題。”魏風華表示。

比如,鼉神篇中幕後兇手曾參軍,就是因為相貌醜陋、身材矮小,不符合唐代當時任用官員的“體貌豐偉”的規定,而不得志。石橋圖篇的商人歐陽泉一心想加入南州四子成為名士,這與當時社會士農工商的社會階層有關。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鼉神篇

而與唐朝的連線和對唐朝歷史、人文的描寫,又貫穿整劇,甚至體現在細枝末節。

“可能是因為這種興趣,所以劇中不由自主地就會呈現出唐代的時代特徵和風俗民情,然後將他們鑲嵌到合適的地方。這個適合的地方,指的是對敘事和案情的推動有作用的地方。比如,唐朝貴族喜歡吃櫻桃,還有社會上對士族的崇敬,這些都會成為破案的線索。”魏風華解釋道。

除了文字創作,在拍攝層面,“詭事”也在落地。

據柏杉介紹,為了拍攝甘棠驛的故事,劇組搭建了驛站;參天樓篇中地下三層、地上三十三層、頂端還有一層天外天的參天樓也是劇組為了四天的拍攝,花費了45天在一個5000平米左右的棚內搭建的。

細節如鬼市群眾演員的妝容、表演等也都有極高的要求。柏杉要求鬼市的群眾演員走路要慢下來,每一個回頭都要慢慢地給到詭異的眼神,甚至晚上拍攝,化妝師們下午開始就已經開始幫鬼市的群眾演員們上妝。以“詭事”開頭,《唐朝詭事錄》從故事到置景、演員表演等,都要落地,最終成為了一個個在當時歷史背景下,最“詭”是人心的故事。

《唐朝詭事錄》如何讓古裝探案劇又「飛」起來?

連更16天之後,《唐朝詭事錄》迎來會員收官。

導演柏杉和編劇魏風華都對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表示了第二季創作的可能性。

編劇魏風華透露道:“打造一個唐詭的世界或者說唐詭的宇宙,是我創作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一部的結尾,盧凌風與蘇無名分開,他們如何再走到一起,再開始怎樣的冒險,確實是留了一個鉤子。它也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尾,當時就已經有做第二部的這種準備。”

“唐詭”宇宙能否成型,或者是否會有一些觀眾建議的《宋朝詭事錄》《明朝詭事錄》等等出現仍需等待,但撕開志怪缺口、將“詭”與古風氛圍感進行極致化塑造,同時又沒有犧牲掉敘事節奏和探案劇該有的懸疑感,《唐朝詭事錄》打開了古裝探案劇的更多創新之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