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中國台州網丨探訪立馬“超級工廠”:6.3小時下線一輛電動車

中國台州網丨探訪立馬“超級工廠”:6.3小時下線一輛電動車

圖為立馬車間的檢測燈架。

說到電動車,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因為每戶人家都有那麼一二輛電動車,可是在臺州灣新區,這家工廠生產的電動車不一般。聽說,他們有一個超級工廠,究竟超級在哪裡呢?近日,筆者前往一探究竟。

園區協同化:從管材到整車下線僅需6.3小時

走進立馬車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總部)總裝車間,只見工人們正用不同的中轉車將車架、電機、電纜、坐墊、塑膠件等電動車零部件從各個廠區配送到這裡,然後流水線上的工人們將各類零部件組裝成整車,再由技術人員對電動車的制動、車速、燈光等指標進行檢測,最後,一輛輛嶄新的電動車透過自動輸送帶“空中漫步”到成品庫。

在整個流程中,所有的生產環節都是在一個園區裡流轉,沒有大型運輸車、沒有卡車司機,不用打包包裝,所有的零部件都不落地。你可能無法想象,在立馬車業,從一根管材入廠到一臺整車下線,全程只需6。3個小時。高效的背後,得益於“超級工廠”帶來的變化。

其實“超級工廠”並不高深莫測,立馬車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應光捷告訴筆者:“過去,我們每個零部件廠都是分散在總裝廠的周邊,近則幾公里,遠則上百公里,零部件廠到總裝廠既要運輸成本,又要包裝成本,廠區之間各自為戰,現在,我們將電機、車架、注塑、線纜、塗裝等五大主要零部件廠和總裝廠全都集中在一個園區,形成‘5+1’模式,六大廠區協同流轉、無縫銜接,大幅降低物流運輸和倉儲費用,達到園區經濟效益最大化。”

這樣的“超級工廠”,是立馬的“獨門秘籍”。而在立馬車業河南、河北兩大生產基地,採用的也是“超級工廠”模式。立馬車業三大“超級工廠”總佔地面積約2100畝,擁有實體門店7000餘家,年產電動車約200萬臺,總產值約30億元,總銷量浙江省排第一,全國排前十,屬於電動車行業裡的“頭部企業”。

生產自動化:持續推動機器換人降本提效

立馬的“超級基因”不侷限於園區間的重新排列組合,更在於其對核心技術的把控。動力不足是電動車的一大痛點,而決定動力的兩大“命門”是電機和電池。立馬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電機和電池全部自己研發生產,避免了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成立18年來,立馬一直專注於核心動力技術的研發,先後研發出F16、V6、AAT等優質電機。在全國電動車競技大賽上取得“八冠王”的榮譽,便是對立馬動力最好的肯定。

走進立馬生產車間,處處可以看到企業自主創新的影子。在電機生產車間,工人們透過一臺自動扒胎機進行流水作業。“以前都是靠人工,非常吃力,現在只要往裡面一放,機器自動充氣扒胎,扒胎時間從原先6分鐘提高到1分鐘。”立馬車業研發部部長陸建華說,這臺自動扒胎與充氣一體機是立馬公司科研團隊獨立開發的,在行業裡絕無僅有,取得專利十多項。

當下,中國製造業已經進入新的時期,人力成本上升,“機器換人”勢不可擋。立馬從2018年開始,每年投入近千萬元進行自動化改造,每年的研發投入佔總銷售額的3%到5%。在繞線車間,立馬電機事業部副總經理馬兆闖指著一臺自動繞線機說:“我們這臺機器可以代替6個人,品質一次成型,避免了人工的誤差,而且機器不知疲憊地工作,成本從原來的6元降低到1。5元,既提高了效率,又解決了招工難、用工貴的問題。”

產品智慧化:不斷滿足現代人的消費體驗

現代人的消費需求已從單一追求高品質,向“高品質+優體驗”的複合型需求轉變。為了滿足消費者更加美好的消費體驗,立馬車業在產品的智慧化改造上下足了功夫。

這一點,在立馬的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卡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立馬與防盜器廠家合作,共同開發的NFC卡,具有機械鑰匙所包含的開鎖、上鎖、騎行等所有功能,一張卡就可以輕裝上陣,避免了機械鑰匙攜帶笨重、容易丟失、損壞的尷尬。

另外,NFC卡還可以與蘋果、華為、小米、OPPO、ViVO等市面上常見的智慧手機及華為Watch、小米手環等智慧裝置相匹配,讓手機和手環秒變電動車鑰匙,出行更加便捷、解鎖更加智慧,也滿足了當代年輕人追求時尚的心理。

好的產品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消費者的需求。為了滿足快遞、外賣小哥等日常使用手機時間長、需要經常充電的人群的需要,立馬還在電動車上安裝了USB快充介面,外賣小哥可以一邊開車,一邊充電。

國內電動車企業從2003年的2000家到目前不足200家,18年來,立馬見證了電動車行業大洗牌的過程。而隨著“低速電動車允許納入工信部公告目錄、擁有準入資格”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傳來,電動車行業也迎來了又一個“風口”。

立馬車業順勢而為,目前已經在低速四輪電動車領域開始佈局,預計首輛車將在兩年內下線。

編輯:丁楚蘭 責任編輯:餘彩虹 稽核:劉錦萍

宣告:本文轉載自【中國台州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權,請聯絡更正、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