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你就是吃了“內向”的虧!

提到“內向”這個詞,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不善言辭、恐懼社交?孤僻害羞、冷漠疏離?難以相處、沒有朋友?甚至,你會即刻為自己或他人貼上標籤,“對,我/某人就是內向性格!”?有些時候,你可能還會深感疑惑:我好像時而外向,時而內向……?

社會主流觀點認為,

內向性格的人常常不善表達與合作,而外向性格的人更易相處,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也更容易獲得成功。被譽為“內向型人格之王”的美國著名職場人力資源開發專家珍妮弗·康維勒認為,內向型的人得到的評價往往偏低,在職場競爭中容易佔劣勢地位,容易成為職場隱形人。

“內向”性格如此不討喜,究竟該如何與自己和他人相處?如何應對紛雜外向的世界?又該如何把控創造自己的人生?

你就是吃了“內向”的虧!

01 你對自己的判斷準確嗎?

內向or外向,傻傻分不清

外向者被外在世界驅動,內向者被內在的思想、觀念和情緒驅動;外向者渴望豐富的體驗,內向者需要適度的刺激;外向者追求廣度,內向者追求深度。

透過社交為自己積蓄能量,涉獵廣泛卻難以深入持久,是外向者的典型特徵;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容易因龐雜的人群倍感壓力,必須透過獨處為自己積蓄能量,追求對一切事物理解的深度,是內向者的典型特徵。

內向者專注于思考的品質,在外向者眼中,顯得難以捉摸、遲鈍愚笨;內向者追求安靜的傾向,在外向者眼中,顯得難以親近、格格不入;內向者沉浸於自我世界的行為,在外向者眼中,顯得難以取悅、孤僻清高。

你,真的是內向者嗎?

02 你能選擇或改變自己的性格嗎?

幸福快樂的首要之點就在於一個人願意成為他自己。

究竟是什麼塑造了性格?

D4DR基因的長度

決定了性格。D4DR基因越長,對神經遞質多巴胺的敏感度就越低,因此需要更多的外界刺激才能產生多巴胺,達到愉悅的狀態。反之亦然。也就是說,D4DR基因較長的人,成為了外向性格,D4DR基因較短的人,成為了內向性格。

血液流動的通路

決定了性格。當血液流動通路的複雜度較低時,人就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大腦區域會被輕易啟用;當血液流動通路的複雜度較高時,人就容易專注於回憶、計劃、問題、思想、情感。前者形成了外向性格,後者形成了內向性格。

可見,

內向還是外向,根本不受我們的控制

03 你能識別自己的“潛能”嗎?

內向性是一種氣質,比起與它對抗,

你更應該學會與它相處。

作為內向型人,首先應該

瞭解並接受自己的特點、侷限和能力邊界,掌握自己的黃金時間和能量節奏。

也就是說,儘可能順應自己的天性,把能量消耗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並用適合自己的方式及時補充,科學地駕馭自己的能量。

肯定自己的同時,在體內安插一個外向型人的視角,學習一些外向技能,讓生活變得更加輕鬆。

比如,與家人相處時,頻繁練習即刻表達,改變自己給他人留下的沉默寡言的印象;比如,因過度刺激感到焦慮時,透過特定方式(微笑、音樂、冥想、回憶溫馨畫面等)快速冷靜、放鬆情緒,讓自己擁有掌控感;比如,不刻意苛責自己,用善意揣測別人,為自己樹立信心;比如,加入感興趣的社群,成為一名志願者,主動與他人建立深度連結,用光芒照亮他人。

A 你的社交制勝法寶

當社交成為現代生活的必需品,內向型人該如何從容應對?

a 充分預案

預先準備好開放性話題(以“如何?為什麼?是什麼?”等句型構成的話題)和提前離場方案。

b 戲精附身

提前到達會場,製造主場優勢,使用高能姿勢(如神奇女俠姿勢等)與主辦方或嘉賓溝通,積攢自信。

c 以靜制動

選擇令自己感覺舒適的場所,等待外向型人主動與自己交談。進行一對一交談,實現深度溝通。

d 善用道具

選擇較為誇張的裝飾物(胸針、戒指、手鐲、領帶等)引起他人的注意,促使他人主動與自己交談。

e 積極迴應

真誠地傾聽,運用適當的肢體語言和豐富的表情與對方交流,給予對方舒適感。

B 你的職場破冰利器

默默無聞、謹小慎微、寡言少語……如此低調、含蓄的內向型人,該如何在職場上嶄露頭角、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與上司和同事

主動溝通

,讓對方瞭解自己的

興趣、能力

以及

工作的計劃、進度、問題與解決方案

點頭微笑、身體前傾、記錄提問、建議討論,提高自己的參與感,

讓他人更重視自己;

當需要進行深度思考時,

坦然告知大家稍後會補充建議或者提出方案

,讓他人更信任自己;

打造適合自己的職場“靜心空間”

,應對高密度的會議和層出不窮的問題。(請點選

陪你找尋,一平方米的靜心

瞭解更多靜心錦囊。)

C 你的親密關係指南

不同性格的人相遇後,究竟會擦出美妙的火花,還是會爆發劇烈的衝突?內向型人,該如何經營你的親密關係?

a 當內向遇上外向

“內向男”與“外向女”構成了矛盾重重的伴侶型別

,男性不擅長社交和女性無社交不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外向女性眼中,男性顯得軟弱被動、不思進取、生活無趣,往往感到自尊受挫、壓抑窒息;而在內向男性眼中,女性顯得自私苛求、強勢控制、專斷獨行,往往感到不被重視、難以滿足。

與此相反,

“外向男”與“內向女”由於比較符合主流認知“男主外、女主內”,可以說是幾近完美的伴侶型別。

然而,時代變遷,這種搭配型別也逐漸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外向男”常常在回家前就將充沛的精力耗盡,而“內向女”在家中卻得到了過分的補充,當“外向男”想要透過休息恢復能量時,“內向女”卻只想透過“刺激”釋放能量;比如有些“內向女”開始思索自己是否應該適度變得“外向”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而與此同時某些“外向男”卻倍感生存壓力,準備採取“躺平”姿勢。

b 當內向遇上內向

“內向男”+“內向女”構成了相對封閉的伴侶型別

,他們常常與外界割裂,過度依賴彼此,形成只有對方的“二人世界”。當然,這樣的伴侶會對對方表現出耐心與忠誠,給予對方足夠的空間,形成

低衝突、高穩定的關係

c 當外向遇上外向

“外向男”+“外向女”構成了頗具挑戰的伴侶型別

,追求豐富刺激讓二人轟轟烈烈,而持續高度興奮又讓二人難以體察對方的情緒異常。

由此可見,

沒有哪一種搭配佔有絕對優勢,和諧相處的秘訣並非搭配本身,而是能否為對方採用相應的策略。

正如世間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即使性格傾向相同,也會有程度差異。

欣賞與接納彼此

,才是和諧關係的經營之道。“外向女”的活躍如果能得到“內向男”的重視與肯定,“內向男”的審慎如果能得到“外向女”的理解與支援,兩個人自然可以獲得平衡。

發生衝突時,應該在陳述各自主張、確認性格傾向、瞭解問題癥結的基礎上,積極換位思考、提出適合對方的解決辦法。採取折中策略,輪流掌握主導權

也是能夠彌合二人差異的方法。

D 你的輕鬆育兒錦囊

既然無法選擇自己的性格,對孩子的性格就更不應該挑剔和苛求。輕易定義孩子的性格,只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壓力。尊重並接納真實的孩子、引導孩子發揮性格優勢,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a 當你遇到一個內向孩子

作為內向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模式能夠感同身受,更容易與孩子產生共鳴,但也極其容易同時陷入內向困境。作為外向父母,對孩子的行為模式難以理解,更容易輕易給孩子貼上“害羞”、“孤僻”等標籤。為避免出現上述情況,要

幫助內向孩子正確看待自己,引導其掌握特定的社交技能,如微笑、積極迴應、表達感謝等

b 當你遇到一個外向孩子

作為

內向父母

,既要確保自己擁有安靜的空間,又要滿足孩子對多樣性的渴求,最好的方式莫過於

主動為孩子創造環境,同時儘可能避免自己受到強烈刺激

。比如讓孩子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或者拜託其他小朋友的父母帶孩子參加活動等。作為

外向父母

,在和孩子一起獲取能量的同時,也要

重視深度交流

你就是吃了“內向”的虧!

嗨,內向型人,讀到這裡的你,相信不會再被自己的性格困擾。

你態度謙虛、內心豐富、思維敏捷、善於內省、樂於自處、值得信任。

參差多型,乃世界本源。外向與內向各有其不同的價值。如果我們不能立即消除彼此間的分歧,至少應該接受世界對多樣性的包容。

你,能在不同情境下充分發揮內向者優勢;

你,能模仿和內化外向者優勢為自己賦能;

你,能撰寫令自己滿意的人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