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沖繩與北海道美食手札

春有新茶增新味,夏有瓜果送清甜,秋來湯粥暖輕寒,冬夜圍爐聽雪落。人間四季,也是與美食相伴的歲歲年年。

每個季節有與之相適宜的食物,被有心之人烹製成一道道美食享用。一則食材新鮮;二則用新鮮食材烹製成的美食,跳躍在味蕾上的那種感受,直擊內心最深的地方。

曾經也幻想過,遠離世俗的喧囂,擇一隅清幽度一世春秋。依山或者傍水,用自己種的菜,除卻那些華麗的過程,脫去複雜的外殼,烹製最天然的食材,享用最美味的食物。光是想想就讓人神采奕奕。

我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時代在進步,孩子的未來不能耽誤,家裡的老人需要照顧

……

終究沒能捨下一切,滾回農村老家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哉生活。儘管如此,依然改變不了愛吃的本能。

愛吃,不僅僅體現在

“吃”上,除了吃還喜歡做,當然也喜歡看美食類的書籍。最近剛好看到一本美食類的書籍《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沖繩與北海道美食手札

作者

陳杰

日本歷史文化作家,既專於研究,亦喜好旅行、美食。從戰國到幕末,從天皇至武士;從東京到京都,從北海道到沖繩,溯古追今,深度行走,獨立觀察,冷靜敘述,還原讀者未必觸控得到的日本細節。出版日本史系列作品《日本戰國史》《幕府時代》《戰後日本》及日本文化隨筆《日本味兒》等。

《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這本書的內容

浸潤著沖繩海風的泡盛酒馥郁醉人,裹著北海道風雪的拉麵熱氣繚繞,

作者將

來自山海饋贈的和風美食

一一呈現給讀者

同時,還向讀者介紹了每道美食的來歷,歷經哪些時代、戰爭,食材是如何發現的、如何培植、如何烹製、如何一步步改進,適應當地人的口味,以最終最美的視覺、味覺感官呈現給當代人。

日本美食曾被評價為觀賞之物,而非飲食品。夏目漱石先生也曾在《草枕》中稱讚羊羹的色澤:

“……它的肌理順滑且纖細,而且在光線的照耀下,半透明的它無論如何看來更像一件藝術品。”

沖繩與北海道美食手札

這本書中描述的美食,同樣給人一種像是在欣賞藝術品的錯覺。比如作者寫到沖繩的海葡萄,

“海葡萄像極了袖珍葡萄,綠油油的藤上點綴著一串晶瑩剔透的顆粒”;

“沖繩限定泡麵”,把煮過的面撈入熱水,再放上僅有的一包調味料,麵湯即刻變成了漂亮的乳白色,散發出濃郁的豬骨湯香味,麵條爽滑鹹鮮。

“富良野的薰衣草冰激凌”,它的外表帶著和薰衣草一樣的淡紫色,因為加入了薰衣草,所以有個薰衣草一樣的淡雅香,浪漫的顏色加上被掩蓋在獨特味道里的香草味,既有夏日衣櫃的芬芳,又有早晨的陽光照在枕頭上的清香……

日本美食不僅僅在色澤,食物與器具的配色上非常講究,對於如何吃、如何做也非常的講究。

對於沖繩的阿古豬霜降肉來說,最好的吃法是做成涮涮鍋,再配上豆腐、日本水菜、腐皮、長蔥和一鍋高湯

……

湯汁沸騰的時候,肉皮只需涮上幾秒,再蘸上清口解膩的橙醋,或者自帶香味的芝麻醬,這樣的吃法最能體現阿古豬肉的美味。

札幌的味噌拉麵雖然配料簡單,拉麵、溏心蛋、滷筍、海苔、蔥等,但要把那些常見的配料完美地融合到一起,還得靠一碗味道濃郁的湯底。

作者不單單介紹了這些美食的做法、吃法,還介紹了一些美食名稱的由來與發展,像

“拉麵”這個名字的由來,據說和中國廚師有關。

做面的師傅每出品一碗拉麵,就習慣性地喊一聲

“好啦”,後來,日本人用這句話的尾音稱這種面作“拉麵”。這個名字從札幌出發,風靡日本全國。

這個在日本剛剛興起的拉麵事業,在二戰期間遭到了毀滅性打擊。當時資源貧乏的日本開始了戰時物資統制,製作拉麵的需要的食材非常短缺。

直到

1947

年,創業店主松田勘七將在中國天津吃過得熱湯麵的做法,結合北海道天氣寒冷的特點,經過加工改良,用豬骨熬製湯底,骨中的膠質融入湯中,濃厚的骨頭湯泛出誘人的乳白色,再加入日本產的醬油,就是一碗完美的味噌拉麵。

沖繩與北海道美食手札

看著這一道道用最簡單的食材烹製出最美味的食物,大概什麼煩心事都會拋諸腦後吧!所以,我們常說,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兩頓。

對於喜愛美食的人來說,不僅僅是愛吃,他們大概最喜歡的還是食物那種純天然的

“本味”吧。學會品嚐食物的“本味”,也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口腹之慾,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修行。尊重每一種食材,也就尊重了大自然最本真的滋味。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