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蒙城這個“葫蘆”不一般…

葫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

音近“福祿”

同時

葫蘆裡面長子

有“多子多福”的含義

因而人們通常把它當作吉祥物

稱為“吉祥葫蘆”

蒙城這個“葫蘆”不一般…

在我市蒙城縣,有一種名為“葫蘆雕刻”的民間技藝,它起源於清末,如今已經傳承了5代人。今年,這項技藝入選了我市第八批市級非遺專案。

蒙城這個“葫蘆”不一般…

“葫蘆鬱”享盛名

清朝末年,戰亂紛起,民眾生活疾苦。葫蘆有保佑平安的含義,同時葫蘆有盛水舀糧、儲存酒水的用途,因此,葫蘆廣泛存在於皖北地區廣大民眾家中。蒙城縣漆園鎮鬱氏葫蘆雕刻自清末起,傳承百年,至今已歷經五代傳承。

蒙城這個“葫蘆”不一般…

蒙城縣文化館非遺中心副研究員陳海蓉介紹,鬱氏先祖尚文多思,在家中種植葫蘆,刻烙圖案,以贈鄉鄰,他的葫蘆雕刻技藝精湛,深受當地群眾喜愛,人稱“葫蘆鬱”。他的雕刻技藝以傳統寶葫蘆為主,兼顧冬瓜葫蘆、南瓜葫蘆等造型各異的葫蘆雕刻,雕刻內容有民俗、詩文、器具、造型等。因其堅持手工雕刻,因形塑材,兼顧美觀與實用,深受當地百姓喜愛,在方圓百里享有盛名,是不可多得的民間手工技藝。

第四代傳承人鬱燈傑在傳承老一輩技藝的基礎上,對於葫蘆種植的塑形、雕刻工藝的完善提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把作品賣到了網上,在全國民間工藝愛好者和收藏愛好者群體內廣受歡迎。

葫蘆雕刻有講究

據瞭解,蒙城葫蘆雕刻,又可分為葫蘆雕和刻葫蘆兩種。“葫蘆雕”是一種立體藝術,主要雕法有陽雕、陰雕、透雕、陽雕平地、陽雕沙地、陰刻陽雕、雙勾勒等等。主要刀法有直刀、平推刀、外側刀、內側刀、順行刀、逆行刀、挑刀、垛刀 、切刀等。這些雕法和刀法基本是從竹雕、木刻等工藝中借鑑而來的,施刀要做到穩(心靜氣和)、準(準確度高)、輕(用力恰當)、慢(行刀緩穩)、巧(刀法嫻熟),這樣才能雕出一件精美的葫蘆工藝品。

蒙城這個“葫蘆”不一般…

“刻葫蘆”,顧名思義,是在葫蘆上走刀劃針,隨意刻畫出簡單的花草蟲魚圖案,使其成為供人欣賞的葫蘆藝術品。

此外,葫蘆雕刻第四代傳承人鬱燈傑,還根據時代的需求加入了具有蒙城本地特色的烙葫蘆、葫蘆塑型。

已制定保護計劃

陳海蓉告訴記者,蒙城葫蘆雕刻至今已經發展了 5 代傳承人,最早是在清朝末年,具體的時間和人物已經無從考據。之後的第二代傳承人是鬱新良,第三代是鬱新良之子鬱敏祥。到了第四代,傳承人發展至鬱敏祥之子鬱燈傑。第五代傳承人是一名“90後”,也就是鬱燈傑的兒子鬱明夫。

蒙城這個“葫蘆”不一般…

據介紹,葫蘆雕刻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其內容在神話、民俗、工藝美術領域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次,它還具有地域的適宜性、質地的獨有性、題材的廣泛性、技法的獨特性、風格的多樣性,在中國民間工藝品中實不多見,但目前仍然存在瀕危狀況。

記者瞭解到,目前當地已經為該專案設立了保護計劃,未來五年內計劃擴大原材料種植面積、打造體驗館、舉辦展覽和走進特教學校進行推廣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