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尋味東莞》讓中堂這家魚包店又火了一把!

《尋味東莞》讓中堂這家魚包店又火了一把!

“萍姨”在做魚袋

「尋味東莞」播出後,不少人來談合作。目前,我們的魚袋除了東莞餐館外,還有廣州、深圳等地供應。”羅沛良的語調有點驕傲。與妻子黎見萍,1980年在中堂槎滘市場上首開魚鋪,後來做成中堂著名的“肥萍魚鋪”。除本地人喜歡外,可說整個珠三角都有食客來吃。

黎見萍特意用手機把《東莞尋味》中關於中堂魚包的片段,翻拍下來,發到朋友圈裡。他說,留下紀念吧。40年來,做魚袋對她來說是一門手藝,是養家餬口的法寶,更是她人生的一部分。

《尋味東莞》讓中堂這家魚包店又火了一把!

調查物件:高湯魚包魚、青菜燉熟、香甜爽滑的圖片。

巧合學得一門技藝

說到中堂魚袋,老饕會豎起大拇指說:“吃過上湯魚袋的人,百味都沒有。”魚袋大拇指大小,形似雲吞。本品採用擀魚皮、包冬菇臘味肉餡等製作而成,即使只用清水熬煮,配以青菜,也是鮮美無比。

談到如何學習做魚包,黎見萍微笑著,真的應承了那句老話:“踏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她告訴記者,她十幾歲就出來打工,那時在村委會的食堂裡打雜,端菜,洗碗,什麼都做,很辛苦。

他想學工藝。偷窺師傅做魚袋,奈何只學皮毛,真正的竅門別人不肯教,她自己也摸不出門道。

他與羅沛良是同村的小學同學。可就是這樣,羅沛良的父親,祖父甚至還往上世代,是村裡的大廚,街坊有人擺酒就會來請他們掌勺。結婚入戶後,這門手藝自然傳給了兒媳。親朋好友來訪,黎見萍偶爾做個魚袋來歡迎客人。

黎見萍大約在1980年左右辭掉了工作。閒來無事,黎見萍沉思片刻,將一些魚袋拿到市場賣掉,沒想到一賣出去,這個生意就這樣開始了。

《尋味東莞》讓中堂這家魚包店又火了一把!

將魚肉切成細條

天亮前開始製作

做魚的最早階段,天亮之前必須開始。主料是豬肉和魚,其中豬肉一般凌晨殺好,四點鐘到屠宰場取,魚肉在魚塘邊取,還要走遠一點。

羅沛良說,當時沒有摩托車,一天大概有十來斤豬肉,二三十斤魚,全部材料都是他和妻子扛回家的;也沒有冰箱,做好的魚袋沒有地方放,好在當天基本可以賣出去。

魚包子完全手工製作。魚肉切開去骨,取背脊上兩塊嫩肉,搓打至柔韌透明,再均勻擀成紙樣,透字薄片,就是魚包的皮了。餡的材料是豬肉,臘腸,冬菇等,再切碎,拌勻。

《尋味東莞》讓中堂這家魚包店又火了一把!

香菇臘味豬肉等製作餡料

高峰期六、七人幫忙

以前魚包子是稀罕玩意,有條件的人家才能吃得起,一般的人家只是偶爾買幾顆解饞。一般說來,春、秋、冬季是吃魚袋的季節,因為秋冬季節過後的魚袋最肥甜。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腰包鼓起,黎見萍的魚包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休漁期間,每天做2-3個小時的魚袋,到了旺季,黎見萍從早上六七點一直忙到晚上十點。”羅沛良笑著說:“以前每個月就是幾十塊錢,而做魚包兩個月,就能掙到別人做一年的錢。你想想,東莞人多愛吃魚包啊!

一家人忙忙碌碌,誰有空都得上陣。之後請工人幫忙,年底旺季,六七個人圍著桌子坐魚袋,是家常便飯。

“一天賣幾百斤呢!”羅沛良夫婦對此並不感到驕傲,不僅東莞人愛吃魚包,在周邊城市如廣深、佛山等地,經常有食客慕名驅車前來購買:“今年香港、新加坡、加拿大等地的人都來了,更有一些人一次要帶上幾十箱。

《尋味東莞》讓中堂這家魚包店又火了一把!

做好的一隻魚包子

東莞尋味“魚包淡季不淡”

儘管目前是魚包銷售淡季,但在《尋味東莞》播出後,羅沛良明顯感覺到,生意越來越好了:“最近有很多人專程過來,說要看看你們的魚包是如何加工的,還要帶回去嚐嚐。”彼此都加了微信,吃得不錯,微信裡說,羅沛良再給快遞過去。另外,還有不少酒樓前來洽談合作,廣州、深圳都有,希望可以供應到店。

羅沛良表示,為了保證魚袋的質量,他最多隻能接受隔天才能到達的供貨地點:“再遠也沒有辦法,歡迎大家來東莞品嚐!”

打魚包是辛苦的工作,“易學難精”,羅沛良說,要達到能開店的程度,沒一兩年工夫,根本拿不下來。有了更多的實踐者,圖文並茂的人,就會用機器代替手工。對羅沛良來說,完全不像這樣。

「真正的魚皮,是用魚肉做的,不加麵粉,煮熟時不會散掉。」即便只是簡單的用高湯和青菜燉煮,也是香甜爽口,嚼勁十足,越煮越香,“吃完了還想吃”。

目前,羅沛良夫婦還會帶兒媳過來,讓她跟著學。但是現在的年輕人,不太會吃苦,這個手藝以後能不能傳下來,還說不準。”說到這裡,羅沛良輕輕嘆了口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