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時尚/ 正文

拆掉思維的牆!思維方式的力量

你好,我是無窮大叔,陪你性福,每一天。

“not yet”思維方式的力量,是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偉克博士在一場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技術、娛樂、設計)演講題目。

拆掉思維的牆!思維方式的力量

圖文來源網路

“not yet”如果直接翻譯的話,就是還沒有。但是如果沒有語境,就不知道這兩個英文單詞在說什麼。卡羅爾。德偉克博士在講演中,把人的思維模式分成“固定型”和“成長型”兩種。她舉出10種這兩種模式的事例。

1、 固定型:我不擅長這個。成長型:我會錯過什麼?

2、 固定型:我放棄啦。成長型:我要用另一種方法試試看。

3、 固定型:這樣已經夠好的了。成長型: 我還能做得更好嗎

4、 固定型:我犯錯了。成長型:失誤能讓我學會更多

5、 固定型:我朋友可以做這個。成長型:我可以在一邊旁觀學習

6、 固定型:這太難了。成長型:只需要多花點時間而已

7、 固定型:我就是做不到。成長型: 我要發動我的大腦了

8、 固定型:我盡力了。成長型:下一次我能做得更好

9、 固定型:我的計劃失敗了 。成長型:沒關係,我還有XX

10、 固定型:我永遠都不會變聰明。成長型: 我一定可以學會如何做到這一點。

拆掉思維的牆!思維方式的力量

圖文來源網路

Not yet 這是芝加哥某高中的老師對透過某些課程的學生打的分數。這表明,學生在學習該課程的過程中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學習曲線上達到了一個點,在前方還有要學的內容。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教師給學生批註了“not yet”以後,其實就是在提示或者鼓勵學生“你得到的這個結果不僅僅如此,還有更多的內容等待著你學習”。其實就是培養了學生

“學習是一個過程”、對一切質疑,包括對自己質疑、“還有,還有

……

”、不斷學習,進取、在學習的路上“不滿足”等思維和行為方式。

鼓勵學生“還有”(

yet

)的思維方式成為學校教育有關人權的內容去考慮了。

從她列舉的十個成長思維模式來看,我理解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把自己的視角關注在做事的過程,並享受著做事情的過程,而非結果。

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會考慮,我還可以做什麼?我還能不能做得更好?因此在做事情的時候,他認為做事情的結果是一個過程中曲線的一個點,而不是成功或者失敗的結果。

因此,這種思維模式的人是對世界的事情和人是開放的、好奇的、接受和允許外界事物和人的不斷的變化、善於並有勇氣探索和創造新事物、在做事情方面對自己做出的結果既興奮又會憧憬新的突破。

拆掉思維的牆!思維方式的力量

圖文來源網路

他會對做事情的結果是開放,會讓你做事情再稍微好一點,好上加好,也同時享受著成長過程曲線的每一個點。因此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常常打破自己“舒適區”。

神經科學研究,一旦人打破了自己的“舒適區”,學習了新的或者困難的內容後,神經元會形成新的、強壯的突觸連線。因此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這類人的生活總是處在“新鮮具有活力”的狀態下,因此在他們的生活裡沒有“壓力”二字。

相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是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區”,封閉保守,滿足與當下自己所得到的結果,並且患得患失。所以具有這樣的思維的人的生活狀態是萎靡的、單調一成不變的、固著的、死氣沉沉的。

拆掉思維的牆!思維方式的力量

圖文來源網路

1、追求完美的人關注事情的結果,不關注做事的過程。因此就無法體驗到做事情過程中帶給自己的收穫。

“還有”思維模式的人知道做事情是在過程中慢慢實現的,因此他們有耐心,投入到做事情中,可以等待。他們在做事情過程中體會在過程中帶給自己發現自己特點的喜悅。

2、追求完美的人有各種型別:有的追求完美人是沒有行動,自己空想一個結果並想得到,透過想到那個結果可以讓自己內心得到一種安慰;有的人是預期的結果與自己的能力不匹配,卻一定要得到那個結果;有的人內心裡有一個完美的結果,但是做的事情並沒有按照事情的規律做事情,就總也達不到結果;總之他們做事的手段和目的是不匹配的,所以總得不到自己的結果而苦惱

“還有”思維模式的人是按照事物的規律做事情,在自己行動中得到結果後,根據所得到的結果去考慮是否還可以再好一些。他們透過自己不斷想出新點子,讓自己做的事情好上加好而感到愉悅

3、追求完美的人是希望一下子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結果,並且不允許失敗。一旦失敗就會全部放棄,包括自責,甚至攻擊。這是一種“非此即彼”的認知方式。

拆掉思維的牆!思維方式的力量

圖文來源網路

“還有”思維模式的人允許自己在做事情上失敗以及哪怕有一點點小小的不同都會喜出望外。

貪婪指的是關注物質生活的好上加好。物質生活得到了會讓人膨脹而揮霍。在內心層面沒有提升,人的生活狀態處在原始或動物的層面。生活狀態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底層。

“還有”思維關注的是做事情或者是做人的修行的好上加好。對自己內心的提升是一種喜悅。生活狀態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的上層,甚至包括自我實現的層面。

END

作者簡介:無窮大叔,心理諮詢師,專注研究兩性情感,性心理,效能力訓練開發。

(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