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公號|天漢之聲|隆重推出:馬俊惠先生的《吆 馬 石 門 行》一文

公號|天漢之聲|隆重推出:馬俊惠先生的《吆 馬 石 門 行》一文

漢中市漢文化研究協會

吆馬石門

馬俊惠

“春遊去爬連城山,一爬爬上雞頭關。

雞頭關,高又險,雲霧繚繞駐神仙。

雞頭關,尖又尖,半截戳到雲裡邊。

爬上雞頭向下看,雄雞落到水裡面。”

“石門對石鼓,金銀二萬五;

誰將石門開,買盡漢中府。”

這是少兒時期就聆聽祖上口口相傳留下來的、關於漢中雞頭關、石門、石門頌,石虎、袞雪、玉盆等等燦若星河的瑰寶的傳說,幾十年白駒過隙,至今仍然縈繞於耳……

在“ 秦蜀此咽喉,地系漢家終始遠;風雲護祠宇,靈昭閣道往來人。”的雞頭關下面,世界上第一條人工開鑿的古隧道就在這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那位只對烽火露笑容的美女褒姒就生長在這裡;譽滿全國的摩崖石刻寶庫就誕生在這裡。

著名的《石門頌》摩崖,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漢氏焉。”這就是舉世矚目的《石門頌》中的一句銘文。

打小就聽這民謠,一直想去雞頭關下看石門、看摩崖石刻,這是我一直的夢想。上小學時,我曾隨學校組織去石門“探險”,走進洞內,光線幽暗,涼風嗖嗖,讓人頓生涼意,藉著微弱的手電光線,我看到洞壁上書丹著各種石刻,聽老師介紹這些作品有趣的故事。後來隨著年齡增長,瞭解越來越深了,我對石門少了驚奇而多了敬畏。

雞頭關下的石門位於漢中市北17公里處,褒斜道南端段的雞頭關下,是世界上第一條通車隧道,距今已有1900多年曆史,這兒山崖陡峭,壁立千仞,一河流水,奔騰湍急,自古天險。為了使褒斜棧道暢通無阻,東漢永平四年,漢明帝劉莊下詔,從川中調刑徒2700人,辛勞4年,在七盤山下開鑿山硐,漢中郡太守鄐君奉詔承辦。石硐呈南北向,走向與褒谷河道平行,底部高度與棧道在同一水平線上,總長15。75米,寬4。15米,高3。6米。門洞長13。6米,寬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當時無隧道之名,以石門喻之,就叫棧道石門。

幾十年以來,我無數次踏上棧道去仰望高山,去效法先賢,去撫摸那一塊塊巨石,我就彷彿聽見當年鑿石鐫碑的叮噹迴響。我雖不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千里良駒,但我做為一個平凡的“駑馬,”我願追隨先輩的足跡,去感受漢文化千年不衰的魅力,特別是流傳千古享譽世界的《石門頌》!

石門是漢中太守鄐君於漢永平六年至九年(公元63—66),承修褒斜棧道過程中開鑿的。漢建和二年,《石門頌》記:“至於永平,其有四年,詔書開斜,鑿通石門”。永平九年完成,堪稱世界奇蹟。硐成之後,天塹通途,萬眾歡騰,便敘事舒懷,刻記摩崖,並存永久。後來,數不清的文人墨客、大小官吏、商賈行旅,在此記事詠物,抒懷為文,鐫刻於石門內的崖壁上,世代不絕。這樣就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石門摩崖石刻。

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國家修建石門水庫,為保護文物不至於淹埋於水庫之下,將這批石刻中選出十三件精品鑿遷下來,陳列於漢中市博物館“石門十三品展室”。

在古漢臺的碑廊裡,嵌鑲著一塊黑色大理石碑刻。上面8個行書大字“漢中石門,日本之師”,這是由日本著名書法家種谷扇舟先生題寫的。題詞中的“漢中石門”是指陳列在漢中市博物館的摩崖石刻精品——石門十三品。這“十三品”成為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其中《石門頌》就是這些瑰寶中最璀璨的明珠。

《石門頌》全稱《漢司隸校尉楗為楊君頌》,又稱《楊孟文頌》。東漢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隸書。石刻高2。6米,寬2。05米;額高0。54米,寬0。35米;文22行,行30、31字不等,全文共655字。藏漢中博物館。它鐫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陝西漢中市褒城鎮東北褒斜谷古石門隧道的西壁上。內容為漢中太守王升表彰楊孟文等開鑿石門通道的功績。文辭為王升撰,書者為漢中郡書佐,西成(今陝西安康)人王戒。

《石門頌》宏偉鉅製,巍偉壯觀,是東漢摩崖石刻中之傑作。因為它是刻在高低不平的粗糙巖面上的,書寫者是隨石隨勢而寫,也無法寫得精麗整齊和規矩,加上一千多年的風雨浸漫,形成了一種具有滄桑朦朧之美的神韻。清劉熙載雲:“秦碑力勁。漢碑氣厚。”(《書概》)正是此石刻都具備的,尤其在用筆上具有篆意,尤為可貴。

清末民國書法篆刻家張祖翼:“三百年來習漢碑者不凡幾,竟無人學《石門頌》者,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清末民國學者康有為《論書絕句》:“餐霞衝採絕人煙,古今譙可稱書仙?石門崖下遺摩碣,跨鶴驂鸞欲上天。”

日本當代書法家牛丸好一:“《石門頌》兼備秦漢古銅印結構法度,可以說一個字就形成一個壯美的小宇宙,是極優秀的作品。”

何紹基以為:“橫翔捷出,開後來雋利一門,然肅穆之氣自在。”

近代金石文字學家楊守敬《平碑記》:“其用筆如閒雲野鶴,飄飄欲仙,六朝疏秀,皆從此出”。

中國的大型工具書《辭海》封面的隸書“辭海”二字,就選自於《石門頌》。

我雖為“駑馬”,但是絲毫未敢懈怠,一直潛心專研、學習、追逐《石門頌》。這些年來,我非常珍惜“自家門口”的這一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多次到“十三品”展室拜謁巜石門頌》,並默默祈願《石門頌》給我以力量,助我以慧心。在我的臨寫實踐中我真真切切體會到這一“隸中草書”確實“不太聽話”,確實難以駕馭呀! 我在想,《石門頌》的作者東漢西成人王戒為開通褒鈄棧道,在書寫時其心情是何等的高興,其情緒是何等的放鬆,所以他才手隨心轉,法從筆出,一氣揮出了千古絕筆一一《石門頌》。

《石門頌》寫的如此放鬆隨便,如此恣肆奔放,如此天真自然,如此放縱舒展,如此瘦勁開張,如此意態飄逸,這在漢隸中是獨一無二的。《石門頌》多用圓筆,起筆逆鋒,中間運筆遒勁沉著,收筆回鋒自如,通篇看來,縱橫開闔,參差錯落,字隨石勢,灑脫自如,意趣橫生。筆畫既含蓄蘊藉,又富有彈性;既舒緩流暢,又肅穆敦厚;既古拙自然,又富於變化。

真正表現出了一種雖為摩崖卻又體現書寫的效果。縱觀書體的變換,包括草書、行書、楷書的出現,都是對傳統的“革命”和昇華,如果《石門頌》如《張遷》、《禮器》、《乙瑛》等碑都一樣規整,也就不會有其在隸書中的地位和價值了。

縱觀《石門頌》全篇書法前松後緊,逐步成茂密之勢,字隨石勢,大小錯落,縱橫開闔,奇趣橫生。用筆揮灑自如,奇趣逸宕,大氣磅礴,既整齊規範,又富於變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繩墨,筆勢縱放;既衝突不斷,又和諧統一。大有楊守敬所說的“其行筆真如野鶴閒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的顯著特點。

一言以蔽之,《石門頌》書法就是筆走龍蛇,揮灑自如,“爽而不流 ,恣肆奔放”。

然而,要想學習好《石門頌》書法,在書法界,普遍被認為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縱觀這篇冠絕古今的篆刻作品,千年以來,臨其書者很多,成大器者卻鳳毛麟角,足見其之難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為了準確的學習和臨摹《石門頌》,我多次執著地“吆馬進石門,”虔誠地和古人對話,虛心地向先賢學習。我鼓起勇氣邁進“石門”,去探險、去琢磨、去研習,爭取能學到一點真諦,吸收一點靈魂!

我多次走火入魔穿越千年“石門”,至今如入謎宮,走不出來,以至於多少次我夢裡孤身一人去穿越石門,去撫摸一塊塊碑刻,去聆聽古人的教誨。

如今《石門頌》“安營紮寨”古漢臺,我每次去參拜,都會默默佇立在它面前,靜靜地仰望那動人心魄的“曲線”,默默回想歷代書法大家對《石門頌》的評論,就像電影一樣,一幕幕畫面奔來眼底……

書法篆刻家張祖翼,對《石門頌》評價:“蓋其雄厚奔放之氣,膽怯者不敢學,力弱者不能學也。”這位清代的偉大藝術家之所以直言不諱,而且言簡意賅的說明了無法臨摹的問題。為何不能學習這篇絕世書法藝術呢?

綜合前人的意見,我個人深深感悟到巜石門頌》,之所以被前人認為是不可逾越的高山峻嶺,是不可超越的里程碑,有以下幾點淺見:

那是因為它獨自具有的大氣磅礴、體量巨大、巍然雄渾、凝重厚實、奔放恣意、矛盾衝突的這些顯著的特點。

所謂大氣磅礴,她就像聳立在世人面前的莽莽崑崙,綿延不絕數千裡,巍然高聳在面前,高山仰止,聳入雲端,因此,給人們留下了攀登艱難,步其不易的思想壓力,使得人們望而卻步,淺嘗輒止。

所謂的體量巨大,是因為她通篇洋洋灑灑,多達655個字元,內容為漢中太守王升歌頌楊孟文等開鑿石門通道的功績。文辭為王升所撰。這樣的碑刻,實屬罕見,所以,後人先要臨摹學習,自然是倍感艱難,難以持之以恆。

所謂巍然雄渾,就是整篇作品表現出的極大地英雄氣勢。這是因為《石門頌》一改俗套,逆入逆出,猶如湍湍江面的逆水行舟,在一般中規中矩的作品中,大有捨我其誰之風範的英雄氣勢,自然讓諸多書法大家都為之嘆服,自思難以望其項背。

所謂的凝重厚實,就是通篇作品流露出的厚實凝重之感。《石門頌》儘管它雖形似草書,率真隨意,可是筆鋒爽勁有力,卻不失凝重,更能看出書法者的博大,光是是這種厚實凝重,一般書法篆刻家就很少有人與之比肩了。

所說的奔放恣意,是指書法者對作品的心血傾心澆注。《石門頌》一改以往的羈絆束縛,將整飭變為靈動,讓規矩成為奔放。我們在觀賞作品時,就可以感受到一種欣欣向上使觀眾完全可以領略《石門頌》蘊藏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的的奔放之情。

所謂的“矛盾衝突”,就是作者很會製造“矛盾”。通篇前松後密、矛盾衝突不斷,字的大小、長短、疏密、錯落、正斜,個別字的撇、捺、豎、橫的誇張,無處不矛盾,無處不驚險,令人在“擔心”中到達“惠風和暢”的景緻之中。

我想:正是因為《石門頌》具備的這幾個顯著的特點,所以後世書法大家們大多望而生畏、望字興嘆,自愧弗如、蹉跎不前,不敢對其進行臨摹和學習的主要原因。

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曾幾次組織藝術代表團來漢中參觀“十三品”,並集體下跪在《石門頌》下,敬畏之情令人感動!

在學習眾多的漢隸碑貼中,我尤對《石門頌》偏愛有加,儘管其難以“降服”。但我始終堅持知難而進,甘願敗在她的腳下。幾十年來,我雖刻苦學習,專心臨摹,不斷進取,但也才是小有成就。

每當我提筆臨寫《石門頌》時,我就像上癮一般而無法停下來,經常是廢寢忘食,而且汗流浹背。我發現這種隸書碑文、根本不同與一般的常見隸書字型,它的筆畫幾乎沒有平直的,但相當給力;它筆筆有變化,字字成一景。它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寫的出來的,每一個字,就好像一個飽經滄桑的老人,雖耄耋之軀,卻逾老逾勁健,逾老逾堅強,逾老逾浪漫。要想學到手還真不容易。

我研習《石門頌》多年,對其碑文的線條、結體、結構、章法等均有探索與系統的臨摹研習,我感到要學好《石門頌》,首先必須準確、深入地認識分析它的藝術特徵,並把握學習的要點。所以,一般說,摩崖石質粗糙不平,刻工高懸半空,用粗鑿鐫字,因此無法使線條質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練習時,要帶著感情去表現每一筆,不能去“千人一面”而是“千人千面”。因此,我感覺《石門頌》就像一把神奇的作料,使得我學習《石門頌》有了無窮滋味。甚之於有意迴避隸書典型筆畫蠶頭雁尾,用以藏鋒圓筆或曲筆代之,更加體現簡約之大美。

《石門頌》碑刻,屬瀟灑疏朗一類,高古渾穆,舒暢自然,氣勢開張,具有篆書筆意又不失隸書法度,飄逸柔和不乏率真之趣。

學習《石門頌》一定要實臨,即對著帖實實在在地臨習,力求寫像原帖。下筆之前最好認真讀帖,找準點劃、結字的規律,做到心中有數,以減少盲目性,提高臨寫的效率。

我在臨摹中深深感覺到有以下幾點體會:

《石門頌》雖為東漢刻石,但其用筆基本為篆法,除個別撇捺外,大多以中鋒行筆,逆入平出,無明顯提按,也無一般隸書之“蠶頭燕尾”,因此,其點畫乍看起來簡單平常,而此卻正是《石門頌》的特徵及妙處所在,真是大道至簡!

這種不同不是其自身形態的不同,而是其勢的無窮變化,這種千變萬化的“勢”無處不有,隨字而生,又極其協調統一,從而使得《石門頌》的獨特風貌。

《石門頌》的橫劃並不完全平直,常有起伏變化,大多是極細微的,難以尺度衡量,也無法用言語恰切描述,所謂妙不可言者也。

《石門頌》豎劃的特徵及起收行使與橫劃基本一樣,不同處是較之橫劃的起收更少頓駐,尤其收筆處多以輕提空回處理,幾無鋒芒外露,顯得圓渾含蓄。個別字豎劃收筆為方筆,如:川、有、所、中;不少字的豎劃或向左或向右取斜勢,險中求美,如像一位雜技演員讓人在驚恐中平安著地;有些字豎劃又拉的特別長,如:命、升、誦,筆者認為是保留了漢代簡書的遺韻,這在全國現存的隸書石刻中絕無僅有。

《石門頌》的捺劃不同於一般漢隸的捺腳,同撇的運筆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方向不同罷了。捺劃往往向右下拉並輕提收筆;有些字的捺劃較長,出現波折,向上提筆,很自然的產生圓潤的“小燕尾”。

《石門頌》的鉤與其撇近似,有時轉鉤處稍有折意或稍有輕頓,但極少如一般漢隸的轉後頓筆向上回收。其反鉤則與捺近似。

《石門頌》中的轉折與一般漢隸基本相同,或提筆折過,或以接筆為之,這種接筆往往有意錯開,不準確銜接,好似“排氣孔”,以豐富其變化。其轉法則與其它漢碑不同,或轉中含折,或純以轉為之,無論如何轉,均不加提按,有些字的轉折不停頓、不頓筆,直接一筆折過,向下偏左運筆,輕提收筆。如:守、旬、寧,這些字的線條顯得更加灑脫而富於彈性。

《石門頌》中的“點”姿態頗多,然其筆法並無特別處,無非是橫、豎、撇、捺的縮短而已,無論是上點、下點,或是三點水、火字點,概莫能外。因此摩崖依山就勢,多點多姿,美不勝收。

多年來,我堅持臨摹《石門頌》,自我感覺有一點點“面目”了,但仍羞愧難當,無法真正駕馭,好在透過學習書法,提高了我的審美情趣和人生修養。

我雖是一匹“駑馬,”但我不願臥居櫪下,胸中也盪滌著馳騁千里的豪情;我仍然有一些衝動,仍然狂想在“黑白世界”裡衝刺一番,讓退休後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一些,過得充實豐滿一些。

昔日的石門早已被浩蕩的褒河水淹沒,如今的雞頭關仍然安靜地矗立在那裡,作為一種人文地理的像徵依舊散發著熠熠光芒,它每天迎接和目送著來自全國各地遊覽拜謁的遊客。我站在雞頭關上眺望褒河兩岸不盡的山光水色,聽那潺潺流水訴說著這裡講也講不完的故事。

驀然間我回過神來,我仍未走出石門,我提筆寫下一點我在“石門”走過的歷程和感悟,來坦白自己、激勵自已。我將繼續:

吆馬石門行,

石門深遠幽。

何時是盡頭?

還需揚鞭抽!

END

責編:南陽

編輯:明潔

主辦:漢中市漢文化研究協會

承辦:天漢資訊中心(115)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