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A1:三號坦克A型,第2裝甲師,波蘭,1939年

坦克的整體塗裝方案是標準的“裝甲灰色”,炮塔側面巨大的白色數字“223”中,三位數分別代表了連、佇列和車輛的編號。波蘭戰役期間波蘭的反坦克炮兵對德國裝甲兵的重創程度超過世界其他國家自己的想象,因此最初使用的白色的德國國家十字徽章很快被證明太過顯眼。一種通常的做法是在十字徽章上塗黃色塗料,有時候就像圖中所示它們只留下了白色的窄條邊框。第一種師的戰術編號——2個黃色圓點——出現在駕駛員遮陽板上方的左側。該師的行動任務要求他們經過擁有無數溪流的地區,所以坦克乘員們搞到了一捆簡單捆紮的松木以方便他們涉水前行。

A2:三號坦克E型,第2裝甲師,巴爾幹,1941年

第3裝甲團的坦克編隊放棄使用大號的炮塔數字編號,它們只在車體側裝甲板前端繪製了較小的數字編號。為了便於內部識別,炮塔的側面塗上了彩色的幾何型符號——以第4連為例,他們的標誌是黃色方塊上加一隻空心的紅色三角形。該連至少還有一項識別特徵那就是在擋泥板上方顯眼的位置固定一隻鋥亮的馬蹄鐵。注意師的標誌,也就是短槓與古北歐字母Y相結合的圖案展示在駕駛員遮陽板的左側,這類標誌被行進中的縱隊所使用。另外這一標誌底面的白色條紋指代什麼意義不得而知。

A3:三號坦克J型,第14裝甲師,俄羅斯,1941年

炮塔側面和後部的車輛數字“14”下方出現了罕見的戰車用白色菱形圖案,這讓全灰色的整體塗裝一下子變得活潑起來,而這些標記還出現在了發動機罩上方固定的備用炮塔倉上。字母“K”可能代表的是連長的戰車。這一時期標準型的白色輪廓十字徽章展示在車體側面和後部,一面用於空中識別的旗子懸掛在炮塔頂部。該師的黃色識別標誌類似於古北歐字母“ᛟ”,它出現在車體後部的裝甲板上。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B1:三號坦克G型,非洲軍團,利比亞,1941年

顯然這是一輛“早期”到達的G型坦克,原始的灰色塗裝仍能透過匆忙塗抹的沙地色“塗裝”顯露出來。炮塔上繪有白邊紅色數字“612”,非洲軍團的棕櫚樹加卍字的小號圖案標誌則出現在車體兩側,它們位於炮塔門折葉線下方的位置。一面用於空中識別的巨大旗幟綁在後裝甲板上的裝載物之上,而前裝甲上安裝了備用負重輪和履帶則是對“瑪蒂爾達坦克威脅”的一種反應。看來這輛戰車的炮手是一絲不苟的,他用帆布為自己的戰車製作了炮口套和支架套用以保護他的“寶貝”儘可能不受沙塵的侵擾。掛在炮塔上的遮陽頭盔暗示這些坦克兵是新來的——大多數老手會把它們扔到一邊,他們認為這是你能想象到的最沒用的坦克兵頭盔。

B2:三號坦克J型,原第21裝甲師,北方,1942年

這輛淺黃色J型戰車的歷史可以透過車身上的標記識別出來。前裝甲板的中心是第21裝甲師的白色戰術標誌,炮塔上的白色空心數字“111”則表明這輛戰車最初屬於第22裝甲團第1連。我們還可以看到這輛車應該“享受”過一段在英軍服役的經歷——可能是因為故障被德軍遺棄掉了——所以在前裝甲的右前側有英國第1裝甲師的犀牛標誌,左前側則是代表第9槍騎兵團的戰術編號“86”。為了適應在英軍中的服役,英國人嘗試在坦克上繪製了代表“B”中隊的方形標誌,事實證明這種嘗試識別效果不佳,車輛被送回重新進行評估,在此過程中車輛被塗上了評估編號“A100”。

B3:三號坦克N型,第15裝甲師,突尼西亞,1942年-1943年

這輛N型戰車的炮塔上懸掛著履帶板,這一點反映出這一時期盟軍日益增長的空中優勢的威脅;另外,更多的備用履帶和沙袋也安置在車體的前部。到目前為止,這輛坦克似乎受到的磨損很少,深芥末色(以及橄欖綠色)塗裝仍舊被駐紮突尼西亞的德軍裝甲部隊完好無損地保留著。坦克的炮塔編號為帶白色邊框的黑色“04”,車身的一側的國家十字徽章也是黑白兩色的。紅色的師的標誌被塗在駕駛員遮陽板的右側,而紅色是這個師通常會使用的顏色。有趣的是這輛戰車缺少了該型號通常安裝的3具煙霧發射器——一幅照片顯示它們被安裝到該部隊的另一輛坦克上了。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C1:三號坦克H型,第10裝甲師,俄羅斯,1941年-1942年

白色輪廓的國家十字徽章繪在了焊接在履帶護板上方的附件箱上,它後面是繪在黑色長菱形底面上的車輛序列號“621”,這是戰前幾年流行的一種序列號繪製方法。炮塔側面展示著的白邊紅色數字“5”,但它並不代表該坦克在團裡所處的戰鬥序列的準確位置;數字“5”側下方則是白色輪廓的第7裝甲團的“野牛”標記。另外,師的標記位於駕駛員側觀察孔的一側。

C2:三號坦克J型,第24裝甲師,俄羅斯,1942年

同該師在俄羅斯留下的眾多照片中的坦克形象一樣,這輛採用L60型火炮的J型坦克在發動機甲板後外側固定了一個巨大的裝載箱,箱子上展示著白邊黑色國家十字徽章和該師獨一無二的識別徽章。箱子下方捆紮了一根原木,顯然這是在陷入泥濘時,坦克自救的一項工具。炮塔上紅色白邊的編號“525”代表了第5連的第2分隊(zug)。第24師的前身是原第1騎兵師,這一點可以從坦克兵制服上的黃色滾邊上透露出來,這與陸軍的其他坦克部隊使用的玫紅色兵種色滾邊形成明顯對比。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D:三號坦克J型刨面圖

數字說明:

1,50毫米厚前下部裝甲板。

2,備用履帶板。

3,剎車操縱系統檢查視窗。

4,20毫米厚傾斜裝甲板。

5,拖拉支架。

6,50毫米厚前上部裝甲板。

7,50毫米厚上層主裝甲板。

8,20毫米厚間隔裝甲板。

9,7。92毫米口徑MG34型機槍。

10,球形機槍盾(kugelblende)。

11,電臺架(背面)。

12,50毫米口徑KwK L/42型主炮。

13,炮塔球形座圈防彈擋板。

14,幫助火炮製退的裝甲套。

15,保護反衝制動器和回熱器的裝甲。

16,7。92毫米口徑MG34型共軸機槍的槍口。

17,在50毫米厚的炮盾之上的20毫米厚間隔裝甲。

18,57毫米厚的炮塔前裝甲。

19,30毫米厚的炮塔側裝甲。

20,TZF 5f型(2。5倍x24度)火炮瞄準鏡。

21,衝程鎖定。

22,7。92毫米口徑MG34型共軸機槍。

23,控制火炮仰角和炮塔轉動的手動輪。

24,抽菸風機。

25,主炮後膛。

26,反後坐力護板。

27,後右側彈藥儲存箱。

28,車長座位。

29,對半摺疊的艙蓋。

30,帶觀察孔的車長圓塔。

31,放置乘員物品的儲物箱。

32,發動機檢查孔和油箱口。

33,天線裝載架。

34,摺疊後的2米長天線。

35,位於裝甲檢查艙蓋下方的是邁巴赫HL 120 V-12 300 PS型汽油發動機。

36,散熱器風扇檢查口。

37,牽引纜繩。

38,冷卻進氣口。

39,冷卻排風口(位於車體後下部)。

40,備用負重輪。

41,射擊孔。

42,誘導輪。

43,滅火器。

44,行程緩衝器。

45,千斤頂。

46,30毫米厚上層側裝甲。

47,6對520/95型負重輪。

48,撬棍(為了展示刨面圖它被截去了一段)。

49,工具箱。

50,橡膠輪胎託帶輪。

51,用來將車體上部與車身螺栓固定的法蘭。

52,炮塔球形座圈。

53,車體側面逃生艙口。

54,30毫米厚側裝甲。

55,機槍手座位。

56,扭力杆(地板下)。

57,炮手的腳踩處和腳踏板。

58,懸臂與橫向扭力杆彈簧連線在一起。

59,駕駛員座位。

60,防毒面具罐。

61,減震器。

62,型號包括Kgs61/Kgs400/Kgs120型在內的鑄鋼履帶(99節連線。中央導齒40釐米寬,間距12釐米)。

63,轉向杆。

64,變速桿。

65,Notek燈火管制系統。

66,ZF S。S。G。77型變速箱。

67,主動輪。

68,儀表盤。

69,轉向制動器。

70,帶有遮光罩的前大燈。

71,制動冷卻進氣口。

72,主減速器。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E1:三號坦克M型,據認為屬於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庫爾斯克,1943年

新的整體標準塗裝採用的是深黃色底面上加塗紅褐色斑塊的偽裝方案,塗裝的覆蓋範圍甚至包括了車頭上固定的備用履帶板以及後甲板上巨大的木製載物板條箱。車體裝甲裙板的最前面一塊被摘掉了,但炮塔圍的一圈外接裝甲板則保持完整。另外,炮塔上帶有該坦克的全黑色編號“421”。

E2:三號坦克J型,黨衛軍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俄羅斯,1943年

本圖所取材的照片可能攝於馮·曼施坦因在1943年的攻勢的尾聲,地點是別爾哥羅德附近。坦克仍然採用基本的灰色裝甲車輛塗裝,但表面已經被厚厚的白色雪地偽裝塗裝所覆蓋。炮塔箱後部保留使用了灰色塗裝以便作為白色輪廓的坦克編號“555”的背景,炮塔側面的這一數字則是粗糙的紅色字型。車身上的國家十字徽章的背景以及車尾裝甲板左側的師徽的背景也同樣保留為灰色,其中後者旁邊出現了又一個國家十字徽章。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F1:三號坦克M型指揮坦克,所屬部隊不明,俄羅斯,1943年-1944年

戰爭的這一階段三號坦克已經很少被作為主戰坦克使用了,但它們中的相當數量被用做了重型坦克殲擊車營的指揮車,而圖中炮塔上的數字“001”暗示了這一點。整體的深黃色塗裝之上噴繪了紅棕色和深綠色的條痕,但很難安裝的裝甲裙板的前端第一塊顯然是來自其他車輛上的替換品。坦克的輪廓被裝載的樺樹苗打破了——我們在繪製時已經將這些植被偽裝的清晰度“稀釋”了一些。炮塔外圍一圈裝甲的側中部所繪製的國家十字徽章是很少見的樣式,因為圖案的中心底色變成了黃色,然後才是細長的黑色加白色的十字架輪廓勾邊。另外,這一圈裝甲的前方底端用哥特字型寫著人名“Brigitte”。

F2:三號坦克L型,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庫爾斯克,1943年7月

注意後裝甲上焊接了巨大的鐵條載物架,這種部隊級別的改動是很常見的現象,框架的具體樣式則變化多端。簡略繪製的坦克編號“823”出現在炮塔後部,它沒有白色的勾邊裝飾。

車身後裝甲左側繪有三條線,這是在庫爾斯克的“堡壘”行動的進攻戰中臨時使用的師的識別標。另一種變體的國家十字徽章出現在後裝甲板右側,它是納粹空軍式樣的窄條十字——黑色的本體加上白色的勾邊再加黑色的外輪廓。

閃電戰的先鋒—二戰德軍三號坦克詳解

G1:列兵,陸軍裝甲兵,1939年-1940年

兩塊布料拼合成的帶襯墊的貝雷帽上展示著白色絲線繡成的國家徽章,同樣的徽章還出現在採用“十字前襟”的黑色雙排扣上衣的右胸前位置。襯衫是“鼠灰色”的,領帶則是黑色。領子和上領角環繞著裝甲部隊的兵種色玫紅色滾邊,同樣採用了玫紅色滾邊的領章上展示著白色的骷髏頭金屬徽章,這是裝甲兵各級別軍人經常佩戴的,其中也包括很多將官。擁有同樣的玫紅色滾邊的肩章帶與衣服縫死在一起以防止它在裝甲車輛中被車內裝置勾住,沒有任何裝飾的肩章帶是中士(Unteroffizier)以下各級別人員佩戴的。這名士兵手持一枚彈頭根部有一條刻痕的37毫米口徑高爆彈,彈頭塗成銀色並加上黃色條帶是這型炮彈的標誌特徵。

2:坦克手,俄羅斯,1941年夏

黑色上衣的肩章帶此時佩戴在了襯衫上——這是襯衫唯一授權可以佩戴的徽章標誌。1940年裝備的陸軍版黑色船形帽上展示著用不太顯眼的淺灰色絲線縫製的國家鷹徽,鷹徽的背板則為黑色。另外國家帽章上方是玫紅色的倒V字型滾邊。這名坦克手手持一枚50毫米口徑L/42型“短管”火炮的穿甲彈。

3:坦克手,德國非洲軍團,1942年

內襯為紅色布料的橄欖棕色熱帶船形帽往往褪色非常嚴重,實際上士兵們也流行用防毒氣膠囊對其進行人為漂白,因而圖中這種淺沙地色色調是非常常見的。徽章被繡在茶色底板上,國家鷹徽則是淺藍灰色絲線刺繡而成的。通常的倒V字型玫紅色滾邊也展示在圖中。人物的襯衫也是漂白過的,襯衫上佩戴的肩章帶則是熱帶制服所使用的橄欖色布料製成的,它帶有玫紅色滾邊和塗成橄欖色的紐扣。白色的金屬製身份識別盤在中央孔眼的兩側展示有佩戴者的個人資訊。顯然這位帶著手套的坦克手剛剛把炮塔裡滾熱的廢棄物箱子清理乾淨,他手中拿著一枚50毫米口徑L/42型“短管”火炮使用的AP。40型穿甲彈。

4:坦克手,黨衛軍第3“骷髏”裝甲師,1942年-1943年

黑色船型帽是黨衛隊和納粹空軍所特有的裁剪款式,帽子上裝飾銀灰色絲線繡成的黨衛軍版國家鷹徽和黨衛隊的骷髏頭徽章。為了抵禦俄國的苦寒冬季,頭巾包住了頭和船形帽,黑色的裝甲兵夾克則用紐扣扣緊到脖子位置。黨衛隊版黑色夾克的前襟是垂直的而不是陸軍版本的斜開領。上衣領子上沒有滾邊,領子上的兩枚領章完全一樣都是銀灰色絲線縫製成的骷髏頭圖案。這是這個師所特有的領章佩戴方式,而骷髏頭也是該師的徽章主題;黨衛軍士兵通常只在右領上佩戴師徽,而左領上佩戴的領章是空白沒有圖案的。黨衛軍版國家鷹徽出現在左袖子上臂位置,而該師的袖帶也佩戴在同一只袖子的前臂位置。代表裝甲部隊的玫紅色僅僅出現在肩章帶的滾邊以及船形帽前端的倒V字上。這名坦克手手持一枚供L/60型50毫米口徑“長管”火炮使用的高爆彈。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