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紫砂壺的歷史淺談

陶器是人類最早發明並使用的一種生活器具,宜興的製陶業經考古發現已有

5000

年以上的歷史。考古學家對宜興張渚和蜀山、鼎山的古窯址進行發掘研究,推斷這裡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開始製陶。傳說戰國時吳越爭霸的重要人物范蠡,在功成名就之後,攜美女西施到宜興隱居,他帶領當地人製做陶器,因此被後世尊奉為

陶朱公

。儘管如此,范蠡也不一定算是宜興製陶業的真正祖師。如前所述,中國人的飲茶之風是在唐、宋以後才盛行起來的,所以遠古時代宜興陶器不都是用來飲茶的,而是有其他用途。後世視為珍寶的紫砂壺,那時或許還沒有產生。紫砂壺的生產究竟起源於何時

根據文獻記載,學術界多持北宋之說。再證之以地下考古發掘,北宋之說始被普遍接受。

1976

年,在宜興鼎蜀鎮蠡墅村羊角山發現了古代紫砂龍窯遺址及紫砂陶殘器,這一發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紫砂窯址和紫砂陶器。這些紫砂陶殘器有壺、罐等物,與窯址是同一時代,據考屬於北宋中期至南宋期間的遺存。此後鎮江博物館也曾在丹陽南宋廢井中發掘到紫砂壺、罐等。我們既已找到了地下實物為鐵證,紫砂陶的產生最晚不遲於宋代的說法便可成立。但是在宋之前,宜興的陶瓷業一直相當發達。據考古學家的調查,宜興地區的古窯址曾綿延不斷地被發現,如川埠鄉和西山前的漢代窯址

南山北麓湯渡村和唐代古龍窯址等,不一而足。既然歷史上陶業相當發達,本地又盛產紫砂原料,所以唐代或唐以前宜興即已開始生產紫砂器也是有可能的。

紫砂壺的產生不會晚於宋代,然而這一時期仍然屬於創始期。宜興鼎蜀鎮蠡墅村羊角山窯址中發現的紫砂陶殘器,有壺嘴、壺把、壺蓋及壺身。殘器可復原成三種紫砂壺

高頸壺、矮頸壺和提樑壺。鎮江博物館在一座古井裡發現了兩件形制一樣的紫砂壺,據考證屬於南宋的遺存。

紫砂壺的生產到了元代有了進一步發展。據後世文人的記載,已開始在紫砂壺上鐫刻銘文。這一發展,是紫砂壺這一簡單器皿向紫砂文化邁進的標誌,也是紫砂壺躋身於茶文化的標誌。然而遺憾的是,元代的紫砂壺,無論出土實物還是傳世作品,目前仍屬

缺如

明代初期,有關紫砂壺的記載多見於有關茶道、雜考、雜記等小品文中。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了關於紫砂壺作者的記載。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創始

篇裡說∶

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聞之陶家雲∶僧閒靜有致,習與陶缸、甕者處,摶其細土,加以澄練,捏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蓋、的,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

一個沒有留下姓名的和尚,從那些燒造陶缸、陶甕(大罐)的陶工那裡學習製陶手藝。由於和尚的身份,使他比普通陶工多了份閒情逸致,因此他能改進紫砂陶的製作工藝,而製成了精緻的紫砂茗壺。這位不知姓名的金沙寺僧的作品,不見於明清兩代的茗壺著錄。或許當時所製造型並無奇特之處,又沒有署款、鈐印,後人也就無從知曉了。然而這位僧人有個名供春的學生,卻是紫砂壺製作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大約生活在明代正德(

1506~1521

)年間,但他本人親手所作的供春壺,目前尚未見絕對可靠的真品。

真正反映此時期紫砂壺製作水平的真品,當以

1965

年在江蘇丹徒縣新豐鎮前姚村古井中發現的一對帶釉玉壺春型的紫砂壺,和

1966

年在南京中華門外吳經墓出土的一件大提樑壺為代表。吳經是明代的司禮太監,其墓誌刻於明嘉靖十二年(

1533

)。這是目前有明確紀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壺實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此作胎質近於缸胎而較缸胎細密,與後世的紫砂器相比則仍較為粗糙。其造型周正渾圓,惟壺身粘附有

缸壇釉淚

,說明它是與一般日用缸壇同窯燒成的。所有這一切,對於我們認識供春生活時代製作的紫砂器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此時期文獻還記載了另一批制壺高手,當時號稱

四大家

的董翰、趙梁、元暢、時鵬。其中董翰是

菱花式

壺的創始人。

如果說明正德、嘉靖時期是紫砂壺起步時期的話,到了明萬曆至崇禎時期,則是紫砂壺發展的典範期、高峰期。前面所說的

四大家

,以及其後更為著名的制壺

三大高手

,即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都是此一時期的代表人物。為了表示李仲芳、徐友泉與時大彬齊名而並稱

三大

,有人不惜將他們二人的名字中間硬加一

字,稱為

李大仲芳

徐大友泉

。萬曆年間紫砂高手除此

三大

外,還有陳仲美、沈士良、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邵蓋、蔣時英、陳信卿、陳用卿、陳文卿、閔魯生、陳光甫、周後溪和邵二孫等人。這些人各有所長、各懷絕技,均為制壺高手。

名家的大量湧現,是紫砂壺藝走向成孰的標誌,不僅大大提高了紫砂壺的製作技術,同時促進了紫砂壺市場的繁榮。而當時茶藝的發展,製茶與品茶方法的進步,也為紫砂壺的需求增添了新的興奮劑。江南地區的一些官僚士大夫,如太倉的趙凡夫、華亭的董其昌、上海的潘元瑞、長洲的顧元慶、常熟的陳煌圖、江西的鄧漢等人,也爭向宜興定製文玩茶具。

明萬曆以後的天啟、崇禎年間(

1621~1644

),著名的紫砂壺高手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沈子澈和惠孟臣等,其中尤以惠孟臣技藝最為精湛,其作品傳世亦多,非其他各家所能比。此時期紫砂壺的製造,已引起了海外人士的興趣和愛好,開始遠銷歐亞各國,紫砂壺的影響已具有世界性。至於崇尚茶道的東鄰日本,對於宜興紫砂壺更是珍愛備至。

清初至乾隆時期是紫砂壺歷史上的繁榮時期。康、乾年間,社會經過休養生息,經濟逐漸發展,成為有清一代最鼎盛時期,江南一帶則更加繁華。宜興從水路可達揚州,交通便利,再加上康熙中葉海運開禁,與國外通商頻繁,都為紫砂壺的生產及銷售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此時紫砂壺日益受到中外朝野的重視,已成為貢品和御用之器。但由於皇帝的鑑賞品位不高,只喜歡富麗堂皇、繁瑣浮躁的風格,實際上對紫砂壺的藝術發展沒起好作用。當然,此一時期仍出現了一些制壺高手,其代表人物就是人所共知的陳鳴遠。他的自然型的作品,能達到惟妙惟肖、幾欲亂真的境界。

乾隆晚期至嘉慶初年,紫砂壺的發展曾出現一個短暫的回落。這與出口的驟減、經濟的衰退不無關係,也是宮廷追求紫砂器華麗、繁縟的彩繪裝飾的一種報應。這種短暫的回落,為文人的參與和徹底扭轉風氣提供了良好的契機。這種風氣的扭轉,極大地豐富了紫砂壺的藝術氣質和文化內涵,使得紫砂壺的發展在經歷了短暫的低落之後,又向新的方向發展。而促成這個轉化的,不是那些制壺高手,而是一位文人

——

陳鴻壽(號曼生)。他與陶工合作,將詩文書畫刻於紫砂壺上,從而大大提高了紫砂壺的鑑賞性和收藏價值。

清嘉慶、道光年間參與紫砂壺製作,並對紫砂壺生產工藝產生重要影響的文人除陳鴻壽外,還有朱堅(石

)、瞿應紹。此間的制壺高手則有楊彭年、陳蔭千、陳覲侯、陳滋偉、邵大亨、何心舟、吳月亭等,其中尤以邵大亨最負盛名。

清咸豐至宣統時期,不僅王朝沒落,也是紫砂壺藝逐漸走向衰落的時期。由於太平天國軍隊曾屯兵宜興與清軍交戰,因此窯場荒廢、藝人流亡。致使此間紫砂壺的製作較之以往,非但沒有什麼發展,反而日趨衰落。其標誌是簡單重複嘉、道的器型,然而做工粗劣、不堪賞玩。而商品化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則更鼓勵了粗製濫造之風。作品不是繁瑣堆砌,就是庸俗乏味。不過此時仍有文人參與其事。

清末明初

清朝末年到民國前期,是我國社會急劇變化時期,民族資本得到進一步發展。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一帶,商貿發達、市場活躍,產生許多專營紫砂的商號,其中不少都從事出口貿易。二、三十年代上海等地收藏之風盛行,又有許多古玩商人將制壺高手招至上海,專事仿造前代名家名品。透過潛心仿製,提高了藝人的水平,使他們對前代大師們的精品有了更多的理解。為了培養這方面人才,還專門設定了陶瓷工業學校和各種培訓機構,為藝人們的成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當時產生了一批制壺高手,如俞國良、馮桂林、汪寶根、吳雲根、蔣燕亭、裴石民、陳光明、程壽珍、朱可心、王寅春、顧景舟、蔣蓉等。

特別值得高興的是

∶1919

年前後,紫砂作品在國際巴拿馬博覽會、芝加哥博覽會以及

1926

年美國費城博覽會上多次獲得金質獎章和獎狀,從而大大提高了紫砂藝術的聲譽和陶都的聲望,同時大大促進了紫砂陶藝的發展。可惜好景不長,

1937

年抗戰爆發,民生凋敝,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宜興窯事處於停滯狀態。這種狀況,直到

1954

年的合作化運動,將老一代制壺高手重新組織起來才有所改觀。

老一代藝人不僅被組織起來,同時還招收了一批有一定文化素養和美術專長的學員,從此,紫砂陶業又一步步發展起來。老一代藝人不斷推出自己的代表作品,新一代藝人則在吸收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使紫砂壺的生產逐漸達到了繁榮的局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宜興紫砂壺的生產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局面。這些,可以從紫砂製品的出口量變化窺其一斑

∶1950

年,紫砂壺出口

28

萬件

;1965

年,增至

223

萬件

到了改革開放後的

1980

年,又增

601

萬件。至此,一個紫砂壺發展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空前繁榮的鼎盛時期已經到來。

紫砂壺的歷史淺談

紫砂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