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陳勝稱王后,怎樣對待吳廣的,知道真相後讓人不淡定

陳勝稱王后,怎樣對待吳廣的,知道真相後讓人不淡定

關於秦朝覆滅的歷史都是從一場農民起義開始的,雖然說秦朝擁有相當燦爛的政治成就,但是不能改變的是最後不能順應民心被覆滅了整個辛苦打拼來的江山組建出來的王朝。而這場農民起義——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的事件我們肯定都熟悉的,並且其中有著我們熟悉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那麼小編今天就同大家一起來了解。

陳勝稱王后,怎樣對待吳廣的,知道真相後讓人不淡定

陳勝吳廣起義農民起義是發生在秦朝,秦始皇去世後,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成為皇帝,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秦二世。在秦二世執政期間,嚴重的賦稅積壓在農民的身上,讓原本生活困難的百姓,更加難以生存。許多勞動人民在飢餓的生死線上徘徊,今天吃完了這一頓飯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機會活到看到第二天的太陽的時候,這種情況下百姓心中滿是哀怨,可偏偏秦二世下令在淮河一帶的將近一千個百姓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人,去漁陽做苦力。

農民出身的陳勝和吳廣指定為這一隊百姓裡的兩個小領導頭頭,陳勝和吳廣的關係十分親密,兩人之間無話不談,兩人也成為了彼此最信任的人。在他們的帶領下一路趕去漁陽。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誰知在趕路的途中,突然遇到了大雨,不能按原定時間趕到漁陽。按照當時的法律來說如果在路上耽誤了時間沒有到達是要全部要被處死的。陳勝和吳廣遇到的押送他們的軍尉十分殘暴,如果不能在軍尉的帶領下準時抵達目的地的話,軍尉受到自己上級的處罰之後,他們會被軍尉折磨的更加痛苦,甚至小命都不保。

陳勝稱王后,怎樣對待吳廣的,知道真相後讓人不淡定

於是兩個人謀劃商量了一番,合計著不軍尉給殺死自己和剩下的百姓就都性命堪憂,就這樣把軍尉給害死了。軍尉死了之後,隊伍中就只有這兩個領導人了,之後一切都是順理成章的了,一個做了將軍,一個做了都尉,就這樣兩個人帶領著本來要做苦力的隊伍組成了一隻農民起義軍。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可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情況之下農民起義也就這樣轟轟烈烈的開始了。本來大家都對於生活沒有太多的希望,但是現在知道有一支起義軍現在發展的很不錯,就像時抓住了稻草一樣,便紛紛都前來一探虛實看著還不錯之後就都留下來了,隨著原本一小支隊伍的慢慢發展壯大,這也讓大家看到反秦的希望越來越大。

陳勝稱王后,怎樣對待吳廣的,知道真相後讓人不淡定

前來投奔起義軍的人不在少數,但是當時投靠陳勝的人中還是有著許多人才的,張耳就是其中之一,他有著周到的思慮和想法,張耳勸陳勝:現如今我們眼看著就已經成規模了,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下令到四方,聯合起來讓大家都揭竿而起,共同抵抗秦的苛政,這樣的四面來討伐秦朝,我們就可以把方方面面的反抗集合起來,我們身上的壓力也可以減少,並且千萬不能自稱王,槍打出頭鳥啊。張耳的建議有沒有被採納不知道,但是隨著局勢向好,起義軍裡的矛盾也不斷產生,當一個成熟的政權即將產生,那麼勢必只能留下一個有話語權的人,所以兩人之間產生了意見不合。陳勝變得驕傲自滿,聽信讒言,與起義軍的心越走越遠,一意孤行。

吳廣資質平平,沒有太多的謀劃頭腦,雖然帶領了起義軍的主力但是無法攻克。陳勝嫌吳廣沒用,身為兄弟又不好意思奪取他的兵力。於是思來想去之後陳勝封吳廣為假王,和其他幾路將軍的性質是一樣的,給了他擔任著不同的攻打秦的任務。令人惋惜的是,吳廣太過於平庸,被部下所害,原本十分親密的陳勝和吳廣,在這時陳勝卻沒有神出援助之手,任由手下害死了吳廣,這支隊伍的權力徹底的落進了陳勝的手裡。陳勝這種不仁義的行為也得到了報應,在後來陳廣被章鄲圍困時,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時也沒有一個人前來救援,最後一個滿懷著壯志的起義軍領導人竟然死在車伕的手下,這麼看來,這兩個好友最後的下場是一個性質。

陳勝稱王后,怎樣對待吳廣的,知道真相後讓人不淡定

在陳勝稱王之後,對於和自己關係親密的朋友見死不救的事情顯然是不仁義的,反而任其被奸人所害只想著自己可以獲得最高的話語權,最後不也一樣落得個慘死他人手中的下場嗎?這個事情也告訴我們現代人,在不管做什麼事情之前,我們做人做事中要把仁義二字放到首位,不管和朋友平日裡有什麼分歧,但是在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不管是怎麼不願意出於人道主義我們都一定要盡力去幫他,而不是和別人一起對朋友落井下石,這樣的做法顯然是不正確的,所以陳勝也一樣被生活教會了人生的道理,可惜在於這個道理明白的太晚了,等到死前才懂得,依然已經是什麼都來不及了。

好了,今天小編和大家一同探討的東西大概就是這些了,如果大家對於推文有什麼意見,希望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