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長條形的洱海,長約42公里,東西向最寬處約9公里,從最南邊的下關鎮向北,洱海邊依次是大理古城、崇聖三塔、喜洲鎮、蝴蝶泉等著名景點,繞過最北端向東,即到了雙廊。

都說“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盛譽之下,雙廊早已過度開發,魚龍混雜。這個古時的小漁村,前後兩島(金梭島、玉幾島)環抱於南北雙曲(蓮花曲、蘿蒔曲),故有雙廊之名。三山環伺之下,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耕作不易,幸有臨海一面水域寬闊,散居於此的人們輔以打魚為生。

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形成了雙廊美麗的自然風光,幽靜卻並不清閒的農人勞作隱藏在生存艱辛的陰影背後,嚴重滯後的道路交通發展帶來世俗的神秘感,遠道而來的城市人眼裡全是這如詩如畫的山山水水,雙廊的名聲日漸膨脹。

彼時的雙廊,正在大興土木。旅遊帶來的資源來不及消化,鎮口唯一一條通往洱海深處的石板路滿是塵灰,如織的遊人拖著箱子,揹著大包,似乎去向朝聖的路。那裡面有一些網紅客棧,口口相傳中已是一房難求。

我也混雜在人流當中,卻並不著急。洱海沿線很多白族人家靠水而居,順應旅遊業的發展,都開起了家庭旅館。小鎮主路靠洱海一側,隨便穿過通向洱海邊的小巷,都可以找到本地白族家庭民居。

隱居的地方

大約二十年前的雙廊,當然是比現在還要閉塞。

大理州從大理古城到才村、喜洲、雙廊,早之前就有探路者隱居在此。

景色絕美民風淳樸物價便宜,這樣的地理環境人文條件使得城市裡打拼的一群人來到這裡,或常駐或度假,或獨來或群居,逐漸成為一種風景,最終成為一種時尚。

那日,我追逐天邊的落日,在才村的廢棄抽水站門口偶遇一群年輕人,七八個男男女女四五輛各式摩托,聽口音來自天南海北。

其中一個年輕小夥,高高瘦瘦,穿著類似藏人的披肩長袍,騎著仿哈雷摩托,左右兩邊各有兩個音箱,音樂聲荒野蒼涼,原來是亞塞拜然音樂家阿里汗的獨門樂器——巴拉板。

二十八歲的年紀,來大理兩年了,按照他的話:因為喜歡所以留下。之前做過生意失敗,跑去英國打黑工端盤子,最後流浪到大理。

白天會睡到自然醒,畢竟經常熬夜。晚上混著一幫朋友去酒吧看場。

偶爾賣賣明信片。賣賣手工皮具。

也算是隱居吧。“我二十八歲,已經實現別人五十八歲的夢想生活,為何不可?”他這樣說。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雙廊呢?

王安石在《遊褒禪山記》說: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二十年前雙廊就是個隱居世外的小漁村,最早移居此地的人們分佈在古城周邊並不僻遠的村莊,及至慕名前來的遊人越來越多,整個雙廊連空氣都是熾烈的了。有人避向更遠的山裡,有人徹底放棄轉向東南亞一帶,繼續尋求理想中的世外之地。走進大建村,你會發現建築規劃的扭曲和混亂。旅遊市場花以後,資金的力量會帶來巨大的衝擊,生態的改變是最直觀的,各路豪強攜裹著當地人失衡的心態,急功近利地想分享這個市場,最後就成了四不像。

今日的大理,房價漲幅已經超過省會昆明,當全中國的人都往大理聚集的時候,就是一種災難,雙廊這個曾經的世外桃源,見證了這樣的墮落。

錢多是自由嗎?某種意義上,錢多是桎梏,因為它封閉了大多數人的想像力。

當然,雙廊乃至大理是全中國的,不炒它也會熱。

騎行洱海

坐在二樓的陽臺,洱海盡在咫尺。清晨的湖面是淡淡的藍色,野鳥不時劃過天空,輕盈地落在水草上。喝杯清茶、看些閒書,心慢下來了腳步才能慢下來。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汲著拖鞋轉出小巷就到了學校前面的菜市場。今天和房東說好了,我們自己買菜做飯。晚餐就是在洱海邊的微風裡,和著夕陽的霞光,吃什麼反倒是最不重要的了,這是我想象中的雙廊。

第二日租了雙人腳踏車,沿環海東路慢慢騎行。環海路是一條環繞洱海的景觀大道,位於雙廊一側的是環海東路,一路都是在洱海的自然風光裡。

洱海真是上天賜予大理的寶貴資源。近岸的地方有自然形成的溼地,水草頑強地伸出水面,在一片幽藍的湖面上劃出深綠的領地。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白色的水鳥在捕魚的間歇,輕盈地踏步在水草間,走出曼妙的舞步。

微漾的湖水把不知名的黃色小花堆積在岸邊,星星點點煞是醒目。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還有撐船的婦人,在如畫的風景裡採集著水產,這才是千百年來洱海邊上居民的真是生活場景。在高原的藍天烈日下,小小的漁船承載的是幾多甘苦!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與溼地相鄰的,就是一片片荷塘或農田,還有數不清的草甸,盛開著各色野花。採粉的蝴蝶也有著靚麗的的翅膀,大自然真是不吝把美麗的色彩都塗抹在這片土地上。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沿途遇上不少同行遊客,或騎行或徒步或駕車,都是為了留住這些美麗的景色。

回到客棧已經黃昏時分,濃烈的霞光投射出形狀各異的雲層陰影,漸漸就分不清天與地的間隔,只是那殘陽如血的一幕深深刻在腦海裡。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青廬

洱海玉幾島上,有名的是楊麗萍的太陽宮、月亮宮和趙青的青廬,但都是謝絕遊客參觀的。

沿主路一直走到洱海的盡頭,大建村裡密密麻麻修建了無數的客棧,高高低低地夾雜在本地白族民居里,符合現代人精緻需求的網紅客棧和稍顯古舊破落的民居隔著狹窄的通道,還有很多正在施工的半成品旅舍,無一例外有大大的陽臺對著洱海。單一來看,有美麗的景緻,但是缺乏統一的規劃建設,整個大建村雜亂無章,住在這裡其實有諸多不便。

正好有朋友住在青廬,我們得以以探訪朋友的身份進入其間。換鞋後可以參觀公共區域,客房間仍然是不能去的。

寧靜、整潔,還有一種嚴肅的氣場,這是青廬給人的最直接感受。開放式的空間並非一覽無餘,人為設計的屏風轉角、樓梯踏步、架高的環形座椅、下陷的沉底茶臺等等,打破了平面的空間。木製的裝飾隨處可見,輔以白族風情蠟染,鮮花和果盤點綴著豔麗的色彩。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玻璃屋面傾瀉的陽光,把室內空間變成一幅寫意畫,高大的鋼製構件陰影和陽光投射區域有著鮮明的動靜分割。紋理粗糙的木質條凳和書桌格外醒目,迴轉的角落裡,光潔的皮質沙發卻又是另一種格調。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隨處可見南懷瑾先生的線裝書,體現著青廬主人對文化的態度。據說,青廬之名即是南懷瑾先生所賦。

無論是臨著洱海的窗邊木桌,還是中庭壁龕前的躺椅,抑或角落陰影裡的高背沙發,都有一種書香的意境。靈脩、打坐、讀書、品茶、漫談、冥想……在這樣的空間裡,真是必須得讓一切都慢下來,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公共空間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客房部分,也一定是將慢生活的氛圍渲染到極致吧!

這座依山勢而建的青廬,據說其背後就是古大理國段氏王爺出家的寺院所在。整座建築打造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倒也和名字一樣,時尚中透著高雅和懷舊的情緒。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再見,彩雲之南

從滇東南到滇西北終結篇:雙廊雜憶

一路從滇東南到滇西北,領略了雲南無數美景。普者的荷花,麗江的古城,文海的草甸,納西的民居,以及大理的風、花、雪、月,匆匆步履之後,有太多美好的回憶。

當然,雲南的魅力,又豈是這些地方就能完全概括呢,給自己一個再來的理由吧!

在火車的搖晃中醒來,卻難以再入眠。當它載著我駛向愈來愈近旳都市,旅途放鬆的心態在一點一點丟失,心中的焦慮卻在一點一點加深。

多少次的歸途,無論飛機還是火車,總是有一絲莫名的失落和沮喪。回想一路上舟車勞頓,粗茶淡飯陋室簡床,因為精神上的滿足,幾乎沒覺得多累,所以才有人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今早太陽依舊會升起,映照著城市滿目花花綠綠。

遠行歸來,卻把心放逐得更遠。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