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菏澤鄆城一村莊出了300餘名教師、50餘名博士研究生,崇文重教傳承百年

02:14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效謹 鄆城報道

“王老虎村教師多,不種穀子有米喝。”在鄆城唐廟鎮有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王老虎村,村莊前前後後出了300餘名教師,孕育出了50餘名博士、研究生,是名副其實的“文化村”。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鄆城縣唐廟鎮王老虎村,帶你一探崇文重教之風的百年精神傳承。

崇文重教之風傳承百年 “文化村”實至名歸

1913年,王老虎村王西爵先生開辦免費私塾,為孩子開蒙啟智。自此,王老虎村及方圓幾十裡村莊的孩子,都可以進學堂享受到當時貴族才能擁有的受教育權,這也是當時鄆城縣城南第一所完全小學,教習國語、算術、音樂、美術、地理、歷史、自然、珠算、體育等課程。父傳子、子傳孫,王西爵先生及其後世三代人先後擔任私塾老師,卻從未收取過村民的任何費用。

菏澤鄆城一村莊出了300餘名教師、50餘名博士研究生,崇文重教傳承百年

王西爵先生百年前創辦免費私塾

現年69歲的王老虎村村民王忠憲第一位授業恩師便是王西爵先生的孫子。“在當時,家家戶戶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受教育機會,每天天還矇矇亮,我就會被母親從床上拽起來,我仍然清楚記得學堂紙窗透出的橘黃色煤油燈光,記得老師用戒尺抽打遲到學生手心的情景。毫不誇張地說,那間破舊的學堂改變了我們村莊的命運,我們村更早知道知識的重要性,也更早享受知識帶來的紅利。”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時候,農村普遍文化程度低,識字的村民寥寥無幾,但在王老虎村,村民人人能識字、人人會寫字,在當時是遠近聞名“文化村”。

王忠憲說:“早先的通訊方式都是寫信,有一位鄰村王菜園的村民來我們村找人讀信,看見我們村有一個正在挖井的人,就上前詢問哪有識字的人,結果,我們村這個挖井的人拿過來信就讀,當時就把鄰村村民震住了。慢慢的,來找我們村讀信、代寫信件的人越來越多,‘文化村’就傳了起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全國範圍內開展普及小學教育行動,百餘名王老虎村村民分散於鄆城各鄉鎮(村莊)開展教育活動,為鄆城縣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現在,王西爵先生仍然有後人活躍在教師崗位上,算起來已經有五代人了,這也致使我們村的村民對成為一名教師有很深的‘執念’,截止到目前,我們村前前後後共出了300餘名登記在冊的教師,教授過的學子遍佈全國各地。鄰村傳出了‘王老虎村教師多,不種穀子有米喝’的‘諺語’,我知道他們是在羨慕我們。”王老虎村黨支部書記王敏炮說。

退休教師不退崗成“習俗” 書香文化造就“狀元村”

“遇到不會的就出門問問,咱村裡就是老師多。”這是當孩子學習遇到難題時,父母說過最多的話。受王西爵先生影響,王老虎村的退休教師大都在家裡創辦了免費“私塾”,此外,他們還根據個人所長創辦了毛筆字、硬筆書法、紅色故事等特色課堂供孩子自由選擇,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很多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教育需求。

現年69歲的王新倉是一名退休教師,曾擔任過王老虎村小學的校長,走進王新倉居住的房屋,牆上掛著一面印有“遍載桃李村,廣育棟樑材”的醒目錦旗,這是王老虎村全體教師於2011年贈予王新倉的。記者瞭解到,王新倉在任期間,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引領青年教師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增強服務師生、服務社會的本領,學校成績在全鎮名列前茅;退休後,王新倉心繫鄉村教育事業,在家裡創辦作文寫作免費“小課堂”,無論是記人敘事,還是寫景狀物,王新倉都信手拈來。

菏澤鄆城一村莊出了300餘名教師、50餘名博士研究生,崇文重教傳承百年

菏澤鄆城一村莊出了300餘名教師、50餘名博士研究生,崇文重教傳承百年

傳承教育精神,退休教師不退崗

69歲高齡的退休教師王延亮除了為村裡的孩子解疑答惑外,還在家中開設了毛筆字“小課堂”,學的雖是簡單的“橫豎撇捺”,但村民發現自家孩子的作業筆跡越發工整、整潔了……在王老虎村,王西爵先生的故事已經深深地融入到每一位村民的骨血中,退休老師不退崗已經演變成為一種“習俗”,“上學好、上好學、好上學”成為全體村民的一致目標。

王老虎村還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狀元村”,據不完全統計,自恢復高考以來,王老虎村先後培養了50餘名博士、碩士,本科生更是多不勝數,他們分佈在全國各地,為國家建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我們村西頭有一處狀元榜,誰來了不得看上一眼?誰看了不得誇上一聲?這得感謝村裡的學習風氣和學習條件,我們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登上狀元榜。”王老虎村村民王敏允說。

以古為師守正出新 譜寫鄉村振興青春之歌

王西爵先生及其後人的創辦免費學堂的故事,影響了王老虎村乃至整個鄆城縣教育事業的發展。

近年來,鄆城縣教育系統以提升教師師德師風為抓手,以提升教學質量為目標,將王西爵先生的無私奉獻精神與新時代教育理論和教育觀念完美融合,培訓了一批“好上課、上好課、課上好”的高質量基層教師隊伍。

據唐廟鎮中心校校長刁慕韜介紹,為紀念王西爵先生在基層教育上做出的卓絕貢獻,2018年,唐廟鎮在王老虎小學教學樓前設立王西爵先生銅像一尊,每年的教師節,都會有大量教師慕名前來,瞻仰學習義務辦學、嚴謹治學的教育精神。刁慕韜說:“教育不單是事業,更是精神的傳承、愛的傳遞,王西爵先生不計名利、淡泊名利的教育職業操守,給更多教育工作者樹立了典範,影響深遠。此外,我們還廣泛開展退休教師座談會、青年教師集中研討會等方式,將現代化教學手段、教育理念,與老一輩教育家紮根基層,無怨無悔的精神相融合,在提升基層教師備課、評課、研課能力的同時,鼓勵他們根植鄉村學校,用奉獻點亮鄉村文明之光。”

菏澤鄆城一村莊出了300餘名教師、50餘名博士研究生,崇文重教傳承百年

譜寫鄉村振興青春之歌

王老虎村村民王書黨自小便常聽老人講王西爵先生的故事,久而久之,成為一名教師,成為一名像王西爵先生般紮根基層的教師成了王書黨的人生目標。如願以償成為鄉村教師後,王書黨根據退休教師的經驗傳授,摸索出一套符合鄉村學生的現代化教育模式,並取得了傲人的教育成果,王書黨也被委以重任,先後在唐廟鎮鄭莊小學、劉垓小學擔任校長一職。

“鄉村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質,而是陪伴,鄉村教師缺的不是水平,而是紮根基層的勇氣。這幾年鄉村學校的教學硬體和師資力量有了長足的長進,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同時也希望王西爵先生的教育精神能影響更多的青年教師紮根基層,譜寫鄉村振興青春之歌。”王書黨說。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