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正文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開篇先看看這些美麗到不能呼吸的流星

01:06

昨晚,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

有“聖洛朗的眼淚”之稱的

英仙座流星雨來襲時

你和誰一起仰望蒼穹

看流星劃過夜空的美麗畫面呢?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上面的圖片與影片的

作者

正是下面這個小夥

鳳凰天池觀日臺星軌

在潮州,“90後”小夥謝仕傑用鏡頭記錄璀璨夜空,成為一名“追星星的人”。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兩年間,700多個夜晚,他用相機記錄了上萬個星空的神秘瞬間。在追星日子裡,他拍攝過日食,月食,流星雨等天象,觀測過太陽黑子、彗星、人造天體過境(國際空間站,哈勃望遠鏡,天宮一號二號,銥星)等目標。

對於謝仕傑說,天文所帶來的不止是對星空的探索,更是對人生的思考——仰望星空,胸懷宇宙,以廣闊的胸懷去看待生活。

兒時常趁父母睡著偷偷“觀星”

謝仕傑生於1990年,小學五年級就成了“追星族”。他至今記得,第一次從《自然》課本上看到四季星圖時那種強烈的好奇心。在一個天晴的夜晚,他抬頭看到了北斗七星,發現它的排列竟然與課本中的星圖中是一樣的——原來所有星星都有固定的位置和出現規律。

從那以後,謝仕傑迷戀上了星空,

“我經常等媽媽睡著後,就拿著小板凳從房間裡偷溜到陽臺觀察頭頂上的星空。怕被媽媽發現,還用咳嗽來掩飾開門聲。”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初中自制望遠鏡

上了初中,謝仕傑幾乎把謝慧如圖書館的天文書翻了個遍,每次看到書上描述的天文現象,他就在想,如果自己也能有一架天文望遠鏡就好了。

為此,謝仕傑找來幾個廢棄的塑膠藥瓶,拼接成鏡筒,自制了一個簡陋的望遠鏡。

上大學時,謝仕傑在一次抽獎活動中獲得一塊專業鏡片。這下可以製作一個“專業點”的望遠鏡了。謝仕傑查閱了大量資料,又向玩了十多年天文的前輩請教,

終於自制了較為專業的望遠鏡。

腳架怎麼辦?自己來做吧。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到五金店買不鏽鋼水管,自己鑽孔配螺絲,做好了一個腳架。此後,在舉辦“路邊天文”活動時,他這個“效果還不錯的”自制望遠鏡,讓不少路人能一窺星空的美麗。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18年8月12日晚上明亮的英仙座火流星(葫蘆水庫)

追星星也“瘋狂”

玩天文的這些年,謝仕傑學會了肉眼辨識星空,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用相機記錄下繁星點點的夜空。

從拍下的數以萬計的星空照片中,謝仕傑挑選了6800多張製成4分多鐘的短片。影片中絢爛的星空讓網友紛紛感嘆璀璨的自然之光如此神奇。

為了守候滿天繁星,謝仕傑笑稱自己“有時候還挺瘋狂”。2017年,他曾在8天時間內兩次自駕他的摩托車到鳳鳥髻並登頂,在那過夜拍星。鳳鳥髻是粵東第一高峰,海拔1497。8米,從山腳到山頂的露營平臺的山路長8公里,非常顛簸。

“下山時手剎、腳剎都用上了,有時還得用腳伸到地面輔助剎車,還是比較驚險的。但那裡的星空太美了,望著頭頂的星光就會覺得一切的艱辛都是值得的。”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意溪別峰星軌

難忘2016年英仙座流星雨

今年8月13日,英仙座流星雨再次浪漫來襲。巧合的是,讓謝仕傑印象最深刻的,正是2016年8月12日觀英仙座流星雨。

三年前,他和小夥伴提前好幾天便做好了上鳳凰山天池“追星”的準備。可到了8月12日當天,白天雲很多,還下起了雨,天氣不理想,但謝仕傑還是決定上山碰碰運氣。

到了山上入夜後,雲很厚,水汽大。於是謝仕傑和小夥伴鋪著防潮墊,躺在天池旁的草坪,邊聊天邊等雲霧散開。接近午夜,突然颳起一陣風,剛好把蓋在他們頭上的霧氣吹開,星星一顆顆慢慢露了出來。

經過白天雨水的沖刷,天空變得無比純淨,流星從各個方向不時劃出,上演著浪漫的空中煙火。每出現一顆流星,謝仕傑就跟著一陣歡呼,高潮的時候,他甚至在10秒的時間裡看到了3顆緊挨著出現的流星。這一次的英仙座流星雨,讓他驚豔不已。

組織科普活動讓更多人愛上天文

謝仕傑介紹,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並不適合拍攝。“剛好是農曆十三,大月光,只能等明年。”謝仕傑眼裡滿是遺憾,“要是月相合適天氣好,不讓請假都要辭職去拍。”

現在,謝仕傑還是中國星空攝影聯盟成員。平時在生活中比較難以接觸到的天文愛好者,謝仕傑就透過網路建立了潮州天文愛好者QQ群,並透過論壇、微博等多種渠道結識本地天文愛好者。如今的QQ群成員近200人,從初中生到中年人都有。

潮汕小夥瘋狂追星,兩年拍下上萬張圖,美到不能呼吸……

如今一有時間,謝仕傑就會和其他天文愛好者一起組織“路邊天文”的活動。他們將各種專業的望遠鏡搬到公園、廣場,讓市民免費體驗觀測,感受天文的無窮魅力。他希望透過這些科普性質的公益活動,讓更多人愛上天文。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家源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家源

廣州日報全媒體影片記者:陳家源、何鑽瑩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石鈺

部分圖片影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