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相傳,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處的滏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橋已經快完工了,只剩下橋頂一塊石板,工匠怎麼放都放不平。呂洞賓扒開眾人,用右腳踩住石板,用力一踩,騰雲而去。眾工匠只見那石板,竟然穩穩當當地在橋頂上了,盯眼在看那橋面,竟然留下一個腳印在橋頂上。呂洞賓騰雲駕霧而去的那座橋叫弘濟橋。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若問,為什麼能在一個不出名的廣府鎮能修出一座與趙州橋相媲美的石拱橋,我們先說說廣平府,不限於今天的廣平縣,古代廣平府,是中國明清時期行政區劃,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明代下轄九縣,永年縣、曲周縣、肥鄉縣、雞澤縣、邯鄲縣、成安縣、廣平縣、威縣縣、清河縣;清雍正年間因滏水上游爭水之故,將原屬於河南彰德府的磁州劃到廣平府,自此至清末廣平府轄九縣一州。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避水獸怒視河水

所以可不要小瞧今天的廣府鎮,古代那可是市級行政區。在廣府鎮城東修一座與趙州橋相媲美的石拱橋也不足為怪。

今天的趙州橋是建國後經過修繕的石拱橋。其橋板、橋欄都是建國更換上的。而弘濟橋是原汁原味老物件、古物。所在今天弘濟橋上看到的雕刻都是古人留下無價魅寶。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弘濟橋與趙州橋結構十分相似,均為單孔敞肩石拱橋,弘濟橋略小於趙州橋,趙州橋長50。82米,弘濟橋長48。9米,建造年代均為隋朝。弘濟橋和趙州橋一樣都屬隋代古橋,但具體修建年份不詳,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明朝萬曆十年重修過,而弘濟橋的名字也是從那時開始叫起的。弘濟橋在古代是河北、山東、河南三省的交通要道,明代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其重要性更加明顯。清《廣平府志》載:“又賴滏水,上達磁邯,下達津衛,舟楫所至,四外通商,故不為一郡一邑之民稱便也。”弘濟橋方便了行旅通商,“其功甚弘,其利甚濟”,又因修橋之時,四面八方,捐金援人,共襄善舉,共同奮戰,所以稱它為弘濟橋。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迎水面怒視河水的吸水獸

弘濟橋與趙州橋相比另一個特點是雕刻精美。古代沒有現在的科學技術,沒有今天的天氣預報、通訊技術。所以河上游發大水,訊息傳到下游時,估計洪水也快到了。弘濟橋主孔上倒掛吸水獸,栩栩如生怒視著河水,似乎洪水一來,吸水獸能吸走洶湧的洪水。橋主孔與肩孔上的吸水獸若仔細看形態各異,不盡相同;而橋孔迎水面與背水面上的吸水獸,神態各異,迎水面的吸水獸 怒視著河水,似乎震懾河水,不要氾濫,背水面上的吸水獸,笑面相送。不得不說,這是古人智慧和希冀生活美好的一種表現。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橋面兩邊各有17塊欄板,欄板上所刻的花紋多是節節封侯、連年有餘等吉祥畫,還有鹿、麒麟、八仙過海和武松打虎等圖案。望柱與欄板上的雕刻形象逼真、玲瓏可愛;大券兩邊對刻的二龍戲珠、飛鳳、飛龍、飛馬,兩邊盡端小券刻的纏枝花卉,更是精雕細琢、栩栩如生,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弘濟橋殘雪

弘濟橋在建築規模上略小於趙州大石橋,在河北省及至全國現存的古代石拱橋中當數第二位。

呂洞賓雲遊至廣平府東五里地區的陽河畔,見一幫工匠在修橋. . .

弘濟橋不但有呂洞賓踩平橋板的傳說,還有另外一個與趙州橋有關的傳說。相傳趙州橋是魯班修的,而滏陽河上的弘濟橋則是他的妹妹所建。魯班受命建造趙州橋,在設計建造中,魯妹建議魯班在橋身中橫貫鐵梁,以加強大橋的牢固性。魯班自恃才高,不聽魯妹之言,兄妹因此發生矛盾。魯妹隻身南下,來到廣府東關外滏陽河邊。滏陽河水流湍急,河上無橋,老百姓生活十分不便。魯妹下決心要在這裡修一座橋。弘濟橋造型美觀大方,在內部結構上卻別出心裁,增加了大橋的穩定性。魯班親臨廣府,向妹妹賠禮。此後,雨後彩虹仍能看到他們兄妹並肩站在橋頭的身影。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