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家居/ 正文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記得小的時候嘴饞,喜歡在山上摘果子吃,我嘗過無數種果實,其中最令我念念不忘的當屬深紫色的桑葚了。

有些果子自帶酸味和苦味,桑葚卻只有單純的甜味,每到桑葚成熟的季節,我總要和表哥去山上大快朵頤一番。吃到滿手都是紫色,吃到紫色沾滿衣服,就算這些染上身的顏色怎麼也洗不掉,心裡面還是覺得十分高興、滿足。

有一天,我就把一棵小桑樹栽到了自家門前,想著以後吃桑葚就方便了。我掘開土壤,把桑樹種下,又跑去舀了一瓢水,剛要給它澆水,就看到外婆已經怒氣衝衝地站在我剛栽的桑樹前了。她指著桑樹問道:“這哪個栽的?”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桑葚

外婆臉色不好,我卻很懵,這不能栽嗎?我問了原因,外婆已經氣到不想回我的話,直接把我的桑樹拔起來扔掉了。

當時還覺得挺委屈的,後來才知道,有些樹是不能種在家門口的。民間有一句俗語:“五樹進宅,人窮家敗”,桑樹包含在裡面,其他的四樹你知道是哪些嗎?

桑樹、梨樹

桑樹和梨樹不能隨便栽種,是因為它兩名字不好。

桑樹的諧音是“喪樹”,梨樹的諧音是“離樹”。

就像有一種蔬菜叫“髮菜”,本來算不上特別好吃,就因為它吉祥的名字(諧音“發財”),曾經也有段時間在中國紅極一時,甚至很多人買它來送禮,有“祝你發財”的意思。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梨樹

中國人都很淳樸,喜歡好的東西而厭惡不好的東西,喜歡說好話而不喜歡說壞話。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最悲劇的事件就是有喪事和家庭破裂了。

栽桑樹,就像是給家裡招來喪事,栽梨樹,就像是盼著家庭離散一樣。自家的小孩不懂事栽種的話,憤怒的大人會打罵他,如果是外人在自家門口栽種,那肯定是不懷好意,盼著自家不好,兩家肯定是要結仇的。

松樹、柏樹

孔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裡的松柏就是指松樹和柏樹。

這句話和“疾風知勁草,患難見真情”是相同的意義,可見古人對於這兩種樹所具有的“高風亮節”是比較欣賞的。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然而這兩種樹也是不能種在門口的,根據傳統的說法,松樹性陰,在家附近種多了會導致“陰盛陽衰”,所以不適合在家門口種。

這種說法都是“過去式”了,現在有很多人在家裡種植松樹,但大多是很矮小的盆栽。而在以前,還沒有這種矮小的松樹,如果想在家門口栽種,就只能種那些高大的品種。

然而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松樹掉葉子的情況太嚴重了,一晚上就能在地上落下一層厚厚的“松針地毯”,給門口的乾淨整潔帶來了麻煩,且很難清理。古人不在家門口種松樹,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難以打掃的原因。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柏樹

柏樹是好樹,據古代的說法,墓地群有“魍魎”這種小鬼,柏樹可以鎮住它們,所以古代很多人在墓地栽種柏樹,而柏樹大多在墓地栽種。

長而久之,人們就認為柏樹就是該栽在墓地的樹種,所以就沒人在門前栽了。這就像小孩都不敢玩冥幣一樣,人們總對柏樹敬而遠之。

愧樹

在古代,“槐”和“官”是相通的字。古代的名門望族和官宦世家,大多喜歡在家中栽種槐樹,因為它有升官發財的吉祥寓意。古代的學士也稱科舉考試為“槐秋”,“槐秋”的意思就是“當上大官的秋天”,可見古代計程車大夫階層,都覺得槐樹是吉祥之樹。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然而在民間,槐樹卻是不好的樹。因為“槐”字,是一個“木”字加上一個“鬼”字。槐樹在他們看來,就是樹中之鬼,這種樹種在家門口肯定是不好的,古代樸素的勞動人民,當然都對槐樹敬而遠之了。

俗語中這五種不能栽種在家附近的樹,有很多都被人種在了院子裡,這是因為各地的風俗不同,同樣的東西,有的地方覺得它吉祥,有的地方覺得它“不吉利”。古代的不同階級,對一個相同事物的看法也不同。

老祖宗說:五樹進宅,人窮家敗,五樹是哪五種樹,為什麼不能隨便栽

這隻能說明中華文化太過博大精深了,雖然文化相同,但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這就是大同而小異。各地不同的、獨特的風俗,何嘗不是當地一個亮眼的“明信片”,如果全中國每個地方習俗、飲食、文化、風俗都完全一模一樣,那樣也就太單調了!而正是這些不同,才構成了大同小異、五彩繽紛的中華文化。

勞動人民都淳樸且向善,所以都喜歡說起來好聽的東西,而不喜歡說起來不好聽的東西。這些俗語雖然有些過了時,但是傳承它們又有何壞處呢?這些淳樸的俗語,也是構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傳承它們、保護它們,有利於讓中華文化在整個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江南的古式建築群當然沒現代的新式建築實用,但蘇州這種城市之所以能成為旅遊景區,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矚目,就是因為它們較為完整地保留了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正是中國最令人醒目的瑰寶!

相關文章

頂部