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高手在民間,合陽面花,來了解一下

一提到肉夾饃、羊肉泡饃、涼皮…。人們腦海中自然就浮現出“陝西美食”的印象。然而在陝西省的合陽縣,卻有一種美食,它既是當地重大節日不可缺席的“嘉賓”,又是一道美味的食物。它就是合陽

陝西省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氣候。造就了小麥、青稞等農作物的盛產。所以自古以來,陝西美食多以麵粉為原料。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面對單一的原料,卻想著做出各種各樣的形狀,以此來獲得食物上的多變。

合陽縣位於今天的陝西省渭南市,在古代就已經存在,取名莘國,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合陽縣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裡安葬著帝譽,誕生過伊尹、印光法師等人。

在合陽,人們相當重視一年中的四季節氣、婚喪嫁娶等重大日子,而面花是一定不能缺席的。面花,也叫“禮饃”、“花花饃”。相傳靈感來自古代的圖騰,村婦們以白麵為原料,蒸製成饃,再利用針、梳子、剪子為工具,靠一雙巧手捏出花鳥魚蟲、人物等若干造型,然後上色即成。面花特點就是造型別致,色彩豔麗,即可食用,也可作為饋贈品,即象徵著人們的喜怒哀樂,也是人們集體智慧的結晶。

高手在民間,合陽面花,來了解一下

在合陽,女孩子從小就跟著大人們學習,長大後會不會蒸花饃?面花捏得如何?甚至成為能否嫁個好人家的標準。一個花饃蒸得好的女人,不僅受人尊重,而且逢重大節日都是爭相追捧的物件。初學手藝的女人們也遵循著面花“做啥像啥”的原則。要做得形象生動,決不能讓別人看了把老虎當作貓。在造型準確的基礎上還要做出動物、人物的氣韻、精神頭。

高手在民間,合陽面花,來了解一下

在合陽,製作面花講究團隊合作。幾個婦女圍坐一桌,其中一人為主角,其他人為副手。主角按照不同場景的需要,先有一個整體構思,然後按個人所善長分頭製作。這項手藝沒有拜師學藝的過程,全靠這樣老帶新的模式一代代傳承下來。

在合陽,不同的節日要製作不同的面花造型,這即是精巧手藝的展示,也是對節日寄託不一樣的情懷。其中最精彩的要數端午節的“艾饃饃”、中秋節的大花糕、以及結婚時的插花餛飩。

端午節的“艾饃饃”,造型一般是體型較小的小鳥、小魚、或者是田間地頭常見的新鮮瓜果蔬菜。在這樣一個生動的自然場景中,充斥著滿滿的節日感。中秋節要蒸大花糕,體積非常龐大,一層疊一層,中間鋪滿核桃和紅棗,造型一般有石榴糕、老虎糕、“魚兒變娃”糕。寓意團團圓圓、花好月圓。

遇到結婚娶媳婦,各路親戚都會帶著自家制作的面花前來賀喜,貌似一個小型的面花展覽會。新娘家那一對“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的大插花餛飩絕對是最吸引人的。看,一個大饅頭上插著七八個大面花,多的時候甚至上百朵小面花,上下相連的幾層,十分壯觀。

高手在民間,合陽面花,來了解一下

面花的製作大致分為三個步驟:構思、點染、插花。其中點染是合陽面花最重要也是最出彩的環節。剛出鍋的面花鮮軟蓬鬆,表面熱熱的更容易著色,可食用的色素加點水稀釋一下,顏色更有層次,單純的顏色並不能滿足圖案的多變,所以調色環節更是重中之重。能否將顏料調和的濃淡相宜,那就是高手的訣竅。豔麗繁複但是不惡俗,方能成為面花中的精品。

高手在民間,合陽面花,來了解一下

合陽面花,純屬民間造型藝術,它包含了繪畫、紙紮、泥塑等技藝特點,形成了自身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被列為“秦藝六絕”之一。它以濃厚的民俗氣息和獨特的藝術美感感染著人們。這種悠久歷史,兼具觀賞和實用價值的“禮饃”文化深深地吸引著人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被心靈手巧的女人們一代代傳承下來,值得被後人們發揚光大。

目前為止,作為非遺傳承人的劉老師,不畏辛苦的在傳授給一代代新人,但是年輕人都不願意學,而年紀大的人體力又跟不上。所以地方乃至國家層面都非常重視,不久前已經安排面花製作工藝走進校園,從幼兒園的小朋友開始培養興趣,中、大專學校開設專業課程。希望這一民間技藝能夠走出陝西,走向全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