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中藥材:澤瀉

藥材名稱:澤瀉

別名:水澤、如意花、車苦菜

採收加工:地移栽當年12月下旬,大部分葉片枯黃時收穫,挖出塊莖,除去泥土、莖葉,留下中心小葉,以免乾燥時流出黑汁液,用無煙煤火炕幹,趁熱放在筐內,撞掉鬚根和粗皮。

藥用部位:塊莖

產地:主產福建、四川、江西

科:澤瀉科

原植物:澤瀉

植物情況:多年生沼生植物

中藥材:澤瀉

高50-100cm。地下有塊莖,球形,直徑可達4。5cm, 外皮褐色,密生多數鬚根。

中藥材:澤瀉

葉根生;葉柄長達50cm,基部擴延成中鞘狀,寬5-20mm ;葉片寬橢圓形至卵形,長5-18cm ,寬2-10cm,先端急尖或短尖,基部廣楔形、圓形或稍心形,全緣,兩面光滑;葉脈5-7條。

中藥材:澤瀉

花莖由葉叢中抽出,長10-100cm,花序通常有3-5輪分枝,分枝下有披針形或線形苞片,輪生的分枝常 再分枝,組成圓錐狀復傘形花序,小花梗長短不等;小苞片披針形至線形,尖銳;萼片3,廣卵形,綠色或稍帶紫色,長2-3mm,宿存;花瓣倒卵形,膜質,較萼片小,白色,脫落;雄蕊6;雌蕊多數,離生;子房倒卵形,側扁,花柱側生。

中藥材:澤瀉

中藥材:澤瀉

中藥材:澤瀉

瘦果多數,扁平,倒卵形,長1。5-2mm,寬約1mm,背部有兩 淺溝,褐色,花柱宿存。花期6-8月,果期7-9月。

中藥材:澤瀉

澤瀉飲片性狀:塊莖類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7cm,直徑2-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有不規則的橫向環狀淺溝紋及多數細小突起的鬚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狀芽痕。質堅實,斷面黃白色,粉性,有多數細孔。氣微,味微苦。

中藥材:澤瀉

中藥材:澤瀉

中藥材:澤瀉

鹽澤瀉

中藥材:澤瀉

以塊大、黃白色、光滑、質充實、粉性足者為佳。

澤瀉藥性:

【本經上品 澤瀉 味甘寒。主風寒溼痺,乳難,消水,養五藏,益氣力,肥健。久服耳目聰明,不飢,延年輕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水瀉,芒芋,鵠瀉。】

味鹹,微寒,入足少陰腎、足太陽膀胱經。燥土洩溼,利水通淋;除飲家之眩冒,療溼病之燥渴;氣鼓水脹皆靈,膈噎反胃俱效。

澤瀉鹹寒滲利,走水府而開閉癃,較之二苓淡滲,更為迅速。五苓、八味、茯苓、澤瀉、當歸、芍藥諸方皆用之,取其下達之速,善決水竇以洩土溼也。

【產地】產我國福建陝西河南山東等地,生於水澤池沼,根作圓球形,色黃,入藥。

【性味】味甘鹹,性寒無毒。

【主治】澤瀉為滲溼利尿要藥,主風寒溼痺,逐膀胱三焦停水,通淋瀝,止遺洩,利小便,消腫脹。

【別錄】補虛損,五臟痞滿,起陰氣,止洩精,消渴,淋瀝,逐膀胱三焦停水。【甄權】主腎虛精自出,治五淋,宣通水道。

【大明】主頭眩耳虛鳴,筋骨攣縮,通小腸,止尿血,主難產,補女人血海,令人有子。【元素】入腎經,去舊水,養新水,利小便,消腫脹,滲洩止渴。【東垣】去膚中留垢,心下水痞。

【藥徵】主治小便不利冒眩也,旁治渴。【靈胎】消水利腫。

【用量】普通一錢至三錢。

【禁忌】凡病人無溼無飲而陰虛,及腎氣乏絕,陽衰精自流出,腎氣不固,精滑目痛,虛寒作洩等候,均忌。古方常以配合補劑用,因欲補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宗奭曰多服昏人眼,以行去其水也,凡服澤瀉散,未有尿不多者,尿既多腎氣焉得實。海藏曰瀉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腎氣虛,故昏目,是可知澤瀉之能明目,在能滲溼,若已中病而用之過量,則誅伐無過,使腎氣虛而昏目,藥本在治病救偏,過量則害,百藥皆然,豈獨澤瀉而已。著名方劑有疏鑿飲(澤瀉商陸赤小豆羌活大腹皮椒目木通秦艽茯苓檳榔生薑)治水氣通身浮腫。煩燥喘渴,小便不利。澤瀉湯(澤瀉五兩白朮二兩)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者。五苓散(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肉桂)治水分有熱,小便不利,煩渴或水飲內停,臍下悸者。

生於根下,則化氣上行,引腎陽以達上。

【炮製】揀去雜質,大小分開,浸泡四小時,熱天加少量明礬,冬天不用。撈出,瀝乾除水,用鹽水噴灑,曬乾,火烤使色現微黃色,取出,冷卻即得。

【炮製】 澤瀉:除去雜質,稍浸,潤透,切厚片,乾燥。鹽澤瀉:取澤瀉片,照鹽水炙法(附錄Ⅱ D)炒幹(每100斤加鹽2斤半用開水化開)。

【性味】 甘,寒。

【歸經】 歸腎、膀胱經。

【功能主治】 利小便,清溼熱。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洩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血脂。

【用法用量】 6~9g。

【貯藏】 置乾燥處,防蛀。

【備註】 (1)治小便不利、水腫、淋濁、帶下等症,常與茯苓、豬苓、車前子等配伍;治洩瀉及痰飲所致的眩暈,可與白朮配伍。此外,本引用於腎陰不足、虛火亢盛,配地黃、山茱萸等同用,有瀉洩相火作用。澤瀉利水力佳,實有傷陰之可能,更無補陰之效用,張景嶽謂:「補陰不利水,利水不補陰」可資參考,故臨床應尚須注意。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